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北部,北靠龙岗区,南连大鹏新区,东邻惠州市惠阳区,西接盐田区,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坪山区下辖6个街道,另设有1个工业区。
坪山原属龙岗区管辖,2016年9月12日,国务院批准组建坪山区。2017年1月7日,坪山区举行揭牌仪式。坪山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地形主要为浅丘陵和盆地,深圳市五大河流之一的坪山河贯穿全境。马峦山瀑布是深圳市最大的天然瀑布群。坪山区是客家人进入深圳的主要聚居地,是深圳客家文化主要发源地、传承地,有大万世居、龙田世居等客家围屋。本土文化坪山麒麟舞、腰鼓舞分别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截至2021年末,坪山区常住人口总数56.65万人。2021年,坪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6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9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6.0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1:65.2:34.7。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坪山区坪山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北部,北靠龙岗区,南连大鹏新区,东邻惠州市惠阳区,西接盐田区,总面积1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坪山区自然地形主要为浅丘陵和盆地,地势舒缓,建设条件良好。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中部东西走向为宽谷冲积台地和剥蚀平原,适于开发建设与耕作;西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连片山地,属砂页岩和花岗岩红壤,适于发展林果。深圳市岩溶地质作用主要分布于龙岗、坪山、坪地和葵涌4个岩溶盆地地貌单元,成为岩溶塌陷多发区。坪山区范围内属于岩溶地质,分布石岩系石磴子组灰岩。该岩层为可溶性岩层,在长期的岩溶地质作用下,形成溶蚀洼地。在上述地区,石灰岩隐伏于溶蚀洼地松散堆积层下部,成为隐伏岩溶发育区。在隐伏岩溶发育区,由于地下存在溶洞、暗河、土洞等,当地下水位变动时,易形成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易导致地面建筑物沉陷、变形、破坏等,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造成严重影响。
气候特征
坪山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其余季节较为干燥,气候温和。
水系水文
坪山区河湖水面10.03平方千米,占总用地6%。深圳市主要河流之一的坪山河贯穿全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坪山区境内主要河流有坪山河、坑梓河。坪山河是深圳市五大河流之一,属东江水系淡水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三洲田梅沙尖,在兔岗岭下入惠阳区境。流域水系呈梳状,支流主要发育在右岸,主要支流有三洲田水、碧岭水、汤坑水、大山陂水、赤坳水、墩子水、石溪河7条支流。坑梓河发源于松子坑,经坑梓流入龙岗河。坪山区境内有红花岭、赤坳、松子坑、大山坡—矿山、石桥沥等众多水库,水面总面积1524公顷。其中,大山陂—矿山、赤坳、松子坑水库,均属深圳市东部引水工程的储水库区。
土地资源
2015年,坪山区建设用地65.78平方千米,占坪山区总面积的39.6%,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6.61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4.09平方千米,二者约占坪山区建设用地92.3%。通过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分别完成土地入库1.38平方千米和0.14平方千米。
【政府网站】http://www.szpsq.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