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江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简介

不详  2023-08-31  会昌县人民政府网

  会昌古称九州镇,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县,至今1037年历史。地处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为赣粤闽“三省通衢”,区位优势明显。全县人口53万,国土面积27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69个村(居)委会。会昌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会昌有以下四张名片。

  第一张名片,红色故地。会昌是中央苏区南大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政权组织最全的县,有留守中央苏区驻地、粤赣省委、会寻安中心县委;八一南昌起义后的第一场大胜仗——会昌山战斗,中央苏区最后一场战斗——天门嶂战斗,均在这里发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7位开国元帅曾在此生活战斗过。1932年6月至1933年3月,邓小平先后担任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会昌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当年有7.72万人支前作战,3.86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7704名,无名烈士3万余名;宋玉琳、陈士法为共和国开国少将,其中宋玉琳参加了抗美援朝金城战役,率部歼敌伪首都师“白虎团”,后来拍摄的电影《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原型就是宋玉琳。

  第二张名片,风景秀地。1934年7月23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写下了激情澎湃的千古名篇《清平乐会昌》,盛赞会昌“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县城“三江(绵江、湘江、贡江)六岸”、“一山(会昌山)雄踞”,全县河流319条,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84%,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负氧离子含量高;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景区汉仙岩,国家水利风景区汉仙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羊角水堡被列入国家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有日自涌量2678立方米的优质温泉。会昌还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第三张名片,资源富地。会昌是全国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县份之一。地下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为全国平均值的18倍,目前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高岭土、铜、稀土、石灰石等30多种,其中锡金属储量54万吨;岩盐储量达19亿吨,列江西省第二;萤石矿263万吨;石灰岩总储量在10亿吨以上。锡、盐、萤石矿储量均为赣南第一。

  第四张名片,客家属地。会昌是客家人集中聚居县。95%以上人口均为客家人。“崇先报本、热情好客、吃苦耐劳、和衷共济”的客家人精神在这里得到传承发扬。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多得到保存沿袭,有民间灯彩(龙灯、马灯、狮灯、香火龙等)、民间舞蹈(花鼓)、民间演艺(木偶戏、帐子戏等)、踩鼓、山歌,赣南(会昌)匾额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赖公庙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赖公庙会(菩萨出街)还辐射至本省的宁都、瑞金、兴国、于都、寻乌、安远等县,甚至远达福建和广东部分地区。

  近年来,会昌荣获“中国米粉之乡”“中国桔柚之乡”“中国宜居宜业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江西省第二届最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等荣誉称号。

  【区位交通】

  会昌县位于赣州市东南部,东南邻福建武平,南接寻乌,西南毗安远,西北连于都,东北交瑞金。地跨北纬25°29′~25°55′,东径115°29′~116°02′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85千米。辖19个乡镇,26个居委会,243个行政村。总面积2722.18平方千米,人口50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源头之一,是海西经济区的腹地,同时还享受中部崛起和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区位优势明显;会昌有二条高速公路(赣瑞高速、济广高速)、二条国道(323国道、206国道)、二条铁路(赣龙铁路、规划的鹰(潭)瑞(金)汕(头)铁路)穿越全境东西、南北方向,另有会武线(会昌至福建武平)、省道会杉线、周版线(会昌周田至安远县版石)构成境内主要交通干线。我县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县内路网纵横,交通便利,交通优势日益显现。

  【气候条件】

  会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温润气候区,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足,日照充裕光能佳,雨水不均易旱涝,四季分明差异大。由于距海洋较近,加之地形作用,一般是春早多阴雨,夏热无酷暑,秋爽少降水,冬长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3摄氏度,一月份平均气温8.3摄氏度,七月份平均气温28.7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6.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9.5摄氏度;≥10摄氏度积温6079摄氏度;平均无霜280天,平均年降雨量1624毫米,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尤在4-6月降雨集中,平均可达752.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48.4%,常引起洪涝灾害,而7-9月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88.1毫米,仅占全年总量的24%,加之蒸发量又大于降雨量253.5毫米,常发生干旱。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低温、夏季洪涝、干旱以及秋季“寒露风”。

  【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稳中有进。202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4.08亿元,增长5.2%;财政总收入15.75亿元,同口径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8亿元,同口径增长6.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5亿元,增长5.7%;实际利用外资213万美元,增长508.5%;本外币存款余额239亿元、贷款余额218亿元,分别增长14%、13.7%;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99元,分别增长6.2%、9.4%。

  产业支撑更加有力。工业蓄势待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利润15.4亿元,分别增长10.2%、12.7%,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3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1家,税收过亿元企业达到2家,工业用电量增速、税收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氟盐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受限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松辉氟新材料、福默斯新材料等10个项目加快推进,昌峰新材料、中氟二期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首位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放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3.5亿元,增长37.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0.9%。农业提质增效,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34亿斤;脐橙、桔柚种植面积达22万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出栏肉牛6.12万头,出栏生猪55.6万头,获评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以“会昌独好”为标志的现代富硒农业初具规模,打造千亩以上基地6个、百亩以上基地67个,取得富硒产品认证42个,成功创建国家贝贝小南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小密乡入选2022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三产稳步发展,风景独好园业态更加丰富,小密花乡国家4A级景区复核工作顺利完成,西北街戏剧小镇即将开业运营,洞头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洞头畲族村入选首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非遗旅游小镇名录及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会昌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供销·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园投入运营。

