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与湘鄂两省六县市(石门县、松滋市、鹤峰县、巴东县、宜都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五峰是典型的山区。全境皆山,最高海拔2320米,平均海拔1100米,居全省第二;全县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有32座,占宜昌市的60%。五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辖5镇3乡、13个居民委员会、97个村民委员会、53个居民小组、691个村民小组。截至202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9.19万人。五峰是革命老区。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廖汉生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五峰境内长期领导革命斗争,1979年被首批确定为全国革命老区县。
当前五峰发展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也具有众多发展机遇和政策关怀,发展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一是生态资源优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居全省县域之首,是全省著名的“天然氧吧”、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五峰国家地质公园、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四大“国字号”生态品牌。二是特色产业优势。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生态农业优势明显,是“全国重点产茶县”,“采花毛尖”获得“湖北名茶第一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五峰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旅之乡”,渔洋关镇被评为“世界茶旅古镇”。三是政治政策优势。拥有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以及湖北省“616”工程、武陵山少数民族试验区、武汉市对口支援、宜昌县市区对口支援等重大政策机遇。同时,五峰是湖北省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来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可以利用民族政策广泛争取支持,推动发展。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江汉平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区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县域东邻宜都,南接石门,西抵鹤峰、巴东,北至长阳,属亚热带温湿季风区,山地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652mm。
截至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9.19万人,较上年减少1461人,其中,城镇人口3.94万人、乡村人口15.25万人;男性人口10.03万人,女性人口9.16万人。户籍总户数7.27万户。全年出生人口778人,死亡人口1645人(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口径);年末常住人口16.15万,城镇化率40.71%(统计部门数据)。人口自然净增率-6.5‰。平均预期寿命79.8岁。
【政府网站】http://www.hbwf.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