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因临历山而得名。自西汉景帝4年(公元前153年)建历城县,沿革至1987年撤县设区,已有2100多年历史,素有“齐鲁首邑”之称。经多次区划调整,历城区现辖1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历城人文气息浓郁,洪家楼地区是济南最早吸取西方文明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有百年教堂、百年山大,“齐烟九点”之首的华山孤峰独秀,景色壮美,《鹊华秋色图》是历城风貌的传世之作。
历城智力资源密集,驻有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省农科院等各类高校、科研院所20多家,形成了东部大学科研聚集区。
历城区位优势明显,在济南城市发展框架中,历城拥有1个次中心和5个地区中心,已成为济南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城交通四通八达,紧邻遥墙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国省道纵横交错,轨道交通、石济客专、济青高铁等汇聚济南新东站,是华北链接华东、沿海通达内地的重要陆空交通枢纽。
【人口信息】
2022年,历城区常住人口1125400人。其中,山大路街道办事处51381人、洪家楼街道办事处26597人、东风街道办事处100549人、全福街道办事处75911人、华山街道办事处163460人、荷花路街道办事处24732人、王舍人街道办事处155901人、鲍山街道办事处100486人、郭店街道办事处47491人、唐冶街道办事处136641人、港沟街道办事处99026人、董家街道办事处36426人、彩石街道办事处57598人、唐王街道办事处49201人。历城区城镇化率88.74%。
【地形地貌】
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南部为山地丘陵带,中部为山前平原带,北部为临黄平原带。
低山 海拔500米~976.2米,地形坡度多在35°~60°,面积871.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67%。主要分布在柳埠街道、西营街道和港沟街道的南部地区,最高为西营街道梯子山,海拔976.2米,山地沟壑纵横复杂多变,形成了“三川十大峪”。低山、荒坡岭生长着生态林、自然灌木、草丛,岭坡梯田多为林地或干果林。
丘陵 海拔在200米~500米,地形坡度多在15°~35°,面积213.41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6.4%。主要分布在仲宫街道、柳埠街道、港沟街道和彩石街道北部一带,以坡麓沟谷梯田、阶地、沿河阶地居多。坡麓沟谷梯田地块大、土层厚,土质较肥沃,主要种植一年一作粮食作物或果树。阶地地势平缓开阔,土层较深厚,土质较肥沃,为山区的主要作物种植区。沿河阶地分布在诸河河道两侧,地块略大,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是粮、果、菜生产区。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坡度多在3‰~10‰,面积216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6.6%。分布在胶济铁路以北的王舍人、华山、郭店、董家、遥墙、唐王等街道一带,平原最低地为唐王街道韩官庄,海拔20米。小清河以南为冲洪积平原,小清河以北为黄河冲积平原,残留少量沙岗、沙丘、坑塘洼地及缓岗和古河道,夏季易积水,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20世纪80年代改种水稻后,自然面貌彻底改变,是历城主要农田所在地。
【气候特征】
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少雨,多西南、偏南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秋温高于春温;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多东北风。多年平均气温14.3℃,多年平均降水量665.7毫米。
【土地资源】
至2021年底,历城区区域面积1301.21平方千米,农用地89751.14公顷,建设用地30532.62公顷,未利用地9837.71公顷。耕地14209.70公顷,人均0.26亩。林地44644.50公顷。
【矿产资源】
全区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23种,占全市已发现矿产种类的51%,主要有铁、建筑石料灰岩、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辉长岩、冶金用白云岩、矿泉水、地热等。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区内中北部的郭店和王舍人街道;饰面用花岗岩,区内主要有“柳埠红”,分布在柳埠街道;饰面用辉长岩,商品名“济南青”,分布于华山街道;地热主要分布在王舍人、华山、遥墙3个街道;矿泉水遍布整个辖区;建筑石料用灰岩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
【水资源】
全区水资源为1.69亿立方米,是济南地下水的补给区,其中地表水可利用资源量517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7159万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
主要树种有14科,其中经济林主要为果树,有20个属、461个种、500余个栽培类型;草本经济作物有1个属、2个种、10个品种;草种有150余种。药用植物有60科、200多种。鱼类有13个目、20个科、41个种,水生物400余种。野生植物15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杜鹃、麻雀、啄木鸟、喜鹊、黄鼠狼、狐狸、獾和狼等。
【政府网站】http://www.liche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