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位于赣西北边陲,地处“吴头楚尾”,素有“花炮之乡、有机大县、百合故里”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辖9镇7乡1街道,181个村,25个居委会,33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万。万载交通便利,昌栗、铜万宜高速,G220、G320国道穿境而过,半小时可达宜春明月山机场、宜春高铁站。属丘陵山区县,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基本县情可谓“彩色、古色、红色、绿色”交相辉映。
彩色:万载花炮全国闻名、享誉世界,是中国四大花炮主产区之一,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生产历史,生产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首都国庆庆典等重要盛会都留下了万载花炮的璀璨光影。“万载花炮响,天下喜洋洋”早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世人交口称赞的美谈。作为传统富民产业,万载花炮共有4000多个规格品种,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产品畅销全国及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造了全县30%以上的财政收入,历史上为我们赢得过“富万载”的美誉。经过第五轮国标整改提升后,全县花炮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古色:万载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建县历史近1800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邑”。县内古迹众多,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个,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封地,保存有明代城隍古庙、清代文明古塔、田下古城街区及始建于清代的周家大屋等遗址。其中,万载古城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大规模、多姓氏古祠堂群,已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万载开口傩被誉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得胜鼓荣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千年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南唐尚书李征古,北宋文字学家徐铉、徐锴,元末明初史学家黄盅,清朝地理学家李荣陛等都是万载的杰出代表。近代以来,涌现了作曲家辛泸光、词学泰斗龙榆生等国内知名文化人士。
红色:万载是革命老区、红色故土,拥有深刻的“红色”印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中央红五分校、红旗报社等一批国宝级革命旧址。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曾长期驻扎万载仙源,时有“小莫斯科”之称。这里,先后诞生了兵团级、省军级领导干部16人,走出了杜平(中将)、王宗槐(中将)、张翼翔(中将)、谢胜坤(少将)、彭盛(少将)、罗章(少将)6位共和国将军,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5956名。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九十年的沧桑岁月,红色基因早已深深铸入了万载人民的灵魂。
绿色:绿色生态是万载最丰富的资源、最靓丽的名片。全县森林面积173万亩,森林覆盖率65.86%,整个万载犹如一座“天然氧吧”。境内有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4个,其中三十把自然风景保护区保存了近万亩原始森林,是赣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万载立足生态优势,坚持发展有机农业20余年,有机认证土地面积达46.2万亩,富硒土壤面积达715平方千米,富硒资源位列全市第二,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46个系列、100多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并出口美国、欧盟、日本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绿色富硒有机万载实至名归。
【政区沿革】
万载殷商时属吴,战国初公元前432年嘱越,公元前333年属楚。秦时归九江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像章郡,设建城县,万载为建城属地.西汉末年,改像章郡为九江郡,建城县改为多聚县,万载属多聚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豫章郡,复置建城县,万载仍归属建城。中平年间(184-189年),划建城县-部分地置上蔡县,万载属上蔡县地。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上蔡县属吴管辖。孙吴黄武年间(222-229年),从上蔡县.划出一部分地区设置阳乐县,县治设罗城,这是本县单独列为县级行政单位的开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阳乐县更名康乐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置洪州,康乐县并入建城县,求属洪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复郡,康乐仍属像童邵建城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置靖州,复设阳乐县,县治由罗城迁龙山F(今康乐镇)。武德七年,州名更迭,初为米州,后改筠州,阳乐隶属筠州武德八年,筠州并入洪州,阳乐并入高安,属洪州。
五代十国时期,高安属杨行密的吴政权管辖天裙年间(904-908年),吴王分高安的万载乡置万载场,属洪州杨吴顺义元年924年),分高安的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乡置万载县,仍属洪州,取万载乡的“万载”二字为县名。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分洪州复置筠州,万载隶筠州。
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将万载县归袁州管辖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万载县更名建城县,仍属袁州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万载县,隶属未变。
元世祖初年,万载县属袁州总管府(归湖南行省管辖)。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州为路,万载县隶袁州路,属江西行省。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万载县仍隶袁州府。
清代沿明制。
辛亥革命后,万载县属江西军政府管辖民国3年(1914年),全省划为四道,万载县属庐陵道。15年废道,各县直属省管辖21年划全省为13行政区,万载县属第八行政区管辖24年缩改全省为八行政区,万载县属第二二行政区管辖。
土地革命时账1927-1937年),万载县大部分地方为红色苏区.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属于湘鄂赣省管辖。
