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东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简介

不详  2023-08-24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网

  市南区地处青岛市区南部,位于东经120°19′、北纬36°04′,西起团岛,与黄岛区隔胶州湾相望,东至麦岛,与崂山区毗邻,北与市北区相接,南临黄海。辖区东西长12.7千米,南北最宽处4.8千米,面积30.01平方千米。 地质青岛地区属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由于地壳上升剥蚀,境内缺失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的地层有:元古界震旦系前的变质岩层...

  【地理位置与面积】

  市南区地处青岛市区南部,位于东经120°19′、北纬36°04′,西起团岛,与黄岛区隔胶州湾相望,东至麦岛,与崂山区毗邻,北与市北区相接,南临黄海。辖区东西长12.7千米,南北最宽处4.8千米,面积30.01平方千米。

  【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

  地质青岛地区属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由于地壳上升剥蚀,境内缺失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的地层有:元古界震旦系前的变质岩层,中生界侏罗系莱阳组,白垩系青山、王氏组,以及新生界的地层。市区地层出露有:前寒武等的元古界胶南群;缺失整个古生界;中生界出露有上侏罗统莱阳组、下白垩统青山组和上白垩统王氏组;新生界分布广泛,层位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区域内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南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其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地貌区域地貌从形态上分有山地、丘陵、滨海低地等,主要是由古老结晶岩基底经过断裂错动和河流与海水的分割剥蚀,形成现有的地貌形态。由于崂山地区花岗岩多次侵入,形成区域东北高西南低的地貌特征。受断块隆起与拗陷带控制,在沿海断块与海水的冲刷作用下,沿海发育成海湾、岬角、岛屿等海岸带地貌。

  山脉、河流

  山脉崂山山脉从崂顶向西南绵延至青岛市区,形成青岛市区各个山岭。辖区最高山岭为浮山,海拔384米。其他山岭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如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伏龙山(海拔86米)、信号山(海拔99米)等。

  河流辖区的青岛河、浮山口沿岸河流发源于沿海丘陵区,河流源短流急,夏、秋水量较丰,冬、春基本断流,属季节性河流。德国侵占时期,青岛河修建为大学路。20世纪80年代后,其他河流经历次修整改造,成为城市道路或地下排水管网系统。

  海湾、岬角、海岛、礁石

  海湾区域海岸线12.38千米,沿海自西向东分布着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等5处海湾。

  团岛湾——位于团岛与八大峡公园之间沿海,西部为胶州湾入海口,东部毗连青岛湾,面积1平方千米;湾内水深浪急,岸边建有游船码头。青岛湾——位于太平路沿海一带,从青岛河口(大学路南端)至火车站,岸滩长约1.5千米、宽约300米、面积1.80平方千米;湾内小青岛和前海栈桥为青岛标志性建筑,沿岸设有海滨公园,是青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栈桥以西沙滩较好,为第六海水浴场。汇泉湾——东起汇泉角,西至鲁迅公园沿海一带,长约1.1千米,面积1.6平方千米;沿岸第一海水浴场水浅坡缓,浪小水稳,是市区主要的公共浴场;北岸有鲁迅公园、小鱼山等景点,为青岛著名的海滨风景游览区。太平湾——位于太平角与汇泉角之间,沿岸为闻名全国的青岛八大关风景区,环境清幽,风景优美;西部沿岸海滩长约400米、宽200米,坡缓沙软,浪小水净,为第二海水浴场。浮山湾——位于辖区东南部浮山所海口,东岬角是燕儿岛,西岬角是太平角,内有3处礁石分隔,形成4处沙滩;海湾西部为第三海水浴场,海底坡度缓长,水势平稳;海湾东岸北海船厂旧址改建为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简称奥帆中心,下同),面积4平方千米,为2008年奥运会帆船竞赛项目赛场。

  岬角燕儿岛角——位于浮山湾东南角、奥帆中心处。太平角——位于太平湾东南角,海拔18.3米,面积0.2平方千米,向西南延伸,水下有礁石。汇泉角——位于汇泉湾东南角,海拔30.3米,面积0.13平方千米,三面临海,松柏常青,丘陵地上建有小塔。青岛角——位于青岛湾东南角,与小青岛对峙,是青岛湾与汇泉湾的分界线。团岛角——位于辖区最西端,海拔17米,东与团岛对峙,南与薛家岛隔海相望。

