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东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简介

不详  2023-08-27  邹城市人民政府网

  邹城是孟子故里、千年古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1个经济开发区。邹城有山有水有资源。东部山清水秀,西部沃野平畴,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拥有峄山、凤凰山、连青山等六大山系、190余座山峰,111条河流纵横交错,114座水库星罗棋布,建成美丽乡村“A类村”328个,重点村覆盖率达到77%,粮食产量稳定在44万吨以上,草莓、核桃、樱桃、土豆等经济作物达到33.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1家,食用菌企业达到23家、种植面积达到2230万平方米。邹城重情重义重文化,自古文脉兴盛,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孟子思想、母教文化、邹鲁文化、伏羲文化交相辉映、积淀融合,素有“邹鲁圣地”之美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深深浸润着邹鲁大地,形成邹城人重情重义的价值取向。邹城宜居宜业宜旅游,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形成了孟子湖新区、东城区、老城区“三区组团”发展格局,城镇化率达到63.1%,现代化中等城市初具形象。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营商环境。我们还拥有4A级、3A级景区18处,既可以登峄山、访“三孟”,也可以游国家湿地公园、赏百里邹东美景,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邹城兴工兴农兴商贸。近年来,邹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把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园区、城市、生态“三大经济”协调发展,打造了数字经济和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药、机器人“1+5”主导产业,“四上”企业达到688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56家、过10亿元企业6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4家。2022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的挑战,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难中求成,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继续迈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亿元,同比增长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65元,同比增长5.6%。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锚定2035年率先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远景目标,倾力建设“三个新高地”“三个示范区”、实现“七个先行示范”,确保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展。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100亿元大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实现融合发展,民生事业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承接的中央、省市改革试点成效更加显著,一大批邹城经验、邹城路径、邹城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率先建成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样板区,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上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更加完备,区域集成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人才集聚优势加速形成,高水平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决定性成果,传统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培育壮大,基本形成以园区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为重要支撑的“一区一圈一带”现代产业体系,煤电产业占比降到30%,高新产业占比达到40%。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五大振兴”齐头并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活力迸发,现代农业迅猛发展,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形成一批全国全省知名的示范样板,走出独具邹城特色的产业富农、人才助农、文化兴农、生态惠农、组织强农之路。努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推出更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城市。

  【地理环境】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44′30"-117°28′54",北纬35°9′12"-35°32′54",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称誉,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邹城市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全市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91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15万,以汉族居民为主,另分布有回、满、布依、彝、苗、蒙古、黎、壮等23个少数民族。

  邹城市地貌景观复杂多样。其总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全市平均海拔77.8米。山区峰峦叠嶂,丘陵逶迤起伏,平原沃野千顷,三种地貌各占三分之一。邹城市属淮河流域,境内有泗河、沂河两大水系,包括大小河流40余条,大、中、小型水库110座。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泗河、白马河、城南大沙河、城前大沙河、大沂河、石墙河、龙河等13条;较大的水库有孟子湖、莫亭水库等。本市河流多发源于境内,河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基本无客水入境。大部分河流属季节性间歇河,河道宽浅,源短流急,呈辐射状流向。河底多为沙质,河水含沙量大。邹城市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

  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夏代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政府网站】http://www.zoucheng.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10-3037-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