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江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简介

不详  2023-09-01  上高县人民政府网

  上高,寓“天天向上、步步登高”之意,地处赣西北、省会南昌西部和宜春区划中心,经昌栗高速到南昌88公里,到省市行政中心、昌北和明月山机场及南昌、新余、宜春高铁站仅1小时车程。国土面积1350平方公里,人口38.2万,辖17个乡镇(场、街道)。

  历史·尚文

  千年古县,崇文重教。文化繁荣。公元184年始置上蔡县,距今有1830多年建县历史。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两千余件,历经宋元明三朝的蒙山古银矿遗址规模亚洲最大、世界第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农民摄影享誉全国,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外还有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一战”的上高会战遗址,举世罕见的尼众禅宗祖庭、唐朝佛教圣地九峰崇福寺。人才辈出。自唐至清有进士48人、举人125人,诞生了唐代诗人任涛、明监察御史王纲、清钦点榜眼郑秉恬、晚清外事活动家黄懋材、开国少将汪祖美等杰出人才。续擦亮“学在上高”教育品牌,现有省级重点学校2所,历年录取清华、北大73人,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均居省市前列,2022年高考全省理科第一、文科第二花落上高,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

  开放·尚商

  开放大县,诚信崇商。宜居宝地。全县森林覆盖率47.6%,赣江支流锦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2022年中心城区PM2.5年平均浓度28微克每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九峰林园避暑佳境,镜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氧吧,滨江湿地公园俯临江畔,城市新地标、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观老街隔江相望;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省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投资高地。坚持将营商环境作为立县之本、兴县之要, “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人文品牌远近闻名,“人人都是环境、个个都是形象”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营商环境测评多年全省领先,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首届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全省最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12次荣获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综合先进,是全省获评次数最多的两个县(市)之一。创业福地。历届班子持续更新优惠政策、坚决兑现招商承诺、注重加强人文关怀,一大批企业茁壮成长、一大批新上高人来了不想走,江西金利隆成长为橡胶履带行业国际标准制定者并即将上市,旺旺集团五度追加投资,全球最大运动鞋制造商台湾宝成集团华东总部迁驻上高,超威集团全资子公司年产值突破30亿元,众多台湾、浙江、广东和福建籍客商在上高置业安家,成为全省台商台企最多的县。

  勤劳·尚业

  产业强县,民生殷实。工业强县名扬内外。着力构建“2+3+N”工业发展体系,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首位产业裂变增长、高歌猛进,机械建材、绿色食品、纺织鞋业等主攻产业巩固提升、迭代升级,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多点突破、提速发展。绿色食品、纺织鞋业入选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三度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年产成品鞋能力达1亿双,是中部地区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4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8家,2022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479.3亿元,外贸出口总量多年位居省市前列。“赣中粮仓”美誉频传。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65.5万亩、5.1亿斤以上,“中科发早粳1号”双季早稻新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水稻科技小院全省唯一、全国十佳。特色农业亮点纷呈,依托硒资源占国土面积68.6%的自然禀赋,着力培育绿色富硒区域品牌、打造富硒蛋鸡农业首位产业,富硒蛋鸡规模居全省前列;万亩石菖蒲基地全国唯一,粉防己、黄精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列入江西地方标准;紫皮大蒜、蒙山猪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三辣”之乡、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022年荣获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一等奖,全省唯一入选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入选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首批省级富硒功能农业重点县。