  海岛团岛——位于辖区西南角,面积0.2平方千米,海拔15.8米;为胶州湾的入海口,南部与薛家岛遥对,三面临海,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有长堤与陆地相连;岛上植物有黑松、泡桐、中国槐、大叶黄杨、樱桃、白杨等。小青岛——位于青岛湾内,距海岸720米,面积0.025平方千米,海拔17.2米;西北与栈桥相望,东部与防波堤相连,岛的北部高,南部较平缓;岛四周岩石裸露,潮间带礁石向外伸展较远,周围海域水深1~5米;岛上长有黑松、刺槐、棉槐、糖豆树、大叶黄杨、泡桐、樱桃、白杨、中国槐等植物,1987年建成公园对外开放。燕儿岛——位于浮山湾东岬角,因岛上多燕鸟得名,面积0.14平方千米,海拔23.7米;该岛三面临海,西南与太平角遥对,西北是浮山所口,现已与陆地相连。太平角岛——位于太平湾东岬角,面积0.01平方千米,海拔26.1米;岛上无土层、无植被、无淡水源,周围海域水深流急,鱼类和海珍品资源丰富,现已与陆地相连。

  礁石白鸽石礁——位于胶州湾东南近岸,方圆形花岗岩质,长20米、宽15米,为进出小港航道主要碍航物;周围水深4~5米,礁石顶部设有灯桩,名白鸽石灯桩。双礁——位于小港口南侧,距陆地70米,长30米、宽20米,海拔3.3米。青岛礁——位于小青岛西1.1千米处,由贵州路东端海岸向南延伸约500米,长400米、宽150米、面积0.04平方千米,海拔2.3米,周围水深2~5米。老鼠礁——位于太平湾东侧、太平角西南,离太平角湾220米,宽100米、长200米,周围水深5~8米。黑栏——位于浮山所湾西北,第三海水浴场东北侧,距陆地120米,长60米、宽50米,海拔2.3米。北沙暗礁——位于浮山湾口南1.2千米,长2.45千米,最宽500米,面积0.80平方千米,水深5.2~8米。钩蓝角——位于浮山所湾口东侧、燕儿岛嘴西,距陆地220米,长80米、宽50米,海拔4.7米。

  土壤

  概况青岛地区主要属于暖温带湿润落叶阔叶林生物气候区,土壤的主导成土方向为淋溶型的棕壤地带类型。沿海在海潮和矿化潜水影响下,多为盐渍型土壤。

  棕壤棕壤土类是主要土壤类型,称棕色森林土,俗称黄堰土或黄坚土。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上,土层较厚,厚度多在1.5米左右。成土母质为酸性岩或基性岩坡、洪积物。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质地多为砂壤土至中壤土。棕壤形成过程中,母岩风化后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已被淋失,一般呈微酸性至酸性,盐基不饱和。在耕作熟化情况下,土壤反应才接近中性,盐基饱和。

  盐土滨海地区受海潮侵袭、海水倒灌或海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形成带状分布的盐土。地下水矿化度可达10~50克/升,盐分以氯化钠为主。土壤富含可溶性盐分,1米土层内含盐多在0.5%以上。

  植被

  概况青岛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及东亚海洋性季风区的边缘,隶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植被组成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由于自然地史和植物自身的演化结果,世界各地理区系的植被相互渗透,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并混有热带、亚热带及东北成分植物。19世纪末起,通过植物引种驯化,增加了欧美、日本、地中海及东亚区系成分,不少树种已“乡土化”,成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共建种和优势种。

  针叶林植被区域内主要森林植被之一,也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的植被类型之一。除赤松为自然次生植被外,均为人工造林。主要建群种为黑松,其次是赤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花柏、油松、火炬松、金钱松、红松、华山松、樟子松、水杉、柳杉、池杉、落羽杉等,均有小面积栽培。经人工引种造林,针叶树种发展到5科22属66种与变种,建群种的有3科7属15种,有温性、暖温性、寒温性等3种针叶林,低山丘陵、海滨砂地都有分布。

  阔叶林植被由暖温带温性阔叶树种组成,夏季生长旺盛,冬季落叶处于休眠状态,是区域内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群落优势种有20余种,分属11科14属。主要阔叶树种为麻栎、栓皮栎、檞树等。国外引入的刺槐、加拿大杨成为落叶阔叶林群落的主体。1898年后,德国人从欧洲引入刺槐(初称洋槐),成为青岛阔叶树种中造林面积最大、木材蓄积最多的树种。

