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上锁巴楚山地,下引江汉平原,长江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之称。全市辖8镇1乡1街道、2个管委会,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底户籍人口37.8万人;常住人口数量35.8万人,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86元。
宜都历史悠久。公元前196年,宜都已设县制,名为夷道。公元210年,刘备设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宜都是一代宗师杨守敬、著名学者王永彬、开国上将贺炳炎的故乡。
宜都风景秀丽。既有磅礴大气的长江,也有宛若小家碧玉的清江、渔洋河,既有峭拔挺立的梁山、宋山,也有阡陌纵横、平缓肥沃的平原,可谓山环水绕、相得益彰。
宜都资源丰富。地处三峡、葛洲坝和清江水电梯级开发中心地带,供电网络完备齐全,供电质量稳定可靠。市内还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成品油油库、天然气西气东输管线。
宜都交通便捷。位于鄂渝湘三省交界处,隶属于三峡宜昌半小时经济圈。贯穿南北的焦柳铁路及两江航道,沪蓉高速、三峡翻坝高速架起连接外界的快速通道,宜华、陆渔一级路、宜张、宜岳高速宜都段建成通车,水路空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行政区划】
宜都位于长江中游鄂西南部,系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地带,地跨东经111°05′~111°36′,北纬30°05′~30°36′。东北濒临长江与猇亭区、枝江市隔江相望,东南与荆州市松滋市交界,西南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相连,西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毗邻,北与点军区接壤。市人民政府驻地陆城街道。
市辖陆城街道、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聂家河镇、王家畈镇、松木坪镇、枝城镇、潘家湾土家族乡1乡8镇1个街道,共有123个村委会、3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38.41万人,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
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更名为宜都市。1992年至今属宜昌市管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宜都市位于鄂西南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南山地过渡地带,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东隔长江与宜昌市猇亭区、枝江市相望,东南邻松滋市,西南、正西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宜昌市点军区接壤。全市版图总面积1357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5‘-111°36',北纬30°05'-30°36'。
地形地貌
宜都市处于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是一个丘陵起伏的半山区。最高点为五峰接壤的帽子尖,海拔1064.6米,最低点为枝城镇的官洲,海拔仅38米。西南地势高竣,群山连绵,高程在250-8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40%。东部丘陵,海拔在50-250米,沿长江及清江出口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中部丘陵、冲沟与岗地交错,但坡度较缓,形成平畈。
宜都气候
宜都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6.7℃,一月最低平均气温4.6℃,七月最低平均气温28.1℃,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235.4毫米,夏季多暴雨,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大暴雨强寒潮。
宜都水文
宜都市河流水系发育,溪河纵横,共有大小河流50余条,长江自宜昌市猇亭区虎牙滩入境,由北向南流向洋溪入枝江市境,市内河段长45千米。清江自西从长阳入境,至城区流入长江,市内河段33千米为长流河。渔洋河(又名汉阳河)自五峰县入境,流径潘家湾、聂家河、五眼泉、姚家店四个乡镇,于五眼泉镇和姚家店镇交界处注入清江,为清江支流,市内河段60千米。除此以外,还有大溪河、九道河、松木坪陈家河、尖岩河、干沟河等44条大小溪河。
【城市精神】
宜都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清丽的山水园林特质,更洋溢着现代都市的鲜活气息。为加强宜都对外宣传,提升宜都形象,打造宜都“城市名片”,2007年,我市委托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营销宜都”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认真梳理宜都在创造奇迹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基因和精神特质,经过近一年的调研,并分别召开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座谈会,通过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1500多条,反复总结、提炼、培育和发展,多易其稿,并于2008年3月7日宜都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审议通过从而形成宜都“城市精神、城市标志及城市宣传用语”。
宜都市城市精神为:守信 敬业 融和 厉行。
守信:体现质朴敦厚的民风和诚信为本、知荣远辱、建设“诚信之城”的基本理念。解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打造诚信宜都,秉承“诚信是金、服务至上、有诺必践、有令必行”。政企、政银、银企关系融洽,合作共赢,投资者纷至沓来,安居乐业。
敬业:展示追求卓越、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高度使命感与事业心。解读:宜都在困难中快速发展,阔步迈进全省前列。其动力的源泉之一,就是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争先、率先”、“创新、创优”的拼搏精神。敢于直面现实、勇于真抓实干、讲求实效、敢闯敢试,是宜都城市精神的重要标志,也是宜都的核心竞争力。
融和:在继承和吸纳的基础上深谋远虑、开拓创新、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纳四海人才,聚九州精英,自信豁达、超越自我。解读:“融和”(较“和谐”有动作感)是社会发展的至高境界。宜都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以执政为民为宗旨,牢固树立“富民、惠民”意识,打造人本宜都,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打造阳光宜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打造魅力宜都,都体现了宜都精神的精髓之一:融和。开放,是宜都近些年来发展变革的一条主线。宜都,在开放中走向繁荣。博大的胸怀,吸引了众多创业者把事业之根扎在宜都,把理想之舟系在宜都。
厉行:确定志向,持之以恒;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极强的执行力确保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解读:宜都领导班子,力行科学发展观,“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朝令夕改,不随波逐流,率领全市人民脚踏实地,不断跃上新台阶。
【政府网站】http://www.yid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