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湖北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简介

不详  2023-08-05  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民政府网

  西塞山区位于黄石市东部,东起河口镇牯牛洲,与阳新县韦源口镇交界,西止白塔岩,与下陆区和团城山开发区为邻,南依黄荆山,与大冶市汪仁镇相连,北与黄冈市的浠水县、蕲春县隔江相望,西北与黄石港接壤。辖区全境东西长22.9公里,南北宽9.945公里,总面积112.47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西塞山区常住人口197217人,是黄石最大的中心城区之一,因唐朝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而得名。现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河口镇)和黄思湾、八泉、澄月、牧羊湖4个街道,共31个城市社区、10个村(含1个村改居社区)。

  西塞山区是黄石的文明之源。区内石龙头旧石器遗址距今28.4万年,是黄石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迹。河口镇道士洑村的端午节俗“西塞神舟会”传承了2000多年,是目前黄石地区唯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为起点,西塞的先祖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在这片热土上播洒汗水、辛勤耕耘,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黄石的古矿冶文化、青铜文化等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塞山区是黄石的工业之基。西塞山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被称为“钢铁摇篮”、“水泥故里”、“煤炭之乡”。这里有全国特钢行业龙头、百年老企业——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近代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大冶新厂),西塞山区特钢产业基地是湖北省17个、黄石市2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之一;这里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铬盐生产企业——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这里有全市首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2021年成功申报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这里还有华中地区最早的水泥厂——华新水泥股份公司(前身为华记湖北水泥厂)。

  西塞山区是黄石的发展之核。西塞山区是黄石工业基础最厚、发展潜力最足的主力城区,公、铁、水、空“四港”兼备,亿吨良港、高速公路、城际高铁、输港铁路、跨江大桥纵贯全境;国家级黄石经开区、国家级大冶湖高新区、省级新港物流工业园区环绕周边,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全国城市更新试点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释放,更兼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人才红利,一定能够打造黄石发展之核,延续百年荣光,谱写新的辉煌。

  自2001年正式更名为西塞山区以来,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创建和谐社区先进城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平安城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城区”、“全国综治‘长安杯’”、“国家森林体验基地”、“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中国西塞山端午神舟文化之乡”、“中国西塞山端午节俗传承基地” 、“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国家、省级荣誉13项。

  当前,西塞山区上下不断发挥和拓展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以特钢为龙头,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临港总部为重点,总部经济、块状经济等产业为支撑的“1+3+N”特色产业体系,创建全国特钢产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全省都市城郊型乡村振兴样板区,加快推进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

  【自然地理】

  西塞山区位于黄荆山东北麓,地处东经115°12′—115°06′,北纬30°08′—30°12′,东起河口镇牯牛洲,与阳新县韦源口镇交界,西止白塔岩,与下陆区和团城山开发区为邻,南依黄荆山,与大冶市汪仁镇相连,北与黄冈市的浠水县、蕲春县隔江相望,西北与黄石港接壤。辖区全境东西长22.9公里,南北宽9.945公里,总面积112.47平方公里。

  西塞山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在幕阜山低山丘陵区与江汉平原区的过渡地带,地貌为褶皱残山、丘陵,海拔150-450米之间。境内主要山脉为黄荆山和大老山,均为幕阜山余脉、南山头支脉。黄荆山近东西走向,东端与大老山余脉相连,西止于下陆牛角山谢季岩。大老山为东南走向,从月亮山起向东南方向延伸,直达大冶湖边。两处山脉统称黄荆山脉。全长24公里,宽约2.5-3.5公里,总面积月70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头400余个。

  西塞山区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是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境内湖泊多,有磁湖、夏浴湖、游贾湖、和平湖等大小湖泊9个,承雨主要通过大冶湖、磁湖、夏浴湖注入长江。

  西塞山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全市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综合实力】

  一、地区生产总值。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4.58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56亿元,同比下降4.8%,第二产业完成119.83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完成114.19亿元,同比增长3.2%,三次产业占比为0.24:51.08:48.68。

  二、工业。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42.51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三、投资。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6%。

  四、商贸。2022年,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27亿元,同比增长2.0%。

  五、财政。2022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1.92亿元,可比增长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6亿元,可比增长5.4%。

  【交通概况】

  黄石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地带,在武汉城市圈中扼守鄂东、皖西、赣北的战略门户,承东启西、贯南通北,拥有“公、铁、水、空”综合交通网络。

  公路:大广、京珠、沪渝、杭瑞等多条国家主干高速公路在黄石交汇,武黄、武鄂、黄咸、黄黄等区域性支线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正在建设的黄石棋盘洲大桥沿西塞山工业园区穿境而过。

  铁路:黄石火车站是鄂东地区最大铁路枢纽站,以黄石高铁半径为中心,4小时通达全国所有一、二线城市。武石城铁(武汉-黄石)全程30分钟,与全国各大中城市零距离换乘。山南—新港货运铁路专线(连接武九铁路)贯穿西塞山工业园区全镜,园区内的武铁物流园可全天候发货至全国各地。

  水路:紧临长江黄金水道,毗邻“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黄石棋盘洲新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海关、商检、边检、物流保税中心等配套完善,常年驻泊、通航万吨远洋货轮。

  保税物流:已封关运行、年物流作业量160万吨和仓储量80万吨的黄石保税物流园区距西塞山工业园区约7公里。

  航空:黄石航站楼直达武汉天河机场,全程1.5小时;从西塞山工业园区顺走黄石沿江大道,直达鄂东顺丰物流机场,全程30分钟。

  【生产要素】

  供水:

  西塞山工业园区毗邻长江,水资源丰富,西塞水厂(20万吨/日)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

  供电:

  华电集团西塞山发电公司位于西塞山工业园区内。西塞山工业园区内现已建有风波港110KV变电站、石板路220KV变电站和猫矶港110KV变电站、瞿家湾110KV变电站,全天候供电。

  供热:

  华电集团西塞山发电公司可为西塞山工业园区企业提供清洁的蒸汽资源(供热指标:压力4.3MPA,温度370°,流量480t/h)。

  供气:

  西气东输工程已铺设至西塞山工业园区,可提供丰富的燃气资源。

  污水处理:

  位于西塞山工业园区内的河口污水处理厂(12万吨/日)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

  【政府网站】http://www.xisaishan.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26-2703-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