  灌木植被常绿灌丛有山茶、红楠、大叶胡颓子、络石、爬行卫矛等。落叶灌丛有胡枝子、华北绣线菊、榛、散花胡颓子、小叶锦鸡儿、白檀、杜鹃等。灌木植被是园林和住宅小区绿化的主要植被之一。

  气候

  市南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温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温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但无严寒,持续时间较长。据2002年测定,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3℃;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为-1.9℃。年平均降雨量424.6毫米。

  【行政区划】市南区设置了八大峡街道、云南路街道、中山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八大关街道、湛山街道、香港中路街道、金湖路街道、八大湖街道、金门路街道、珠海路街道等办事处。

  【区域特点】

  行政中心区域

  德、日占领期间,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全市性的行政、司法机构都布置在今市南区域。

  1949年6月2日至1992年,以当时的市政府大楼为主体,在今市南区的沂水路、青岛路、太平路一带,布置全市性的政治、行政机构,形成全市政治行政中心。1992年,随着市南区东部开发启动,全市性的政治、行政机构开始从市南区的西部向东部转移。

  现在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等均坐落在香港中路附近。

  旅游中心区域

  青岛海滨风景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区。市南区海滨全部在风景区范围内,是整个青岛海滨风景区的主干部分。旅游景点近50个。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对青岛的山、海、岛十分欣赏,意欲辟为服务于欧洲侨民的旅游之地,而这些山、海、岛大部分在今市南区区辖内。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正式推出的胶澳青岛区总体规划中专门规划了别墅疗养区和海水浴场。对街道的分布、宽度和房屋的造型、高度、间隔、色彩等做了细致的筹划和安排。使市南区今天成为一幅带有浓郁欧陆风情的海上都市风景画廊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东部开发,使市南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得以开发,“海光、山色、洋城”,使市南区成为著名的旅游度假观光避暑胜地

  市南区城区特点是:中西部以中西合璧的古典建筑与现代化高楼大厦相映衬,构筑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海滨城市特色;东部随着青岛市东部开发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日渐显现出现代化国际城区的繁荣景象。

  从2003年开始,市南区政府着重发展旅游经济,用足用好区位、奥运和资源优势,突出都市风情和滨海旅游特色,建设以现代都市风光、奥运设施、商业文化和商务旅游为主的东部旅游购物风景区;以“红瓦绿树”、“欧陆风情”为主的中西部休闲娱乐风景区;以滨海步行道为主的滨海观光风景区,以此带动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行业的发展,尽快形成市南旅游品牌。

  青岛市范围内的旅游园区、名优建筑、名人故居等80%在市南区。

  主要标志性景观:栈桥、小青岛、五月的风;海滨名胜:青岛湾、天后宫、海军博物馆、汇泉湾、鲁迅公园、青岛海产博物馆、第一海水浴场、小鱼山公园、汇泉炮台遗址、第二海水浴场、太平角、湛山寺、浮山湾、滨海景观步行道等。园林花苑:中山公园、百花苑名人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动物园、植物园、观象山公园、信号山公园、青岛山公园等。

  著名建筑:胶澳总督府、胶澳总督楼、圣弥厄尔教堂、基督教堂、东海饭店、公主楼、花石楼、皇家观象台等。

  名人故居:康有为故居、沈从文故居、洪深故居、一多楼、老舍故居、梁实秋故居、王统照故居、萧军、萧红、舒群故居等。

  其它景观:青岛市博物馆、北朝石造像、革命烈士纪念馆。

  主要宾馆、酒店:丽晶大酒店、海天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饭店、汇泉王朝大酒店、海情大酒店、海景花园大酒店、泛海名人酒店、颐中皇冠假日酒店、佳信大酒店、东方饭店、黄海饭店、北海宾馆、华侨国际饭店、邮电宾馆、建银大酒店、青岛贵都大饭店、华侨饭店、远洋宾馆、维也纳大酒店、青岛大酒店等。

  主要餐厅:阳光佳日、小绍兴、海明威、青岛菜馆、春和楼饭店等。

  主要大型商店:青岛第一百盛有限公司、青岛国货集团、青岛华联商厦、海信广场、东泰永旺购物中心、青岛家乐福名达店、阳光百货、绮丽广场、大润发超市、发达商厦、海滨食品第一商场、工艺美术服务部、宏仁堂药材商店等。