1949年7月16日(农历已丑六月二十一日),万载解放,7月21日成立县人民政府,万载县属袁州分区管辖1950年9月分区改专区)。1952年9月改属南昌专区,1959年I月又改属宜春专区,1968年2月至1985年底宜春专区改宜春地区,万载县属宜春地区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宜春地区,改设宜春市,万载县属宜春市。
【人口状况】
2022年末,户籍人口581184人(公安局提供),其中城镇人口252258人,乡村人口328926人。年末常住人口488403人,比上年末增加35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8266人。全年出生人口4667人,出生率为9.56‰;死亡人口4083人,死亡率为8.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
【地理气候】
万载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对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也较为有利。但也常出现-些不利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不利气候因素,如春季低温、阴雨,初夏小满寒、盛夏洪涝和干热风,夏秋干旱,秋季寒露风和烂秋天气以及冬季寒潮所带来的冰雪、霜冻天气等。万载县全年平均气温为16.9C~18.29C之间。一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79C~8.0C之间。7~8月为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6.5C~30.6C之间。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9C,是万载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出现在2003年8月2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0.6C。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春季回暖较迟,常有冷空气影响万载,造成平均气温低于10C,有的年份可降至5C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的初日平均为3月23日,最迟的年份为4月5日(1996年)。夏季气温高,时间长,7~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6.59C~30.6C之间。秋季时间较短,人秋后,随着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不断有冷空气影响万载,气温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一-般在20.0C~22.0C之间。冬季较寒冷,气温变幅较大,常有较强冷空气影响,带来降温、降雪和霜冻天气。
年平均降水量为1742.5毫米,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2002年达2353.3毫米,最少的1986年仅1321.2毫米。各地雨量分布不均,山区多于平原。呈北多南少的降水分布。降水的季节性差异较大,由于季风影响,4~6月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2%左右。最多的2002年6月降水量达587.5毫米,11.月至翌年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20%,其他月份占38%。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我县林草湿与国土三调对接融合后国土面积171778.3公顷,图斑个数229257个,林地面积118126.7公顷。按森林资源“一张图”地类分,乔木林面积64372.1公顷,竹林面积44487.3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4277公顷,其它灌木林面积112公顷,疏林地面积14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229.1公顷,未成林封育地面积7.7公顷,苗圃地面积71.6公顷,采伐迹地面积173.9公顷,火烧迹地面积227.3公顷,宜林地面积35.4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992.3公顷;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90355.3公顷,人工林面积25342.6公顷。全县森林面积(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113136.4公顷,活立木总蓄积7080396m3,其中林分蓄积4996090m3、散生木蓄积1849729m3、四旁树蓄积233896m3,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4314.2公顷,省级公益林面积8966公顷,Ⅰ级保护林地面积646公顷,Ⅱ级保护林地面积33113.6公顷,森林覆盖率65.86%,林木绿化率67.25%。
湿地资源
万载县8公顷以上的湿地69处,总面积为25258.53公顷,占万载县国土总面积的14.74%,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湿地2处计725.7公顷(即三十把和锦江水库);面积在8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湿地66处,面积为1799.5公顷,均为长年性淡水水域;万载县水稻田湿地计22733.33公顷。另万载县8公顷以下的水库86个,山塘1 8 3 8个,溪流154条。按湿地环境类型分:万载县天然湿地即河流湿地面积1561.8公顷;人工湿地面积23696.73公顷。
生物资源
万载县境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约92种,其中鸟类有白鹭、池鹭、罗纹鸭等;兽类有刺猬、猕猴、穿山甲等;爬行类有蝾蚖(四脚蛇)、眼镜蛇等;两栖类有青蛙、树蛙、中华蟾蜍等;万载县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木本植物约59科、800余种。森林植被基本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针阔混交林和矮林。阔叶树种主要有枫香、南红枣、木荷、拟赤扬、桤木、杨树以及槠树、椎栗、小叶栎、红栲等壳斗科树种;针叶树以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为主;主要经济树种有油茶、油桐、柑桔、板栗、杨梅、胡柚、葡萄等;主要药用植物有杜仲、厚朴、山茱萸、黄枝子、柴胡、山苍子、金银花、木瓜等。万载县共有珍稀古树、名木1766株,树种有27科32种,其中树龄100年以上胸径50厘米以上的1112株,主要分布在白良、三兴、罗城、高村、高城、仙源、黄茅、株潭、茭湖等乡镇。1998年5月被国家林业局选入《中国珍稀古树奇观》专刊的有3株,分别为白良乡歧里村一株黄檀树,白良村一株南酸枣和该村一株胸径达170厘米的苦槠树,为宜春地区胸径最大的经济树种之最。珍稀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罗汉松等;古树名木有古樟树、柏树、苦槠等;珍稀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苏铁、银杏、金钱松、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罗汉松、大叶冬青、杜仲等。
【政府网站】http://www.wanza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