  拼搏·尚进

  潜力无限,奋进百强。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奋力书写“对接宜春中心城,争创中部百强县”上高新篇章。工业转型、项目井喷。李子园食品、富祥药业、迪赛诺医药、康隆达科技、长信化学、鞍重股份等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顺利落地或增资扩产,首位产业呈爆发性增长态势。抢抓历史性机遇,顺利推动总投资270亿元的江西赣能上高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和国家煤储基地两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落户,为上高从传统工业县向现代化能源管理综合示范县迈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面开展“开放提升、引强攻坚”大会战和“开放引强‘百日百亿’攻坚战”活动,2022年签约引进客商投资项目45个、总投资46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个、20亿以上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1个;引进省外资金107亿元、增长9.6%;引进千万美元外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入选省市大中型项目92个、总投资221.3亿元。环境优化、服务提升。狠抓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出台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30条及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重大项目“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1+3”强攻工业全流程扶持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县400余家企业、79个重点责任单位的监督服务保障平台,常态化开展政企圆桌会、企业家活动日、营商环境体验员、企业特派员大走访、“一次进门、联合体检”、“双百”评政务环境等活动,企业满意度稳步提升,获评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县。高新园区、全省一流。持续推动镜山片区“退二进三”、黄金堆片区提档升级、五里岭片区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一园三区”。全面启动扩区调区,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66.67公顷扩大至836.63公顷,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扩大到1496.13公顷。着力提升园区发展环境、服务品质,标准厂房拎包入驻,“邻里中心”服务便捷,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投入运行,获评首批省级化工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2年完成生产总值284.2亿元,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亿元,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比、进位,2020、2021年度连续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先进县。

  【地理气候】

  上高县地处11428′——11510′E,2802′—2825′N之间,东西最大长度68KM,南北最大宽度45KM,全县总面积1350.25KM2。

  年平均气温为17.6℃,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5℃,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9.1℃;极端最高气温为40.8℃,极端最低气温为-10.0℃;3月下旬进入春季,5月下旬后期进入夏季,9月下旬进入秋季,11月下旬进入冬季。一般11月下旬进入冬季。一般11月下旬开始出现初霜,2月底终霜,平均无霜期达276天。初雪平均日期在12月下旬,终雪平均日期为2月底,年平均降雪日为7天。

  年平均降水量为1718.4mm,4—6月平均降水量为763.6mm,占年降水量的44%;受季风影响,上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增多,下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减少;6月份降水量最多,平均为277mm;12月降水量最少,平均为49mm。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8.2小时;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43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70小时。

  根据气候特点,县内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季低温有雨,洪涝,夏季高温、伏秋干旱、大风冰雹、寒露风、冬季寒潮、冻害、雷电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上高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冬夏季长,冬季冷而夏季热,春季湿而秋季干,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

  【土地资源】 据1986年县土管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县土地面积约13.5万公顷。上高县地处中亚热带湘赣丘陵区中部,土地资源具有多种特征:一是全县有岩石裸露山地约4260公顷(约占全县土地面积3.1%);二是水域面积0.71万公顷(约占全县土地面积5.3%);三是林地面积约6.03万公顷(约占全县土地面积44.67%);四是耕地面积约2.7万公顷(约占全县土地面积19.9%);五是其他用地(包括居民点及矿山用地约1026.7公顷,交通用地约586.7公顷,牧草地1万公顷,园地2166.7公顷)和没有被利用的土地共2.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19.28%)。

  【水资源】 县境内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降雨。1986~2005年总降雨量34668.7毫米,年平均1733.4毫米,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年降雨多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雨量50%。根据水文部门按径流深等直线图计算,全县平水年总水量约11.3亿立方米。锦江年径流量25.6亿立方米。全县地表水按相应频率50%计算,年径流总量11.7亿立方米,地下水按均匀布井法和模数法计算,流量9.9立方米/秒,按频率50%计算,年径流量为3.1亿立方米。据勘测,全县水力资源可开发的蕴藏量10252千瓦,以新界埠乡水力资源最为丰富。

  【矿藏资源】 金属矿藏有铁(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硫铁矿、磷铁矿)、铜、铅(铅锌)、锌、钨、钴(钴铁矿)、锡、镁、镍、银等。

  赤铁矿  县内赤铁矿有8个矿点,主要分布在七宝山、铁子岭、铜鼓岭、宝丰山等地,总探明储量达2350万吨。七宝山赤铁矿位于天山脚下石门岭,矿区长320米、宽310米,平均厚度30.89米,深约100米,探明储量达2250万吨,矿石品位42.92%。铁子岭赤铁矿位于新界埠乡桥子头村民小组,矿区长250米、宽45米,探明储量42万吨,矿石品位45%左右。铜鼓岭赤铁矿位于上甘山林场铜鼓岭分场,矿区长170米、宽40米、深20米,探明储量61万吨。

