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广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简介

不详  2023-03-01  桂平市人民政府网

  桂平位于广西东南部浔郁平原的菁华地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黔江、郁江、浔江在城区交汇,辖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共411个行政村和32个社区(含4个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社区)。聚居着汉、壮、瑶等多个民族,2021年末户籍人口205.19万,是广西第一、全国第三人口大县(市)。全市有水田面积96.60万亩、旱地面积49.67万亩,森林面积16.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8.84%。建成区面积37.6平方公里,户籍城镇人口42.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39%,城区绿化率40.35%。

  2021年,桂平市地区生产总值393.1亿元,增长5.5%。财政收入21.7亿元,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3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2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1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29元,同比增长10.5%。

  近几年来,桂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贵港市和桂平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全国信访“三无”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旅游百强县、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市)、广西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县、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县、广西森林县城、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广西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示范县、广西新时代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连续5年获得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等次,连续3年被评为“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随着桂平经济社会深入发展,各项带有区域性的特色将更加突出。

  历史文化悠久。桂平古称浔州,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遗留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秦始皇统一南方并设立“岭南三郡”,桂平为桂林郡的属地。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设置桂平郡、桂平县。隋唐时期设浔州,定州治为桂平县,北宋嘉佑年间把州治从西山大窝坪迁至现在的桂平城区,此后元明清等历代又先后改设浔州路、浔州府,在这长达1400多年的时间里,桂平县城一直是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也是区域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桂平人民历来具有革命斗争精神,延绵200余年的明朝大藤峡瑶民起义和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在桂平爆发,清朝天地会起义军自佛山起事后转战两广并在桂平定都建立大成国,改桂平称“秀京”。在广西近代革命史上也有桂平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是中共广西党组织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根据地,涌现出广西籍第一位共产党员黄日葵、广西第一位全国党代会代表中共六大代表胡福田等一批革命先烈,先后爆发了同盟会领导的浔州起义和中共广西地委领导的五月农军暴动,沉重打击侵华日军的蒙圩之战。桂平佛教、道教文化源远流长,西山是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开国大典时唯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的宗教代表巨赞法师以及香港佛教联合会前会长觉光法师曾先后担任驻西山龙华寺主持。宽能法师1949年驻西山洗石庵,1989年圆寂后留下了三颗舍利子,是史料记载的第一例比丘尼舍利子。改革开放之后,桂平被列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县市之一,于1994年5月撤县设市。

  区位优势独特。桂平处于泛珠三角和泛北部湾两个经济圈的交集中心,是广西打造“亿吨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水陆通道。千里西江过境桂平168公里,西江水系最大支流郁江在此与黔江交汇而为浔江,目前1000吨船舶可沿水路溯黔、郁两江而上直达南宁、柳州,3000吨船舶可顺江而下至粤港澳而通海外。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船闸规模将达到通航3000吨级的二级航道标准,建设水陆联运枢纽的优势十分明显。已经全线开通运营的南宁至广州及昆明至广州高速铁路途经桂平并在桂平设站,正在加快建设的柳州至梧州铁路规划在桂平设桂平北站(金田站)。梧州至贵港、桂平至来宾、隆安至贵港、荔浦至玉林以及在建的武宣至平南等5条高速公路在桂平辖区纵横交错。蒙圩军民两用机场前期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桂平正逐步构建起水、陆、空互联互通的立体化、多层次交通网络,加快融入广州2小时经济圈和南宁1小时经济圈。

  资源禀赋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各种金属、非金属矿38种,金属矿产品主要有锰、锡、铅、铜等,其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为523.19万吨,铅锌矿储量(金属量)为54792.4吨;非金属矿产品主要有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重晶石等,花岗岩中的特别品种——墨玉辉绿花岗岩被称为“世界第一石”。水利资源丰富,境内黔江、郁江、浔江等大小河流48条,集水面积4056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大,目前在建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装机容量达160万千瓦,建成后年均发电量60.55亿千瓦时,有效缓解广西电网调峰矛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旅游资源丰富。桂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有:以“佛灵、林秀、石奇、泉甘、茶香”而著称,堪称“南天第一秀山”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绿色翡翠”的4A级景区——龙潭国家森林公园;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景区列入广西红色游学精品线路;明朝瑶民起义的根据地,毛泽东主席曾亲笔写下“大藤峡”三字的珠江流域第一大峡谷——大藤峡;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一洞天——白石洞天;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南福地”——罗丛岩;广西现存最高古塔——东塔;以及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等。西山泉旅游度假区被评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西山镇白兰村获得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南木镇莲沁农园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

  特色农业发达。桂平处于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的核心部位,农产品资源丰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居广西第一,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最大的黄沙鳖养殖基地和腐竹生产出口基地,广西最大的玉桂、荔枝、淮山等农副产品种植和加工基地,素有广西“鱼米之乡”的美誉。麻垌镇鹧鸪村获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淮山、荔枝、中药材等一批特色农产品获国家和自治区认证。全市拥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8个,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名优农产品5个。“中国一绝”罗秀米粉,中国荔枝之乡——麻垌荔枝,以及黄沙鳖、金田淮山、社坡腐竹等特色产品闻名区内外,素有广西“龙井”之称的桂平西山茶被列为首批35个中欧互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品牌评估价值8.24亿元。

  产业潜力巨大。2021年,桂平市提出了发展“五大产业”、建设“五大园区”的工作思路,即:发展纺织服装、船舶修造、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和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建设桂平市纺织服装产业园、西江(桂平)船舶修造产业园、珠江—西江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桂平市高端绿色家居产业园和桂平市大健康文旅产业园等“五大园区”。其中,桂平市纺织服装产业园以纺织服装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园区所在的木乐镇现拥有服装企业400多家、服装品牌100多个、年产量达2亿多套,是“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广西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和“广西民营经济示范乡镇”,被列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集群以及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单,已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西江(桂平)船舶修造产业园坐落在大湾镇,以船舶修造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是广西最大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鼎盛时期年产船舶达全广西的三分之二以上。珠江—西江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选址社坡镇,依托桂平优质而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大力发展腐竹、米粉生产加工业,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桂平市高端绿色家居产业园目前已有35家木材加工企业抱团落户,总投资110亿元。桂平市大健康文旅产业园以西山泉养生养老小镇、西山泉国际养生旅游文化综合区、蟠龙谷酒店等优势文旅资源为依托,结合创建大藤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引进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合作进行整合打包营销,力争打造成为广西大健康文旅产业重要增长极。

  桂平市计划用3-5年时间,把服装产业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把船舶修造产业和木材加工产业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和家具生产基地,把农产品加工产业打造成为具有桂平特色加工销售基地,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广西大健康文旅产业重要增长极,将“五大产业”都培育成为产值超500亿元产业,加快推进构建高标准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政府网站】http://www.guiping.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50-2253-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