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湖北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简介

不详  2023-08-04  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政府网

  【位置面积】 青山区(武汉化学工业区)[简称青山区(化工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0°37′,东经114°26′。境域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东北部,西接武昌区,南倚洪山区,东、北两边被长江环绕,隔江与武汉长江新城核心区相望,是武汉市的重工业城区、国家重要钢铁生产和化工基地。2021年,青山区(化工区)土地面积172.84平方千米。

  【地质】 青山区(化工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大冶小区。地层以原古生界为基底,自震旦纪以来,长期接受沉积,地层发育极为良好。上述沉积自震旦纪到中世为海相沉积,中世以后多为陆相沉积,早白垩世地层则以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第四系为近代河湖相沉积及坡积残积物。构成境域的基本土壤系第四纪坡积层,且大多为第三纪红砂岩的风化产物。土壤由松黏土、砂质黏土、砂土及少部分风化石英岩组成。普遍覆盖有现代坡积层、冲积层早期坡层、冲积层和各种基岩的残积层,覆盖厚度10~20米,有的可在30米以上。基岩为第三系红砂岩、泥盆系砂岩、志留系页岩,基岩面起伏较大。

  【地貌】 青山区(化工区)属半平原、半丘陵地貌,地势由东向西倾斜,逐渐走低,平均海拔约22米。西北沿江一带为长江冲积而成的沉积平原区域,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东南部及其向南延伸地带,为岗阜、小丘间杂的丘陵,地势高低起伏,土质黏性重,易板结。境域内盖层分为低岗丘陵岭、垄岗平原和冲积平原三部分:低岗丘陵岭大多分布于南部边缘地带,一般标高在50米以上;垄岗平原分布于中部和中南部,一般标高为30~50米;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分布于北部和东北部,多由近代冲积黏土、亚黏土、淤泥质土层及砂层组成,标高一般为20~30米。境域多为低山残丘,分布于东部、南部,海拔最高74米。在东部,自西向东错落有致且一脉相承地排列着鸦雀山、营盘山、鸡头山、狮子山、周家山、祖坟山、凤凰山等小山丘。随着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境域内南部小丘基本被辟为平地,东部小丘残缺不全。

  【地下水】 青山区(化工区)境域以松散堆积层孔隙承压水为主,主要分布西北沿江一带,为地下水丰富区,呈带状分布。其地下水受长江水涨落变化,年变幅5米左右。洪水期江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水,而下部岩溶水又补给承压水。地下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水质欠佳。

  【江段】 长江水流经龟蛇二山节口后,流至青山江段水域。此段水域左岸有谌家矶、阳逻堡,右岸有青山矶,节点少而不对称,对河道的控制作用较弱,河道微弯;龟蛇二山节口处河道最窄仅1060米,过此河道呈喇叭状渐宽;至青山镇河道宽达3800米,后又逐渐缩窄;至阳逻河道宽为1120米,整个江域平面外形呈“虾子”状。长江水位变化大,春季水位开始上升,8月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

  【湖泊】 青山区(化工区)历史上境域湖泊港渠众多,湖泊基本上是因地层结构变化、泽水面积缩小、陆地随之扩展而形成的构造湖、洼地残积湖和水流改道的淤积湖。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大中型湖泊面积逐步缩小。区内湖泊仅剩3个,其中,北湖,湖泊面积为191.8公顷,岸线长度为6.9千米,产权单位为武钢经济开发公司;竹子湖,湖泊面积为66.5公顷,岸线长度为6.7千米,位于八吉府街道后山村;清潭湖,湖泊面积为60.2公顷,岸线长度为6.1千米,产权单位为化工新城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吴桥渔场。另有严西湖,属于青山区(化工区)管辖的岸线长约40千米,其水域部分由东湖高新区管辖。

  【气候】 青山区(化工区)境域居中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域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富雨丰,无霜期长。夏冬两季较长,各约4个月;春秋两季较短,各约2个月。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冷夏热。青山区(化工区)是新兴的工业城区,境域内废气、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大,在城区上空形成一层薄霾,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城区的下垫面由高低不一的建筑物和复杂的道路所组成,用材又多为砖、水泥、钢筋和沥青等,其传热、蓄热的能力极强;在太阳辐射下,吸热面和贮热量大,使气温比其他城区偏高。

  【行政建置】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辖11个行政街道,87个社区居委会和32个行政村。11个街道办事处是红钢城、新沟桥、红卫路、冶金、钢花村、工人村、青山镇、武东、白玉山、八吉府、钢都花园。

  【历史沿革】 历史上,青山地区境域隶属变迁频繁。西周时期,属鄂东南文化区的范围,是鄂国的领地。周夷王时,楚国东征达鄂境,一度属楚。战国楚威王时(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329年),为楚国封君的封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属三十六郡之南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从南郡中析出江夏郡,属江夏郡沙羡县。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东吴迁都鄂县(今湖北鄂州),将鄂县改名武昌县,同年又设武昌郡领6县,属武昌郡沙羡县。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沙羡侯降魏,沙羡县废,属魏。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复置沙羡县,属沙羡县。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沙羡县为汝南县,隶江夏郡,属汝南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置鄂州,改汝南县为江夏县,郢城(今武昌区处所)同时为州治、县治,江夏县名沿用至清末未变;属江夏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江夏郡为鄂州,领江夏等5县,属江夏县。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至649年),全国划为10道,江夏县隶山南道鄂州,属江夏县。北宋、南宋年间(公元960年至1279年),全国统一后,江夏县改隶荆湖北路鄂州,属江夏县。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江夏县改隶广行中书省武昌路,领7县,属江夏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全国置13个承宣布政使司,改武昌路为武昌府,江夏县隶武昌府,属江夏县。清圣祖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布政司分为湖北布政司、湖南布政司,江夏县隶湖北布政司武昌府,属江夏县。穆宗同治八年(1869年),湖北布政司武昌府江夏县设城厢区和“三乡”“四汛”,为江夏县北乡辖地。