  褐铁矿  县内主要有4处:七宝山、三碗饭、龙山上、江家山。七宝山褐铁矿是江西省六大矿山之一,储量440万吨,品位42.92%;三碗饭褐铁矿位于翰堂镇境内,储量1800吨;龙山上褐铁矿位于锦江镇境内,储量约500吨;江家山褐铁矿位于锦江镇境内,储量约400吨。

  黄铁矿  主要有马湖黄铁矿,位于南港镇境内,储量约150万吨。

  铜矿  县内铜矿有3处:下坑里、下嘴龙、太子壁。下坑里、下嘴龙、太子壁铜矿位于蒙山林场,储量共达9000万吨。

  铅锌矿  分布在七宝山和蒙山,矿藏量约1700万吨。

  钴矿  分布在七宝山,是江西至今仅知的原生钴矿,保有含量占全省钴矿保有量72.3%。

  钴铁矿  主要分布在七宝山、铜鼓岭、铁子岭、燕子窝等地。七宝山钴铁矿区储量69.5万吨,品位45.79%,属开采矿区;铜鼓岭钴铁矿区储量15.98万吨,品位39.5%,属停采矿区;铁子岭钴铁矿区储量39.3万吨,品位41.75%,属开采矿区;燕子窝钴铁矿区,储量371.2万吨,品位33.42%,属未利用矿区。

  钴铅锌矿  主要分布在七宝山,属伴生矿,品位29.77%,储量328.6万吨,属开采矿区。

  钴铁锌矿  主要分布在七宝山,属伴生矿、中型矿区,品位1.48%,储量15853吨,属开采矿区。

  另外,七宝山还有硫铁矿、磷铁矿,蒙山太子壁的锡、钨多金属矿和银矿储量也很丰富,历史上曾多次开采。

  非金属矿藏方面,初步勘探上高境内主要有大理石、熔剂灰岩、白云岩、水泥灰岩、花岗岩、硅灰石、水泥粘土、萤石、瓷土、石灰石、石英石、红石、煤及珠明料等。

  大理石  上高大理石资源丰富,花色品种多、质量好、储量大,分布在蒙山乡的乌老山、猪头山,蒙山林场的长坑、渔坑,翰堂镇的钊田,芦洲乡的陈家和章江7个地方,总储量26729.5万立方米。主要品种有汉白玉、雪花白、鸭蛋青、玫瑰红、浅红奶油、浅灰、晶灰、深灰、云灰、灰奶油、黑白花、全黑、猪肝色等10余种。

  花岗岩  主要分布在蒙山林场渔坑、长坑,蒙山乌老山等地,储量约1470万立方米。主要品种有浅灰、灰白、肉花、浅红、灰紫、黄褐、浅绿、豆绿8种。其矿大多裸露地表,品位高质量好,易开采。已开采蒙山林场渔坑、长坑、蒙山乌老山等。

  石灰石  矿体呈露天状,遍布全县70%以上的丘陵山地,储量约199.4亿吨,居江西省首位,主要矿区有太阳垴、末山、塘富、大泉窟等。

  硅灰石  硅灰石是工业原料,用作工业添加剂,可以提高产品内在质量,还可节能20%以上。广泛应用于冶金、陶瓷、化工、橡胶、涂料、水泥、玻璃等行业。主要分布在蒙山一带,储量约135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上高硅灰石的断面呈针状、束状;三氧化铁含量在0.3%以下,属低铁质硅灰石,氧化钙、二氧化硅总含量在93%以上,属国家一级品。现在开采的硅灰石矿区有蒙山林场月光山矿区、大窝里矿区、鸭婆坑矿区等。

  瓷土  主要分布在蒙山、南港、新界埠、野市等乡镇。其中南港镇的镁质粘土和野市乡的耐火砂是较好的耐火原料,新界埠乡堆峰村的珠明料(又名釉矿)是景德镇青花瓷的主要原料。