  【政府网站】http://www.huichang.gov.cn/

  【矿产资源】

  1929年以来,经过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在会昌县境内找到了十一大类三十四种矿产,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7处,矿化点四十多处。其中矿产有:铁矿、锰矿、铜矿、铅矿、锌矿、钨矿、锡矿、钼矿、锑矿、金矿、银矿、铋矿、钽铌矿、离子型稀土、铀矿、石灰岩、萤石、粘土、硅石、玄武岩、水晶、无烟煤、硫铁矿、岩盐、重晶石、石膏、高岭土、石材、矿泉水、磷矿、磁铁矿、油页岩、温泉、钾长石。

  一、会昌县矿产资源及分布

  根据矿产资源分类原则,可分为:

  (1)黑色金属矿产

  铁矿:主要分布在站塘乡境内,为混合岩风化型铁砂,永隆、中村也有零星分布。

  锰矿:主要分布在白鹅、西江、周田、小密境内,主要为风化壳铁帽型。

  (2)有色金属矿产

  铜矿:主要分布于中村乡的红山、牛牯远、劲松岭、赋坑。该矿床为爆破角砾岩型。文武坝、站塘乡有少量产出,白鹅钨矿矿体,现在已作为主要矿种开采,会昌锡矿矿体中含铜量较高,可供回收及综合利用。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西江石门、周田大坑。

  钨矿:主要分布在白鹅、中村、永隆、小密、周田。

  锡矿:主要分布在周田凤凰山、淘锡坝,清溪乡岩背、苦竹岽等地,在其方园十公里境内有较强矿化点分布,现正在开展进一步的地质调查工作。

  铋钼矿:主要分布在中村凉山、白鹅。

  锑矿:主要在小密龙灯山。

  (3)贵金属矿产

  金矿:主要有文武坝、门岭、长岭、小密的金异常区。

  银矿:小密半迳矿点、白鹅钨矿体付矿物。

  (4)稀有金属矿产

  钽铌矿:主要分布在凤凰岽、清溪。

  (5)稀土金属矿产

  会昌稀土矿产属离子吸附型风化壳矿床,以轻稀土为主,主要分布在珠兰、凤凰岽、文武坝、富城、洞头、永隆、高排、西江、白鹅。

  (6)放射性矿产

  铀矿:分布在文武坝、中村、洞头。

  (7)建材冶金辅助原料矿产

  石灰石:主要分布在西江、小密、庄口、白鹅、庄埠也有出露。

  萤石:主要分布在文武坝、筠门岭,周田、永隆、小密、晓龙、富城也有部分产出。

  铸型粘土:西江湾头有部分产出。

  硅石:主要分布在白鹅钨矿矿体中,筠门岭、洞头、富城、永隆、小密以石英脉形式产出。

  (8)燃料矿产

  无烟煤:小密、西江,庄埠、白鹅也有少量产出。

  (9)化工原料及非金属矿产

  黄铁矿:长岭上郭、富城上阳。

  岩盐:周田。

  重晶石:西江坝子。

  钾长石:小密孕龙、清溪、长岭、凤凰岽、洞头。

  白云石:白鹅狮子。

  方解石:小密万石坑、西江石门。

  石膏:筠门岭竹村。

  高岭土:凤凰岽、永隆、右水、小密。

  铸石原料:主要为岩棉原料玄武岩,产于站塘乡、文武坝。

  水晶:洞头、清溪有少量产出。

  高铝粘土矿:产于周田光头山一带。

  饰面石材:主要为花岗岩、流纹岩、辉绿岩,产于筠门岭、长岭、清溪、富城等乡镇。

  (10)地下热水、矿泉水

  温泉:产于筠门岭热水塘

  矿泉水:产于县城岚山岭、右水、白鹅。

  (会昌县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表)表1

  二、会昌县主要矿床情况

  (一)大型矿床

  1、岩盐

  该矿床为探明大型岩盐矿床,位于会昌县周田镇盆地,地下岩盐储量大,达D级12亿吨(氯化钠储量),截止2002年末,氯化钠储量为9.4亿吨。含氯化钠品位52.9%,杂质少,有害元素微量,不但是人畜食用优质盐,也是优质化工原料。

  2、锡矿(大、中、小型俱全)

  (1)岩背锡矿:

  经探明,该矿为会昌县一大型锡矿床,该矿的特点是储量大,埋藏浅,品位高,是一全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品位高、易采、易选的锡矿床,该矿体呈透镜状,长450米、宽250米,锡平均品位为0.886%,累计探明锡金属量为10.1万吨,伴生矿有铜、硫、铁、银,可共综合回收利用。

