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福建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简介

不详  2023-09-06  闽清县人民政府网

  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北部,闽江下游。东邻闽侯县,西毗尤溪县,南接永泰县,北与古田县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5°55′-26°33′,东经118°30′-119°01′。总面积1468.8平方千米。2020年,户籍人口32万人。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县人民政府驻梅城镇,全县辖11个镇、5个乡:梅城镇、梅溪镇、白樟镇、金沙镇、白中镇、池园镇、坂东镇、塔庄镇、省璜镇、雄江镇、东桥镇、云龙乡、上莲乡、三溪乡、桔林乡、下祝乡。

  闽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五代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置县至今,涌现出宋代八闽第一位状元许将,并称“梅溪二陈先生”的理学家陈祥道、音乐家陈旸两兄弟,集诗人、书画家、道教南宗五祖于一身的白玉蟾,近代爱国侨领黄乃裳,当代著名肝胆专家、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等名人志士。

  闽清山青水秀,物产丰饶。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3%,木材蓄积量340万立方米,笋竹10万亩,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和南方杂果基地,盛产橄榄、李果、柑桔、蜜柚和无核柿“五大名果”。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水口水电站,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库区水域面积13平方公里。有全国单幢面积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世界稀有、中华之最”的黄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八闽岳祖”白岩山及黄楮林、大明谷温泉等人文、自然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碧水·温泉·古民居”黄金旅游线路。闽清县是福建省重点侨乡之一,有20多万侨胞旅居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闽清名片

  1.“世界稀有 中国第一”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中国最大的单栋建筑古民居——宏琳厝

  3. 中国现存最大的古窑址——东桥义由古窑址

  4. 国内唯一两跨不同节苗组合的木拱廊桥——合龙桥

  5. 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乐书》陈旸著

  6. 中国礼乐文化之乡

  7. 近代民主革命家、爱国侨领黄乃裳的故乡

  8. 百岁茶叶泰斗张天福的故乡

  9. 世界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的故乡

  10. 华东最大水口电站

  11.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口粉干”生产地

  12. 全国最长陶瓷壁画(380 米,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

  13. 橄榄年产值全国第一(2020 年产值近 10 亿元)

  【荣誉】

  国家级

  1. 中国温泉之乡

  2. 中国橄榄之乡

  3. 中国建筑之乡

  4. 中国南方杂果基地

  5. 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东南瓷都)

  6.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黄乃裳纪念馆

  7. 中国首批百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8. 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

  9.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

  10. 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

  11. 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县

  12. 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

  13. 全国平安铁路示范县

  14.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5.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16. 全国信访“三无”县

  17. 上莲乡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第六批学

  雷锋活动示范点

  18.“闽清橄榄”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品牌

  福建省级

  1. 省著名侨乡

  2. 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3. 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

  4. 全省平安县

  5. 省级生态县

  6. 省级园林县城

  7. 省级森林县城

  8. 省级双拥模范县

  9. 省级文明县城

  10. 省建筑之乡(2020 年建筑业总产值 850 亿元,全省第一)

  11. 省重点茶油县

  12.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18—2020连续三年)

  13. 省定农产品主产区

  14. 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历史沿革

  闽清建县前属侯官县。唐贞元间析侯官县西乡十里置梅溪场。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升场为县。 因梅溪与闽江汇合,“江水浊而溪水清”,遂定名为 闽清;又因古时梅溪沿岸多梅花,故闽清县简称“梅”, 县城亦取名为梅城。 闽清立县千余年来,县域范围略有调整。民国29 年(1940年)10月,县北、县东原属闽侯县管辖的马洋、樟洋、石郑、北溪、大溪、安仁溪、大箬、小箬8个村庄划归闽清县。民国 32年11月,小箬村又划回闽侯县管辖。1955年5月,县境西南面原属尤溪县管辖的中仙区后佳乡的后寮、佳洋、卑溪、下峰寨和汤川区东洋乡的东洋、叶洋头、草洋共7个村庄,划归闽清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清隶属经 5 次变动:1949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全省划为 8 个专区和福州、厦门两市,闽清属第四专区;1950年4月,第四专区更名为闽侯专区,闽清属之;1956年3月,闽侯专区撤销,闽清划属南平专区;1959年8月闽侯专区恢复,闽清重新划回闽侯专区;1970年7月闽侯专区再次撤销,闽清划归莆田地区。1983年7月,福州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闽清归属福州市。