  熔剂灰岩和白云岩  主要分布在太阳垴、葫芦山、蒙山乡肖坊村。其矿层稳定构造简单,矿藏规模大,质量好,是冶金业的辅助原料,开发前景好,储量约6.4亿吨。

  水泥灰岩矿  主要分布在塔下乡天山、塘富村,储量约15亿吨,其开采远景好、规模大。

  红石  主要分布在泗溪、田心、野市等乡镇,储量800余万立方米。

  煤矿  全县煤矿资源点较多,除徐家渡镇没有煤矿外,各乡镇场均有。尤以南港、蒙山、芦洲、野市、泗溪等地较多。上高煤矿虽然分布较广,但多属鸡窝煤,埋藏深,不易开采。历史上曾在南港梅沙、上梅、敖山黄金堆、芦洲江口、新界埠城陂、田心茶亭岭、湖境等地开采,但都因困难开采而停止。

  【植物资源】  全县植物有49科,114种,其中优势植物有壳头科、樟科、杉科、松科、柏科、山茶科、蔷薇科、豆科、金缕梅科、大戟科、杜鹃科类等,其次是木兰科、樨科和槭科。有三类列为国家保护珍贵树种。

  一类珍贵树种有银杏,为乡土树种,在南港镇小坪村、蒙山镇钧石塘村、锦江镇南源村、田心镇湖境村、新界埠镇堆峰村等地有老树生长,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995-1996年从广西桂林引种20万株银杏苗,分别栽培在泗溪、敖山、敖阳、锦江、徐家渡、芦洲、墨山、田心等乡镇的320国道两旁,当时形成百里银杏树带。银杏树只在黄金堆路段还有少量残存。

  二类珍贵树种有伯乐树、香果树,均为乡土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伯乐树分布在蒙山林场白云峰,香果树分布在蒙山、末山、九峰一带。

  三类珍贵树种有楠木、青钱柳、花榈木、紫茎、樟树、天竺桂、罗汉松、樟叶槭,均为乡土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楠木在蒙山林场、九峰林场分布,罗汉松在蒙山镇陷里、楼下村等分布,樟叶槭生长在九峰林场境内,其他树种分布在县内各低山丘陵或房前屋后。

  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油茶、马尾松、湿地松、南酸枣、檫木、樟木、木荷、枫香、黄檀木、花榈木、水杉、千年桐、苦楮、栎树、香椿、枫杨、柏木、油桐、女贞、桂花、池杉、旱柳、板栗、枇杷、桃树、梨树、李树、枣树、柑橘、柚树、橙树、杨梅、柿树等。此外,还有柳杉、垂柳、豆梨、棕榈、桑树、盐肤木、槐树、刺槐、漆树、樱桃树、石榴树等。1986年后引进池杉、水杉、黑杨、桤木,在上高栽种成功。

  主要藤本、灌丛类有山苍子、山姜、梅桐、山胡椒、午姆瓜、紫藤、紫玉兰、野山楂、玫瑰、五加、油茶树、猕猴桃、野葡萄、细叶黄杨、月季花、茶叶树、木半夏、杜鹃、无花果、米饭花、乌饭树、茉莉花、金银花、铁凉伞、臭牡丹、枸杞、野枇杷、钩藤、茅栗、土茯苓、红孩儿、糯米条、狗骨柴、六月雪、阔叶十大功劳等。

  主要竹类有毛竹、方竹、紫竹、楠竹、苦竹、桂竹、淡竹、面条竹、丛竹、笋用竹(主要品种有高竹、青竹、雷竹和哺鸡竹等)。

  水生植物主要有茭笋、莲藕、红棱角、野菱、鸡头莲、水浮萍、水葫芦等。

  药材资源  上高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各类中草药生长。境内有中草药320余种。

