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位置】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简称赣东北。介于北纬27°48′~29°42′,东经116°13′~118°29′之间。东西宽210千米,南北长194千米。东邻浙江省衢州市,北毗安徽省池州市及黄山市,南隔武夷山脉与福建省南平市接壤。省内与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抚州5市接壤。全市土地总面积22791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2342平方千米,丘陵区面积14436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6013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0.27%、63.34%和26.39%。
  【地势地貌】
  全市地貌以丘陵为主,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主要河流自东向西流入鄱阳湖。地形为南东高、北西低,山地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且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呈不同高度之带状分布于信江两侧,自北而南依次为鄣公山、怀玉山和武夷山,呈倒山字形排列。中部怀玉山脉呈北东东向蜿蜒于横峰—上饶一线,主峰灵山高达1496米,南北两侧广布丘陵,南侧信江流域为狭长的丘陵盆地,西部为广袤的鄱阳湖平原。中部为信江盆地,多为低山丘陵,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左右。
  【建制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分全国为36郡,境内设番县、余汗县,是为建立县级行政组织之始。东汉建安十五(210)年析豫章郡地设置鄱阳郡,始创境内郡级行政组织。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政区设置历经变动。古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为吴越楚之地。秦设郡县制时主属九江郡(今玉山、铅山县部分属会稽郡,婺源县属鄣郡)。汉属豫章郡(玉山、铅山县归属同秦,婺源改属丹阳郡)。三国吴至隋主属鄱阳郡(南朝陈曾改名吴州,隋开皇九年曾一度改名饶州)。唐时改郡为州,乾元元年(758)始设信州,其时市境主属饶、信两州(今婺源县部分属歙州,宋宣和三年歙州改为徽州)。宋时与唐朝同。元分属饶州路、信州路、徽州路及铅山州。明清时主属饶州府、广信府(婺源属徽州府)。1914年主要属豫章、浔阳道,婺源属芜湖道。1932年分属江西省第四、六行政区(婺源属安徽省第十行政区,1934年8月划归江西省)。1935年分属江西省第五、六行政区(1947年婺源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1949年5月分属赣东北行政区上饶、贵溪、鄱阳、乐平专区,9月赣东北行政区撤销,并上饶和贵溪专区为上饶专区,并鄱阳和乐平专区为浮梁专区,主属上饶、浮梁专区,1952年9月,上饶、浮梁两专区合并为上饶专区,1953年6月,景德镇划出上饶专区,升格为江西省直辖市。1971年4月23日,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7月,鹰潭划出上饶地区,改由省直接领导,并将贵溪、余江2县划鹰潭市管辖。同时,将乐平市划归景德镇市管辖。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改设上饶市,原县级上饶市改为信州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广丰县,设立上饶市广丰区,以原广丰县的行政区域为广丰区的行政区域。2019年6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撤销上饶县,设立上饶市广信区,以原上饶县的行政区域为广信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 县(市、区) | 
			街办 | 
			镇 | 
			乡 | 
			居民委员会 | 
			村民委员会 | 
			总人口 | 
			行政区划代码 | 
			邮政编码 | 
		
