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位置
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与广州市从化区、韶关市新丰县、清远市英德市和清城区毗邻。县域下辖6个镇、90个村(居),面积1302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户籍人口36.17万。
——建置沿革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设立佛冈直隶军民厅,正式成为国家行政建置。民国3年(1914年)撤厅改县,始称佛冈县。新中国成立后,佛冈县的行政区划归属曾多次变动,先后划归北江专署、粤北专署、佛山专署、韶关专区管辖,1952年与从化县合署办公,1958年10月并入从化县,1961年5月恢复佛冈县建制。1983年7月划归广州市管辖,1988年1月划归清远市管辖。
——地形地貌
佛冈县地形为东北高、西南低。全县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山脉有观音山(最高峰的海拔为1218.8米)、独凰山、羊角山等。佛冈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潖江、烟岭河。
——资源物产
土地资源:包括耕地、山地等。水资源:佛冈属全省3个暴雨中心地区之一,经水资源调查,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6万千瓦,其中较易开发的有1.4万千瓦,现已开发1.21万千瓦。
植物资源:主要经济植物共计179科572属1177种。动物资源:有两栖类(2目3科)、爬行类(2目5科)、鸟类(13目29科)、哺乳类(7目14科)。矿产资源:有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与类金属矿、稀有金属矿等多种。地下水资源:地下热水有汤塘黄花湖、水头冚尾、石角塘二等温泉;矿泉水有黄花湖矿泉、黄花白石矿泉等。主要物产有粮食、经济作物、水产品、水果、家畜、家禽等。
——革命传统
佛冈人民有勇于探求真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佛冈进步人士远赴海外探求真理。1938年冬起建立中共佛冈县地方组织,领导人民群众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俗文化
佛冈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佛冈县档案馆珍藏有清代道光年间编纂的《佛冈厅志》,文物有新石器时代和西周、战国时期的多种文物。古建筑有东坑黄氏宗祠、龙山上岳古围村等多处。民间习俗有客家山歌、舞狮、舞龙、赛龙舟等。汤塘妇女的舞被狮、高岗的豆腐节等,都是佛冈独具特色的传统活动,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济状况
2022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04亿元,同比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7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61.11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15亿元,同比下降5.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3.1%。
——社会事业
佛冈过去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扭转了基础差、发展慢的局面,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综合实力
近年来,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两次荣获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称号,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上岳古村,有国家AAAA级景区聚龙湾、森波拉等著名旅游景区。同时着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参与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生态合作试验区,着力打造湾区北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康养胜地。成功创建全省第一个省教育强县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功创建为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省基层三防能力建设示范县,建成全省先进的县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持之以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9年被列入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发展区广清接合片区。
【行政区划】
佛冈是位于广东中部的山区县,古有“橐钥三州”之称,意为佛冈是广州、韶州、惠州之通衢。区位在北回归线北侧,珠江三角洲北部边缘。处于东经113° 17′ 28"至113° 47′ 42",北纬23° 39′ 57″ 至24° 07′ 15″ 。县境东西长50.92公里,南北宽50.35公里。佛冈县东北与新丰县交界,东南与从化区接壤,西南与清城区毗邻,西北与英德市相连。全县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为1295平方公里。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厅时,仍按从清远县、英德县划入的乡堡设置,全厅分设7个乡13个堡。民国3年(1914年)撤厅改县,设置第一区、第二区2个区,后有所调整变动。
佛冈解放初期,全县划分为2个区9个乡和1个镇(石角镇)。此后,辖内行政区划先后调整。1953年2月,清远县第七区(即今汤塘镇)划归佛冈县管辖,列为佛冈县第四区。1958年7月,清远县龙山乡(即今龙山镇)划归佛冈县管辖,至此,全县有4个区8个乡。到1976年起全县有12个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区,后把区改为乡镇。2004年将全县11个镇撤并为高岗、迳头、水头、石角、汤塘、龙山6个镇,共有行政村78个,居民社区12个,2020年全县户籍总人口35万人。
【自然资源】
(一)山川地势
佛冈境内地势自东北向西南起伏下降,地形大体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在东南和西北部有较多的山脉分布,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在西北边境的观音山亚婆髻海拔1218.8米,是全县最高峰。北部地区海拔一般为200~250米,中部地区海拔150~180米,南部地区海拔在100米左右。
佛冈的主要河流有潖江及烟岭河。发源于水头镇通天蜡烛(山名)的潖江,向南汇入北江,县内全长69.3公里,流域面积903.5平方公里;发源于高岗观音山羊子栋的烟岭河,向北进入英德市境内汇入滃江,县内全长32公里,集雨面积361平方公里。
(二)土地资源
1813年佛冈建厅时,全厅地域土地资源总面积91096公顷。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年)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14154公顷。1985年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30182公顷。1990年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29292公顷。2017年全县行政区域耕地面积为1.17万公顷;林地面积8.21万公顷。
(三)森林资源
佛冈地域森林资源丰富。从清代到民国期间,区域内的山地基本上是森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积极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
1992年全县实现绿化达标。2010年,全县森林总面积13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0%;森林蓄积量为319.8万立方米。佛冈的植物起源于古热带植物区系,是华南中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现已查明的维管植物有168科、517属、1073种。
(四)水资源
佛冈县属广东省暴雨中心之一,全县年平均降雨量达2206.8毫米,年平均径流深1491毫米(大庙峡水文站),年平均径流总量约为17.80亿立方米。按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亩拥有水资源8914立方米。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3.6万千瓦,其中近期较易开发的有1.40万千瓦左右。县内有稀有的天然碳酸泉——黄花湖(可饮用)、地下热水(水温73℃—81℃),以及大陂九鳅落湖温泉等。
(五)矿产资源
黑色金属矿有铁矿储量180.4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61.5万吨。有色金属与贵金矿有铜矿(铜溪铜矿石储量1.31万吨)、铅锌矿(储量为7.62万吨),还有锡矿、铅矿、砂金矿。稀有、稀土金属矿有绿柱矿、稀土矿。分散元素矿有镓、铟、镉。冶金辅原料矿有硅石、耐火黏土、萤石等。化工原料非金属矿有硫铁矿、钾长石矿、霞石正长岩和石英正岩等。此外,还有特种非金属、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石墨矿。
(六)旅游资源
佛冈县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情风俗淳厚质朴。清代以来,就在各地选评出“佛冈十景”,分别是文笔东擎、榜山西列、羊角归樵、龙潭飞瀑、雁岩石室、马寨甘泉、丫髻古碑、飞桥双柱、禹门鱼跃、神石滩潆。另有观音山十景,分别是翠鬟峰、浴仙池、飞鹅岫、观音石、童子石、醉翁石、将军石、岐指岭、勒马石、晒禾石。县境内还有黄花湖、观音山、羊角山等自然生态景区、景点。此外,还有遍布各地的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以上都构成佛冈丰富的旅游资源。
【政府网站】http://www.fog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