  根茎类  有贯众、骨碎补、三白草、何首乌、野荞麦、青木鱼、乌头、威灵仙、白芍、前胡、苦参、地榆、京大戟、乌荷、小黄连刺、十大功劳、南天竹、夏天无、商陆、仙茅、累天三亡、粉防己、白荷子、徐长卿、柳叶白前、合掌消、轮叶沙参、杏叶沙参、四叶参、丹参、茜草、百两金、条叶龙胆、天花粉、大蓟、一枝黄花、水芦根、土茯苓、玉竹、多花黄精、川芎、白芷、玄参、白术、浙贝母、百合、柳叶牛膝、延胡索、藕节、土党参、桔梗、内红肖、猕猴桃、牛尾菜、万年青、天葵、七叶一枝花、麦门冬、天门冬、韭白、野生姜、魔芋、半夏、石菖蒲、薯莨、黄药子、草薢、附干、鸢尾、香附、白芨。

  果实种子类  有白果、陈皮、芫荽子、白扁豆、石榴皮、急性子、决明子、竹叶椒、青葙子、猪牙皂、乌梅、牛蒡子、山楂子、金樱子、覆盆子、桃仁、澄茄子、蓖麻子、丝瓜络、枳棋子、喜事果、黑茄子、牵牛子、棉蒂、香椿子、栀子、女贞子、苍耳子、枳壳、无花果、莱菔子、木瓜。

  花叶全草类  有凤尾伸根草、卷柏、节节草、铁线蕨、野鸡尾、薄荷、石苇、庐山石苇、江南星蕨、侧柏、紫苏、鱼腥草、杠板归、草珊瑚、杜衡、积雪草、天湖、槐花、合萌、翻白草、穿心莲、仙鹤草、铁苋菜、淫羊藿、瓜子金、木芙蓉花、荆芥、了哥王、紫花地丁、长萼槿莱、马齿苋、元宝草、菊花、半边莲、益母草、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大青叶、马鞭草、紫金牛、土茵陈、龙葵、洋金花、鸡冠花、金银花、陆英、肺形草、车前草、白花败酱草、茵陈、旋霞花、金沸草、鹅不食草、青蒿、艾叶、旱莲草、千里光、野菊花、稀莶草、圆梗泽兰、淡竹叶、木槿花、枇杷叶、谷精草、香茹草、白花茵陈、石香茹、香茹、六月雪、虎刺。

  树皮类  有桑树、厚朴、苦楝皮、五加皮、地骨皮、合欢皮、丹皮、黄柏、杜仲。

  藤木、树脂类  有鸡血藤、川木通、大血藤、樟树、枫香树、榭寄生、钩藤、经石藤。

  菌藻类  有五倍子、银耳。

  动物类  有鸡内金、凤凰衣、穿山甲、水牛角、牛胆汁、猪胆汁、狗肾、血余、紫河车、生月沙、蜂刺。

  其他  有蝉蜕、蜂蜡、蜂蜜、夜明沙、螃蟹、蟾酥、僵蚕、蚕沙、蜈蚣、蛇蜕、蛇胆、龟板、鳖甲、龟胶、斑毛虫、水蛭、桑螵蛸。

  【动物资源】  主要是有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

  1989年7月,按照宜春地区林业局统一部署,县林业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调查显示,上高县有野生动物43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24种,在鸟类中有陆栖鸟类18种,水栖鸟类6种,两栖爬行类11种。1986-2005年纳入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1种,分别是穿山甲、小灵猫、黄嘴白鹭、鸳鸯、其他鹰类、白鹇、白冠长尾雉、草鸮、锦鸡、花田鸡、虎纹蛙。除白鹇、白冠长尾雉、锦鸡分布在蒙山、九峰、田心、上甘山外,其他的动物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兽类  有黄麂、花面狸、华南兔、普通伏翼、黄鼬、小家鼠、黑线姬鼠、田鼠、野猪、黄鼠狼。