  1912年(民国元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隶湖北省江汉道,属武昌县。1927年,废道,武昌县直属湖北省,设16区,为武昌县第八区。1934年,武昌县隶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设10区,为武昌县第六区。1937年,武昌县设5区,为武昌县第五区。1938年10月,武昌沦陷;1939年,国民政府设敌后武昌县政府,隶鄂南行政专署,为敌后武昌县政府辖地。1942年,中共在武昌县北设立武鄂政务委员会抗日民主政府,为武鄂政务委员会抗日民主政府辖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昌县隶湖北省第一行政专署,属武昌县。

  1949年5月17日,武昌县全境解放,设7个区,为武昌县第二区。1950年2月,为武昌县第九区。1951年12月,第九区全部划入武汉市,成为武汉市青山行政区。1952年6月,武汉市青山区撤销,重新划归武昌县,仍为第九区。

  1955年2月,随着建设国家钢铁基地和城市发展需要,武昌县第九区21个乡镇划入武汉市,与武汉市南湖区3个乡、东湖区1个乡合并组建青山区。1964年8月,青山行政区农村部分全部划出,境域面积因此缩小4/5。2009年5月,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武汉市“江南三区”区划调整的批复精神,将洪山区的13个建制村和2个社区的全部区域及4个建制村的部分区域划归青山区管辖。将青山区厂前街道的自建社区全部划归洪山区管辖。此次调整使青山区总面积增加23.85平方千米。

  2017年9月,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青山区和武汉化学工业区整合,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化学工业区工作委员会在中共青山区委挂牌,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在青山区人民政府挂牌。

  【财政收入与支出】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8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79亿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青山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9.59亿元,比上年下降12.7%。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83亿元,比上年下降11.9%;化工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9.37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完成地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6亿元,比上年增长44.6%。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青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19亿元,比上年增长0.91%;化工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9亿元,比上年增长30.50%。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85.38亿元,服务业及其他投资完成200.11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3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80.88亿元,其中,新开工市级重大项目5个,完成投资24.88亿元。

  【民生保障】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全面精准落实困难救助政策,城区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共3.7万户,比上年下降5.13%,共5.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17%。生活保障费实际发放金额5013.94万元,比上年减少588.74万元。全年共对86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额236.16万元。

  【企业登记注册】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有市场主体76256个,其中,企业30458个,个体工商户45798个;全年新增企业5844个,新增注册资金204.67亿元;新增企业中注册资本100-500万元之间的有1779个,注册资本在500-1000万元的有499个,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1亿元之间的有549个,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8个。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累计有外资企业115个,2022年设立外资企业8个。

  【建筑业】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937个。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21.3亿元,比上年增加21.8%。区建筑管理站全年监管工程104项(含已完工项目),工程造价约309.88亿元,其中房建工程建筑面积776.95万平方米。竣工验收备案工程52项,建筑面积64.1691万平方米,备案率100%。

  【招商引资】 2022年,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00.15亿元,同比增长26.99%,完成产业项目到资188.02亿元,完成工业项目到资140.45亿元,工业项目占比74.7%,完成外商直接投资(FDI)6083万美元。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8个,签约金额716.03亿元,完成引进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外向型产业项目3个、各类500强总部企业2家、新增纳税亿元以上楼宇1栋。

  【国内贸易】 2022年,青山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02亿元,同比增长3.7%。全年新增小进限企业26家。

  【对外经济贸易】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实现外贸进出口150.66亿元,同比增长14.3%。实际利用外资24613.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32%。

  【城市建设】2022年,青山区新建道路8条,长度2260米,新增道路面积5.15万平方米。

  【绿化环卫】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共植树2.2万株,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3.88万平方米,改建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5.69%,绿地率29.35%。

  【教育】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有幼儿园86所,其中公办32所,在园幼儿1.27万人,比上年增长2.6%;小学29所,在校学生3.19万人,比上年增长3.9%;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2.25万人,比上年增长2.4%;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2779人,比上年减少0.1%。小学、初中在校生无辍学。初中毕业生一次合格率9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

  【科学技术】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入库高新技术后备企业152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9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0个,截止2022年底,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5个。2022年,高新工业总产值1622.15亿元,高新服务业营业收入91.34 亿元,高新建筑业总产值692.4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501.98 亿元,同比增长14.3%。全区共有46家各类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3家、校企联合创新中心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共有院士工作站5个。青山区(化工区)孵化器共1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8个。众创空间8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2家。孵化器有入驻企业1000余家。2022年,青山区专利授权量3231件,其中发明专利1105件。截至2022年底,青山区共计发明专利635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38.59件/万人。

  【文化】 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有区属文化事业机构 2 个,其中文化馆 1 个、图书馆1 个。全年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7 场次。获市级奖项23 件,省级以上奖项2 件。藏书38.82万册。

  【体育】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有体育场地799个。共举办、参加大型导向性的群众体育活动19次。参加青山区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群众0.2万人,共监测样本人群2000人。全区有晨晚练点140个,全民健身路径336条,业余体校自管项目有乒乓球、射击、游泳、武术、田径等5项,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8所,开设有田径、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射击、武术、毽球等21个项目。青山区代表团在市级年度比赛中获得金牌22枚、奖牌49枚、总分577分。

  【卫生健康】2022年,青山区(化工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1个,其中,综合性医疗机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个。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6346人,医院病床4699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4.67人,拥有医院病床10.25张。儿童保健覆盖率98.79 %,形成社区卫生服务15分钟服务圈,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

  【政府网站】https://www.qingshan.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26-2651-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