  文化中心区域

  二十世纪初,青岛地区的商贸、城建、旅游、教育、对外交往逐渐兴旺,文化娱乐行业如剧院、影戏院、电影院、戏楼、图书馆、报社、文学社团、戏剧社团、美术社团、音乐社团也应运而生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繁华的今市南区范围。很多文化名人也纷至沓来,他们的足迹、故居为市南区网织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正是由于这些都市文化特色,使得青岛在二十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北方三个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1949年6月2日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迅猛发展的各项事业促使市南区的文化事业日新月异,着力营造的多姿多彩的沿海文化风景线和“海洋节”、“海之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已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和市南区的“城市名片”,对迎办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具有特殊作用。市南区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日渐充实,也增添了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市南区范围主要大型文化设施:五四广场、音乐广场、八大峡广场、湛山广场、老舍公园、汇泉广场、火车站广场等。

  影剧院有:红星影院、中国电影院、汇泉影院等。

  大型会堂有:青岛人民会堂、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青岛体育馆、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等。

  商贸中心区域

  市南区优越的环境对发展商贸特别有利。从历史到现在,一直被商贸界有识之士所青睐。目前有物流航运企业达到800余家,各类总部企业达到341家,市南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总部经济发展实践基地,现代服务业在半岛的聚集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南区商贸领域国有、集体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被打破,内外资、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实现了公平竞争。商业企业股份制改革、连锁经营、外资商业,促进了本区现代商业业态迅速发展,对全市有较大的影响。传统流通业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业态的现代流通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市南区东部已形成了以永旺、家乐福、大润发等几家在全市有影响的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为轴心的商业区。同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又赋予了青岛市的百年商业老街——中山路——“主城西部中心”、“市级商贸区”的主体功能。市南区商贸旅游产业集群获得全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金融中心区域

  青岛是山东重要的金融中心。市南区的香港中路、香港西路、山东路、福州路等周边区域是青岛市的金融中心区。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和保险、证券、信托、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均设在市南区。2004年,韩国新韩银行、恒安标准人寿等23家金融机构落户市南区,渣打、东亚银行代表处升级为分行,青岛市9家外资银行全部落户市南,民生银行青岛分行正式开业,国家开发银行代表处升级为分行,安邦财产、阳光财产、长城人寿3家保险公司相继入驻,全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76家。市南区金融组织体系健全,金融市场功能比较齐备,资金融通能力比较强大,金融业务辐射面广。举办2006中国青岛国际商务周,与“一行三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市经贸委签订了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协议,香港中路被市政府命名为青岛金融街。

  科技中心区域

  从1897年开始,西方科学技术如气象、海洋、海水养殖、医学、市政建设、建筑等方面在市南区范围应用,为青岛市多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1949年10月以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水产养殖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化学工业部化工劳动保护研究所、青岛海洋气象科学研究所等20多个科研机构相继在市南区落户。2004年,有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3项产品通过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请专利1056项,占全市的25%。

  2001年青岛市政府制定了发展软件产业的若干优惠政策后,设立了以市南区园和高新园两大实体园为中心的青岛市软件园。

  市南软件园坐落在青岛市南区范围内。自太平角六路以东、延吉路以南、青岛大学以西约10平方公里的区域为青岛市南软件园的政策区域。这一带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备。

  软件园实体区包括“多楼一区”:——“软件大厦”位于闽江路172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2001年4月29日开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入驻率迅速达到100%。其中包括用友、金蝶、北京泰利特、高校信息、新金安等知名企业;——“科技大厦”位于香港中路116号,总面积1万平方米。2002年4月开始启用;——“核心园区”位于青岛大学西侧,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在两年内规划建设成集生产研发、人才培育、企业孵化、技术交易、投资融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软件研发基地。2004年,软件产业基地一期主体工程竣工20万平方米,交付使用10.2万平方米。软件基地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拆迁安置工作。微软、IBM、海尔青大、海信信芯科技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纷纷入驻,全区软件企业达到220家,软件技工贸收入达到50亿元,增长92.3%,软件基地已投入使用的研发楼入驻率达100%,软件基地成为全国10个先进园区之一。“阳光大厦”、“世贸中心”、“时代广场”、“深业大厦”等楼宇中也有多家软件企业。

  根据“点上辐射、以点带面”的建园发展思路,市南软件园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民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优质服务为保障,按照“官助民办”运作模式,正在将软件园区逐步建设成为以软件研发和软件出口为主、信息技术服务为辅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政府网站】http://www.qdsn.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10-2975-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