  (2)凤凰山锡矿

  该矿床位于岩背锡矿北端约10公里处的凤凰山,属周田镇管辖,矿体呈带状、巢状,分支复合,该矿已作地质详查工作,探明锡金属储量为7227吨。

  (3)淘锡坝锡矿

  该矿床位于凤凰山锡矿北端约1公里处,坐落于雷公坝水库上游,经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探明,该矿体锡金属储量已达5528.25吨。

  (4)苦竹岽锡矿

  该矿体位于岩背锡矿西北边,距会昌锡矿所在地约3.5公里,交通极不方便,经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进行地质调查勘探,已探明锡金属储量为3627.69吨,平均矿石品位为0.60%。

  3、钽铌矿

  该矿位于会昌县凤凰岽乡旱叫山,是会昌县已探明的大型矿山之一,矿床属花岗岩风化壳型。旱叫山钽铌矿区距会昌县城所在地约3.5公里,有乡级公路直通矿区,工业用水用电充沛。风化壳面积为2.8平方公里,平均厚度8米,铌金属储量为5964吨,品位为2.9/万,钽钓金属储量为2152吨,平均品位为1.1/万,铌钽比为:1.2——3.7。副矿物主要有高岭土、钾长石、钠长石、锆英石、磷钇矿、独居石,开采时可回收综合利用,特别是其中高岭土,量大、质优,是制瓷优质材料。该矿地质工作详细、资料齐全,开采条件好,综合利用率高。

  4、石灰岩

  石灰岩矿是会昌主要非金属矿产,分布在西江的猫子寨、石门、小石门;庄口的石灰山、白鹅的狮子岩、小密的万石坑。全县储量超过百亿吨。会昌石灰石矿主要产于石炭系的船山、黄龙组,石灰石质量纯正、夹层少,全部裸露地表,易地开采,是制石灰、水泥、电石等的好资源。

  (二)中型矿床

  1、萤石矿(中、小型)

  萤石是会昌优势矿产之一,主要产于文武坝镇的瑞——会萤石矿和筠门岭萤石矿体,除此外,98年中旬,县地矿局通过地质调查,发现了永隆佛岭下和杉窝两个矿点和小密龙灯山萤石矿点,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1)瑞——会萤石矿区

  该矿体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上半岭村,毗邻瑞金市谢坊镇,交通方便,经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详查,现已探明萤石C1级储量29996吨,C2级储量5412吨,平均品位为73.96%。该矿因开采时间长,赋存于我县境内的矿石被大量采取,深部开采成本较高,保有矿石储量难以计算。现正在开发之中。

  (2)筠门岭尖峰笔萤石矿区

  该矿区位于筠门岭镇西2公里处,交通方便,经赣南地调大队详查,已探明萤石D级储量为95.23万吨,矿石平均品位为63.77%,现由鹰鹏、石磊矿业有限公司在开采,该矿开采条件好,属易采、易选矿床,截止2002年末保有储量为22.7万吨。同时,经我局指导当地民采队开采,已探明矿区外围蕴藏有较大的萤石资源,前景可观。

  (3)永隆乡佛岭下、杉窝萤石矿点

  佛岭下、杉窝萤石矿点位于永隆乡益村,距乡政府所在地约7.5公里,有一简易公路直通矿点所在地。经县地矿局地质技术人员实地勘查,地质测量,计算出佛岭下矿D级储量17172吨,杉窝矿D级储量15264吨,佛岭下矿石平均品位65%,杉窝矿石平均品位80%。

  (4)小密龙灯山萤石矿点

  该矿点位于小密乡半迳村,距323国道约3华里,萤石矿主要产于原龙灯山钨矿体中,经县地矿局技术员初估算,萤石储量为4——5.5万吨,品位70——90%不等,现正由民工股份制开采。

  (5)周田三坑萤石矿区

  三坑萤石矿位于周田镇三坑村、距镇政府10公里左右,有简易公路通往矿点,萤石脉走向北西西,倾向北东,倾角700——800,矿石品位较好,脉宽1米左右。据民工现已开采的情况分析,该萤石脉延伸,延长都有一定的距离,对该矿区的进一步勘探很有价值。按现已揭露的矿脉储量计算,预计可达27.4万吨。

  2、铜矿

  会昌的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中村乡、中村红山铜矿床储量着大量铜矿资源。现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与劲牌集团联营勘探与开发。

  该矿区由三个矿体组成:

  1号矿体铜金属储量为5978吨,平均品位为0.477%。

  2号矿体铜金属储量为3540吨,平均品位为0.613%。

  3号矿体铜金属储量为2366吨,平均品位为1.888%,3号矿体现已基本采空。

  1——2号矿体仍未开采。近年来,为进一步探明中村红山铜矿区的铜矿产资源,地质勘探部门已列为主要勘查矿区之一,正加大地质工作量,以求寻找和探明更丰富的铜矿资源,正在进行深入的地质调查勘查工作之中。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02-3185-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