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湖北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简介

不详  2023-08-08  大悟县人民政府网

  大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西端南麓,辖县开发区、高铁经济试验区、悟峰山度假区3区和17个乡镇,总人口64万,面积1986平方公里。

  红色高地,光耀千秋。大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十大将军县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了“两个第一”:1930年,我县赤卫队缴获了一架国民党教练机,成为中国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1946年中原军区部队在我县宣化店成功实施了“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大悟共有16万人参加革命,7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了徐海东、刘华清等37位开国将军,留下了周恩来、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生态优美,物产富饶。大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湖北省“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52.58%,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0%以上,到处是潺潺流水和迷人的田园风光。大悟是农业大县,种植板栗71万亩、茶叶30万亩、油茶18万亩、花生35万亩、药材10万亩,大悟花生、大悟茶、大悟泥鳅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先后获评中国乌桕之乡、名茶之乡、板栗之乡、国家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国家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油茶重点县。

  民俗独特,文化深厚。鄂豫两省四县民俗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和传承,构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北路子花鼓戏、大悟织锦带、高腔皮影、钢镰大鼓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先后获评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生态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中原军区旧址、悟峰山十八潭“一红一绿”两个4A级旅游景区交相辉映,美丽金岭、北山红叶风景怡人,九女潭、三天门清幽静谧,铁寨、装八寨奇石林立,双桥古镇、九房沟、八字沟古色古香,“红色大别山·醉美十八潭”“金秋好时节·大悟赏红叶”“田园故里·乡约金岭”“红秀大悟·茶香天下”等文化旅游品牌享誉省内外,大悟荣获首批中国醉美摄影旅游目的地。

  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地处鄂豫两省交界,是连接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群的黄金节点,素有“鄂北门户”之称。京广高铁在大悟设有地级中间站—孝感北站,到武汉只需28分钟,京港澳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横穿东西,麻竹高速、武大高速、346国道穿越县境,“井”字形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三网相联、四通八达、快捷方便,镇镇通高速,鄂北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发展要素资源加速汇聚,为大悟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我们严格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一次、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全力抢占新赛道、比拼新业绩,加快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现代化新大悟,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贡献力量。2023年元至5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0.2亿元、32.71亿元、8.27亿元、50.91亿元,分别增长7.8%、6.5%、36.2%、10.3%。

  【气候特征】

  大悟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冷气团的影响,夏季受东南、西南季风控制,形成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短的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居鄂豫两省交界处,在东经114°3’—114°35’,北纬31°18’—31°50’之间,东西宽48公里,南北长约55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979平方公里,县境地处大别山与桐柏山的相接地带,主要为大别山的余脉延伸,构成 群山环抱,丘陵起伏的地势。境内分布有五大主峰:北部五岳山;西北部的娘娘顶、光秃山;中部仙居顶;南部大悟山,其中五岳山为全县最高峰(海拔高度858.3米)。余下的低山丘陵、岗地平畈以及河流海拔高度在44米—500米之间。由于沟壑纵横,形成了澴河、滠水和竹竿河三条主要河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从整体来看,大悟县是山岳、丘陵、岗地、平畈、河流交织分布的地形地貌,资源资源较为丰富。

  (1)太阳能资源:我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湿、四季分明,我县城关地区太阳年辐射量在95.6-120.5千卡/cm2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2422小时,年平均气温15.4℃,全年无霜期236天,年降雨量1086.4毫米,日照百分率47%,其中春季辐射总量占年辐射总量的27%,夏季占35.2%,秋季占21.9%,冬季占15.7%,光照比较充分,我县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9.335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1.4万吨。

  (2)风资源:大悟县位于黄淮平原与江汉平原隆起带,南北气候过渡带,境内600米以上高山17处,山高南北对流风高且大,风能储量达100万千瓦,2006年被省发改委纳入全省风场开发的重点县,仙居顶、五岳山、擂鼓台、娘娘顶等平均风速在6.8米/秒以上,平均风功率密度360w/m2以上,主风向和最大风能密度一致,有效风速小时数较高,中低风速出现较多,无破坏性风速,风能品质好,在全省布点测风中占有明显优势。

