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广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简介

不详  2023-01-27  桂林市叠彩区人民政府网

  叠彩区位于桂林市区北部,北纬25°17′02″—25°21′42″,东经110°16′13″—110°22′55″,因叠彩区内叠彩山而得名。叠彩区人民政府驻中山北路147号。东与灵川县灵田乡、七星区朝阳乡相接,西与秀峰区桥头村、肖家村、矮山塘村连接,南与秀峰区连界,北与灵川县定江镇、灵川镇交界。面积52平方千米。2021年年末,叠彩区下设大河乡、叠彩街道办事处、北门街道办事处,辖15个建制村、22个社区,常住人口20.37万人。耕地面积808.81公顷,主要种植蔬菜、水果,饲养猪、鸡、鸭等,是桂林市重要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2021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38亿元,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8.75亿元,下降12.6%;第三产业增加值83.05亿元,增长6.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908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4.91亿元,下降4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9亿元,增长4.0%。全年工业总产值19.70亿元,增长8.7%;工业增加值2.93亿元,增长0%;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6.05亿元,增长7.8%。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14亿元,林业产值0亿元,牧业产值0.42亿元,渔业产值0.01亿元,服务业产值0.21亿元。粮食播种面积0.033万公顷,总产量0.17万吨。

  大河乡—位于叠彩区东北部。东与灵川县灵田乡,西与秀峰区甲山乡、北门街道相邻,南接七星区穿山乡、朝阳乡、叠彩街道,北与灵川县定江镇相连。辖乌石村、五福村、星华村、南洲村、大河村、大村村、尧山村、白竹干村、蒙正村、潘家村、新民村、四联村、群力村、上阳家村、清风村等 15 个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42个自然村。大河乡政府驻北辰路39号,邮编 541001。

  叠彩街道办事处—位于叠彩区南部,东至漓江与七星区交界,西接秀峰区丽君街道,南邻秀峰区秀峰街道,北至北极广场。1997年3月设置,因辖区内有叠彩山而得名。下辖宝积、叠彩、驿前、鹦鹉、虞山、观音阁、回龙、九华、燕湖、芦笛、清秀11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芦笛路68号,邮编541001。

  北门街道办事处—位于叠彩区西北部,东与大河乡相连,西与秀峰区甲山街道相邻,南至北极广场、环城北一路,北与灵川县定江镇相接。1997年3月设置,因地处城区西北部且位于北门外而得名。下辖清风、春江、锦绣、芳华、金河、城北、凤集、圣隆、水塔、铁路、国奥11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中山北路187号,邮编 541001。

  【历史沿革】

  叠彩区历为桂林市区组成部分。行政区划称谓多次变更,汉为荆州零陵郡始安县辖区,后为广州、湘州、桂州属地,自唐改始安县为临桂县至清末,民国改称桂林县后又复称临桂县,叠彩均属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1月桂林全境解放后为桂林市凤北区、第三区、第一区、三皇和北站人民公社、东风和胜利人民公社、三皇和北站城市人民公社等。1979年7月,叠彩区正式成立。

  【自然地理】

  一、 位置面积

  叠彩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北部,地处北纬25°17′02″—25°21′42″,东经110°16′13″—110°22′55″之间,南北纵距7.84千米,东西横距11.25千米。总面积5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千米。北、 东北与灵川县接壤,东南与七星区毗邻,南、西与秀峰区相连。

  二、 地形、地貌、山系、水系

  地形—叠彩区地势低平,自北向南微倾斜,地面海拔140~160米,漓江穿城南流。城区地层自下而上依次有上古生界中、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中生界上三叠统和上白垩统,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出露总厚1405~2146米,其中泥盆、石炭系碳酸盐岩石厚1361~2066米。泥盆、石炭系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具有典型的台地浅水相和台地斜坡相沉积类型,出露良好,古生物丰富,研究价值高。中生界和新生界第三系分布零星,出露不全。地质构造线以近南北—北东向为主。主要褶皱自西而东有塘家湾背斜、尧山背斜。主要断裂有芦笛岩—窑头山断裂及尧山断裂,其生成发育为中生代印支—燕山期。新生代喜山期则以上升活动为主,局部发育规模较小的北西向断裂。岩溶地质灾害主要是岩溶塌陷、崩塌和滑坡。

  地貌—主要是在燕山期运动奠定的构造格架基础上发育形成,地貌的物质构成绝大部分属碳酸盐岩。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以岩溶峰林地貌为特色,其类型之齐全、发育之完美,已成为中国及世界各国同类地貌的典型,其地貌景观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旅游资源。发育岩溶地貌和流水地貌类型复杂,形态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以平原为主,其次为山地、丘陵。峰林平原洞穴多于峰丛洼地洞穴,地下河洞穴长大,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山系—有内在美及科学内涵的典型喀斯特地质构造;有以老人山定名的泥盆系桂林组地层剖面;有尧山、叠彩山、伏波山、虞山等名山;有伏龙洲、南洲、蚂蝗洲等小型秀美的岛屿及试剑石、木龙洞、韶音洞、风洞、仙鹤洞、瞻鹤洞、还珠洞等奇石异洞。

  水系—城区水资源丰富。过境河流有漓江,境内河流有灵剑溪、董家河等。清狮潭水库东干渠纵贯全区,另有宝贤湖、西清湖、木龙湖、铁佛塘、八角塘及白石潭、伏波潭、皇潭、木龙洞泉、天赐泉、潘家泉、祝圣庵水井、三皇井、闺女井等湖、塘、潭、泉、井分布辖区。

  三、 气候

  城区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度1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8.0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1℃。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太阳辐射的年平均值为51643.79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数为1530小时。年大于0℃的积温,平均为7074.1℃。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75.5%。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927.1毫米,最多年降水量2807毫米(2002年),最少年为1362.7毫米(1969年)。冬季降水量的分配极不均匀,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7.6%,冬季仅占10%。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93.15天。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503.25毫米。历年平均气压为995.0百帕。历年平均风向以东北偏北风居多,年平均风速2.5米每秒,最大风速31.9米每秒(1985年4月9日)。四季分明,且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冬少雪,四季常青,物候变化明显,季节性强,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四、 土壤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亚热带气候,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台地。其土壤以红壤为主,pH值4.5~6.5。河流冲积母质沙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作物和林业生产。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土种。

  五、 植被

  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林带范围南缘,植物种类繁多,群落复杂。自然植被主要有:马尾松林、石灰山常绿阔叶林、石灰山常绿落叶混交残林、樟树加竹类林及草丛类。植物种类包括有乔木、灌木、藤木、草本,高等植物的种类从蕨类植物开始统计,共计2329种。桂林原产1166种,作物栽培和外来种1163种,隶属247科,969属。首次发现而以“桂林”命名的植物有:桂林铁角蕨、桂林紫薇、桂林猕猴桃、桂林乌桕、桂林石楠、桂林锥、桂林楼梯草、桂北槭、桂林白蜡树、桂林厚壳树、湘桂柿11种。桂花为桂林市市花。

  【经济发展】全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38 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一产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3.1%; 二产增加值8.75亿元,同比下降12.6%; 三产增加值83.05亿元,同比增长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0.2%。

  【政府网站】http://www.glsdcqzf.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50-2199-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