  1963年后发现有穿山甲、果子狸、豺、豪猪、狗獾、水獭、小灵猫、金猫、云豹、獐、中华竹鼠、冬茅老鼠、黑家鼠、黄毛鼠。

  禽类  其中陆栖鸟类18种,具体有领角鸮、草鸮、山斑鸠、炎斑鸠、白颈鸦、灰胸竹鸡、环颈雉、白颈长尾雉、画眉、八哥、灰背燕尾、厌喜鹊、灰头啄木鸟、白腰文鸟、青菜鸟、撇雀、麻雀、家燕。其中家燕、厌喜鹊属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水栖鸟类6种,具体为普通翠鸟、蓝翡翠、白鹭、麻背白鹭、斑鱼狗、野鸭。

  1963年后发现有苍鹰、普通鹭、白鹇、大杜鹃、寿带鸟、雁、白胸翡翠、草鹭、绿鹭等。

  两栖爬行类  有眼镜蛇、银环蛇、王锦蛇、灰鼠蛇、乌梢蛇、火赤链蛇、中国水蛇、蝾螈、中华蟾蜍、懒狗、青蛙。

  县林业局1992年9月蛇类资源调查,全县有蛇类品种13个。其中有毒蛇5种,分别是眼镜蛇、银环蛇、蝮蛇、青竹蛇、百步王。无毒蛇有8种,其中常见于山上的有6种,分别为火赤链蛇、菜花蛇、水律蛇、黄金条蛇、乌梢蛇、两头蛇。栖息在水中的有泥蛇、水蛇。发现的蛇总量约13万至17万条,其中水蛇4.6万至6万条、黄金条2.3万至3.1万条、银环蛇1万至1.2万条、泥蛇1.9万至2.5万条、菜花蛇2.3万至3.1万条、眼镜蛇1万至1.2万条。眼镜蛇、银环蛇属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63年后发现的竹叶青蛇、蟒蛇、刺胸蛙(石拐)、树蛙已基本灭绝。

  昆虫类  有蜻蜓、纺织娘、蟋蟀、蝼蛄(土狗子)、蝴蝶、桑天牛、星天牛、金龟子、象鼻虫、吉丁虫、椿象、胡蜂、中华蜂、蝉、蜘蛛、松毛虫、竹蝗、茶毛虫、蝎子、百足、蜈蚣、大雨虫(马陆)等。

  水生类  上高县传统鱼类品种较多,1990年水产资源调查常见的有44种:青、草、鲢、鳙、鲤、鲫、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银鳃、鲶鱼、鳊鱼、鳤鱼、餐条、刺鳃、斑鳜、大眼鳜、八须鲶、乌鳢、中华鳑魮、圆尾斗鱼、泥鳅、花鳅、黄沙鳅、刺鳅、黄鳝、鳗鲡、蛇鮈、圆口铜鱼、麦穗鱼、花鱼骨、化腺、翘嘴红鮈、蒙古红、红鳍白、短体问爬岩鳅、魿鱼、赤眼鳟、彩色鲋、逆鱼、马口鱼、黄颡鱼、银飘鱼、三角鲂、鳅鮀。

  其他水生动物有鳖、龟、虾、褶纹冠蚌、三角帆蚌、池蝶蚌、螺、蛙等。

  品种及分布  据县林业部门外业实地调查换算,野生动物数量均值为42285只,其中兽纲2716只,鸟纲35883只,两栖爬行类3686只。

  野生动物优势品种有28种,其中兽纲4种,鸟纲15种,两栖爬行类8种。各乡镇(场)都有分布。

  野生动物珍稀品种(上高逐渐稀少的保护动物或非保护动物)14种。其中,兽纲3种:黄麂、花面狸、黄鼬;鸟纲8种:领角鸮、草鸮、白颈鸦、灰胸竹鸡、画眉、灰头啄木鸟、蓝翡翠、斑点狗;两栖爬行类2种:银环蛇、火赤链蛇。

  黄麂、灰胸竹鸡、画眉主要分布在末山、蒙山残存次生林中。斑鱼狗主要分布在泗溪、锦江水域。其他品种全县各地偶有分布,但数量不多。

  【政府网站】http://www.shanggao.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02-3196-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