  (3)水资源:大悟县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097毫米。境内有澴河、滠水、竹竿河为主的三条水系,共有大小支流324条,总长度1216.46公里。其中:澴河位于我县西部,纵贯南北,境内流程52.47公里,县内流域面积886.1平方公里,客水面积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泾流量4.483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其中环水流域6万千瓦,滠水流域2万千瓦,竹竿河流域4万千瓦,全年平均可发电80000万度,目前装机2万千瓦时,年发电4800万度,仅占总蕴藏量的6%,还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4)森林植被资源:全县山场面积195.6万亩,其中山场中林业用地面积157万亩,有林地136.6万亩,活立木蓄积3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6%。灌木林地12万亩,用材林56.9万亩,经济林93.5万亩。植物有乔灌木67科、150属、348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柳杉、枫香、枫杨、意杨、水杉、栎树等;有记录的野生动物有65种,其中属于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40种;林特产品主要有板栗、乌桕、银杏、青茶、桃李、杜仲等,其中乌桕年产8000吨,居全国第一;板栗年产35000吨,居湖北省第二;油茶、油桐等生物质能林发展潜力巨大。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林业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建设“鄂北资源大县、绿色能源大县”目标,坚持“民营林业、招商林业、示范林业、招标林业和精品林业”五林并举机制,举全县之力,狠抓绿色能源基地建设、经济林产业建设。全县林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已成为大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5)矿产资源:全县初步探明的磷矿总储量为11392.06万吨,其中黄麦岭11082万吨、张家岗130万吨、余家北湾118.56万吨、付家河31.18万吨、阳平口30.32万吨,其含磷量大都在16%以上,目前已开采磷矿石146.9万吨,有色金属品种14种,其中黄金初步探明储量2253公斤,矿石含金品位为10克/吨;白银储量为4079.7公斤,主要分布在阳平镇的熊家冲和新城镇的天岗一带,目前已开采黄金5129两,白银24802两。铜初步探明储量为10188吨,主要分布在芳畈的金马坑、陈家河一带,已开采391吨;重稀土初步探明储量为5183吨,平均含量为0.053%,主要分布在新城邓家湾,储量2125吨,芳畈镇杜家桥374吨,方家冲1684吨;黄铁矿主要分布在阳平镇,储量为67.39万吨,矿石含铁量为8%。镍矿储量24.08万吨,主要分布在吕王的银山寨、陈家楼、细毛山一带。锌储量为930吨,主要分布在宣化的板仓南。蛇纹岩储量为11987.24万吨,含量为33—38%,主要分布在吕王银山寨。还有重晶石、萤石、水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等非金属矿藏,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待开采、利用。

  (6)粮食作物: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9.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5.34万亩,粮食总产29.87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5.73万亩,其中棉花年产量221吨,油料总产量51140吨(花生44299吨,芝麻616吨,油菜6525吨),药材总产量3145吨。

  (7)水产资源:全县水面面积222894.84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49%,其中塘堰89575.77亩,占总水面40.19%;河流107895.47亩,占总水面48.40%,水库25423.6亩,占总水面11.41%,据调查,鱼类资源有18科,其中天然种群有鲶、鳜、黄鳝、马口、泥鳅、花鳅等;养殖品种有青、鲢、草、鳙、红鲤、鲫等,另还有龟、鳖及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獭、闭壳龟、石鸡等稀有的珍贵野生水产品种资源。

  (8)地热资源:大悟县地热能据非地质勘探,蕴藏丰富,约占全县30%,但未经专业地质勘探,目前尚未开发利用。

  【政府网站】http://www.hbdawu.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26-2748-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