		
			| 全市合计 | 
			
			 20  | 
			
			 100  | 
			
			 86  | 
			
			 436  | 
			
			 2183  | 
			
			 7730866  | 
			
			 361100  | 
			
			 334600  | 
		
		
			| 其中市辖区 | 
			
			 6  | 
			
			 3  | 
			  | 
			
			 79  | 
			
			 46  | 
			
			 419627  | 
			
			 361101  | 
			
			 334600  | 
		
		
			| 
			 信州区  | 
			
			 6  | 
			
			 3  | 
			  | 
			
			 79  | 
			
			 46  | 
			
			 419627  | 
			
			 361102  | 
			
			 334000  | 
		
		
			| 
			 广丰区  | 
			
			 3  | 
			
			 16  | 
			
			 4  | 
			
			 59  | 
			
			 167  | 
			
			 951512  | 
			
			 361122  | 
			
			 334600  | 
		
		
			| 
			 广信区  | 
			
			 3  | 
			
			 11  | 
			
			 10  | 
			
			 35  | 
			
			 195  | 
			
			 759381  | 
			
			 361121  | 
			
			 334100  | 
		
		
			| 
			 玉山县  | 
			  2 | 
			
			 9  | 
			
			 6  | 
			
			 43  | 
			
			 195  | 
			
			 612203  | 
			
			 361123  | 
			
			 334700  | 
		
		
			| 
			 铅山县  | 
			  | 
			
			 7  | 
			
			 10  | 
			
			 16  | 
			
			 162  | 
			
			 481086  | 
			
			 361124  | 
			
			 334500  | 
		
		
			| 
			 横峰县  | 
			
			 1  | 
			
			 2  | 
			
			 6  | 
			
			 10  | 
			
			 63  | 
			
			 223816  | 
			
			 361125  | 
			
			 334300  | 
		
		
			| 
			 弋阳县  | 
			  1 | 
			
			 9  | 
			
			 5  | 
			
			 14  | 
			
			 126  | 
			
			 416525  | 
			
			 361126  | 
			
			 334400  | 
		
		
			| 
			 余干县  | 
			  | 
			
			 8  | 
			
			 12  | 
			
			 37  | 
			
			 323  | 
			
			 1060810  | 
			
			 361127  | 
			
			 335100  | 
		
		
			| 
			 鄱阳县  | 
			  | 
			
			 14  | 
			
			 15  | 
			
			 43  | 
			
			 527  | 
			
			 1594318  | 
			
			 361128  | 
			
			 333100  | 
		
		
			| 
			 万年县  | 
			  | 
			
			 6  | 
			
			 6  | 
			
			 23  | 
			
			 130  | 
			
			 421169  | 
			
			 361129  | 
			
			 335500  | 
		
		
			| 
			 婺源县  | 
			
			 1  | 
			
			 10  | 
			
			 6  | 
			
			 25  | 
			
			 172  | 
			
			 368101  | 
			
			 361130  | 
			
			 333200  | 
		
		
			| 
			 德兴市  | 
			   3  | 
			
			 5  | 
			
			 6  | 
			
			 52  | 
			
			 77  | 
			
			 333090  | 
			
			 361181  | 
			
			 334200  | 
		
	
  【气候概况】
  全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全年主要受大雾、雷暴大风、暴雨、高温、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各类气象灾害天气给全市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矿产资源】
  市内矿产资源丰富,市境位于皖浙赣闽相邻区多金属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金、银、铜、铅、锌、煤等各类矿产79种,查明资源储量48种。其中探明储量占省总储量50%以上的矿种有铜、钼、金、银、镍、铌、隔、萤石等20余种。各类矿床或矿点1000余处,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成型矿产地有382处,大型矿床43处,中型矿床64处,小型矿床285处,矿种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放射性矿产、燃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非金属矿产。已回收利用的有铜矿中的金、银、硫和铅锌矿中的银等。具有区位优势的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灰岩、煤、铅、锌、萤石、伴生硫、磷、蛇纹岩、膨润土等。具有潜在经济优势的矿产有钽、铌、冶金用白云岩、饰面用花岗岩、大理岩等矿产。
  【土地资源】
  境内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异规律明显。不仅有地带性土壤,也有非地带性的隐域土壤,还有人工水成土壤。经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黄棕壤、山地黄壤、山地黄红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土、炭质土、潮土、水稻土、草甸土(新积土)等11种。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总区域面积227.37万公顷。
  【生物资源】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乐园”。全市共有植物种类共计293科1127属2830种。其中,蕨类植物41科93属248种;苔藓植物68种157属276种;裸子植物7种20属28种;被子植物177种857属2278种(其中有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松等树种和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的华东黄杉、南方铁杉、白豆杉、连香树、花榈木、鹅掌楸、香果树等树种)。以怀玉山、武夷山为代表的林区所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20科、272属、629种、33个变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云豹、野猪、鬣羚、刺猬、穿山甲、猕猴、尖吻蝮、眼镜蛇、熊、棘胸蛙等等。境内有鸟类260多种,两栖爬行类近30种,哺乳类近8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60余种,其中不乏诸如蓝冠噪鹛、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等世界和中国特有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