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区,是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肇庆市辖县级区,面积552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25.9万人,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东邻佛山市三水区,南靠高要区,西与端州区接壤,北接四会市,陆路距广州70公里,水路距香港120海里。现辖坑口、桂城、广利3个街道办事处和永安、沙浦、莲花、凤凰4个镇人民政府,设53个村民委员会、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境内有385个自然村。
(一)绿水青山展现鼎湖之美。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9.36%,40多万亩森林,半环包着250多平方公里的平原。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值达每立方厘米12.5万个,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天然大氧吧”之称。凤凰镇入选住建部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历史上是肇庆市的“鱼米之乡”,区内有多种特产,其中裹蒸、肇实、文㞧鲤、紫背天葵最为著名。2018年,国际养生大会专家委员会正式授予广东省鼎湖区“中国•鼎湖世界长寿之乡”称号;砚阳湖景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2020年,星湖旅游景区(鼎湖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鼎湖区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鼎湖山入选“寻找广东最美森林旅游目的地”;砚洲岛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砚阳湖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2022年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科普教育基地。伟人孙中山、名臣包拯、宗教名人惠能、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都在鼎湖留下足迹,孔学大师陈焕章、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等名人层出不穷,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庆云寺成为佛教圣地。
(二)交通便捷显现鼎湖之优。321国道、三茂铁路、西江“黄金水道”形成“川”字贯穿全境。肇庆新港是全国28个重点内河港口之一。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轻轨已建成通车,鼎湖相继迈进高铁时代和城轨时代。高铁站增设始发站直达深圳、香港。广贺高速公路、广昆高速公路、江肇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鼎湖形成了“四条高速、两条高铁、一条城际轨道、一条黄金水道、一个内河港口”的立体式、多元化的黄金交通网络体系,率先融入广州半小时工作生活圈。
(三)平稳发展体现鼎湖之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重大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制造业快速转换发展动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3亿元、同比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53元、增长4%。锚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和食品饮料、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三大特色产业招大商招优商,截至目前,两区新引进主导优质产业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渔业标准化生产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山水凤凰·彩虹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列入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典型案例,我区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工作成效明显获国务院奖励1000亩建设用地指标。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中山三院肇庆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大医疗肇庆康复医院项目完成建设,鼎湖区吴大猷教育基金会成为鼎湖教育事业发展的亮丽名片,全市法治建设考评综合得分均排名全市第一,空气、水环境质量稳居全市前列。
(四)新的征程凸显鼎湖之勇。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实施“绿色崛起、产业强区”战略,深度融入广州都市圈,推进两区一体化发展,建设产城融合经济强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加快争当肇庆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的桥头堡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的领头羊。
【地理环境】◎地形地貌
鼎湖区地形地貌比较独特,南北面分别为栏柯山脉及北岭山脉,西面为河谷地,中部为河网地带,中间形成一大片“U”形平原,最高的鼎湖山位于西部偏北,主峰老鼎高程1000.3米,全区总面积596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河网面积268.59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295.44平方公里。土壤分布7个土类,分别为赤红壤、红壤、黄壤、石灰土、水稻土、基水地、潮沙泥土。山地土壤,高程450米以下为赤红壤,450-470米之间为红壤,700米以上为黄壤,淹育型水稻五类土零星分布在沙埔等地,多在丘陵梯田上部;潴育型亚类分布在全区各地的山坑、垌面、平原及低塱的高中站田中,是主要耕作地带,亦是水利工程的重点地区;渗育型水稻土亚类主要分布在永安及莲花。现有耕地12.29万亩,其中水(旱)田10.68万亩,旱地1.605万亩。在耕地面积中,中低产田面积8.60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达 1.11亩,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市(县)区之一。
◎水文气候
鼎湖区属西江流域,西江干流横贯中央,境内集水面积596平方公里,主流长约24.5公里。平均降雨量为1637毫米,从资料记录反映,南北山脉降雨较平原河网区偏多,且年内雨量分配也不平衡,每年4-9月为汛期,雨量约占全年77.09%。年径流与年降雨分布规律相似,平均径流深为820毫米,年径流总量为46137万立方米,另有西江过境水量2186亿立方米。鼎湖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3℃,极端最高气温达37.8℃,极端最低气温为1℃,平均日照1815.72小时,无霜期多年平均为336天,平均年总积温1989.3℃。年蒸发量为1153毫米,一般夏秋高温期蒸发量大,冬春蒸发量小,干旱指数为0.69。总的来说,鼎湖区的气候有如下特点:⑴热量丰富,但气温变化不稳;⑵阳光充足;⑶雨量充沛,水热同季,但分布不均,春秋有干旱。
【政府网站】http://www.zqd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