  自然地理

  闽清县位于福建中东部,闽江中下游,介于北纬25 ° 55 ′ ~ 26 ° 33 ′, 东经118° 30′~ 119° 01′之间。东邻闽侯县,东南 与南部接永泰县,西毗尤溪县和南平市延平区,西北和北部连接古田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梅城距福州市 55 公里。境内多山,溪流纵横,山地、丘陵占91.37%,平原 5.63%,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气候】闽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四季差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气候多变,冷热无常,常有低温阴雨、洪涝灾害出现,偶有春旱或冰雹;初夏为“梅雨”季节,多发生洪涝灾害,夏季天气晴热,时有大风、雷阵雨和冰雹,年均2—3个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县境;秋季多晴好少雨,气候干燥,常发生干旱,秋末高山地区出现初霜;冬季天气寒冷,偶有霜冻,山区多结冰,时有降雪,千米以上山峰偶有积雪。全县年平均气温在 15—20℃ , 极端最低气温 -4.1℃ , 极端最高气温42.3℃。无霜期年平均 303 天,最长达 365 天,最短为 251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4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 1468.8毫米,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56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940.0 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 919.0 毫米。

  【水文】境内河道属闽江、敖江两大流域,其中闽江流域面积1486.9 平方公里,占 96.6%;敖江流域面积50.5平方公里,占3.4%。敖江流域的马兰坑长17公里。主要河道闽江总长562公里,经过县境长度 30.83公里,流经雄江、东桥、梅溪、梅城等4个乡镇19个村;境内闽江主要支流有梅溪、安仁溪、大雄溪、古田溪等4条,总长194.2公里。

  地方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面积149434.39公顷,其中, 耕地17714.16公顷,园地5250.73公顷,林地 108647.41公顷,草地1547.5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 地 5451.94公顷, 交通运输用地2111.94 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31.57公顷,其他土地4679.8 公顷。

  【矿藏资源】 闽清县已发现矿种(含亚矿种)有高岭土、叶蜡石、陶土、金、银、铜、铅、锌、多金属、钼、铁、锰、钴、黄铁矿、钨、石英、紫砂土、玄武 岩、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辉绿岩、流纹岩、矿泉水、地热等,矿种种类较齐全,非金属矿叶蜡石、高岭土、陶瓷土和普通建筑用矿石资源相对丰富。截止2020 年,探明资源储量的矿区(床)数 14 个 , 发证矿产采矿权数 7 个,涉及矿种主要为地热、矿泉水、叶蜡石、高岭土、陶瓷土、建筑用凝灰岩。

  【森林和湿地资源】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71.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6.39%。全县森林覆盖率68.29%,森林蓄积量786.78万立方米。湿地资源有84块湿地斑块,总面积3088.52公顷。其中洪泛平原湿地2块,面积为47.34公顷;库塘湿地20块,面积1039.76公顷;永久性河流湿地62块,面积2001.42公顷。

  【地热资源】 闽清县地热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温泉四处,分布在雄江镇汤下村、桔林乡汤兜村、塔庄镇斜洋村、梅溪镇梅埔村。经勘查,在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登记的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5709立方米 /d,水温43.86℃,均属淡水温泉,多处呈自流状态。具有4水温适中、水量大、水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地热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型、温热淡矿水,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偏硅酸、氟等达到理疗热矿水命名的硅水、氟水、氡水命名指标,是珍贵的理疗保健温泉,主要用于发展温泉旅游、水产养殖、洗浴等。2016 年经中国矿业联合会批准,闽清县正式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

  【水利资源】 闽清县境内河流水系属于闽江流域和敖江流域,境内总流域面积分别为 1487平方千米和50.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484.6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总量为13.34亿立方米。闽江流域较大的支流流域面积、长度是:梅溪956平方千米,长78.6千米;安仁溪331.8平方千米,长38千米;淮溪107平方千米,长21.9千米;锡洋溪15.23平方千米,长10.27千米;大雄溪76.5平方千米,长17.8千米 ; 石潭溪29.6平方千米,长13.4千米。梅溪流域较大的支流流域面积、长度是:金沙溪182平方千米,长37.6 千米;芝溪222.8平方千米,长40千米;文定溪84.9平方千米, 长17.4千米;炉下溪67平方千米,长19千米;潭口溪54平方千米,长13.6千米。还有其他小支流34条。敖江流域的马兰坑,流域面积76.6平方千米,5长17千米。马兰坑支流有:石步溪、西埔溪、盘岭溪。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3万千瓦,可开发的约有10万千瓦,已开发10.25万千瓦。

  民族宗教

  【民族】 闽清县境内汉族人口占大多数,还有畲、壮、哈萨克、土家、布依、黎、回、苗、瑶族等23个少数民族,人口400多人。其中以畲族为主,分布在省璜镇佳垅村兰厝自然村和池园镇仁周村洋垱自然村,有兰、雷、钟三个姓氏,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外出务工来发展经济。

  【宗教】 闽清县主要有佛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等四大教,成立有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基督教协会和道教协会,共有宗教活动场所44个,信众35000多人,其中佛教9个,教职人员18人 , 白云寺14信众11000多人;基督教29个,教职人员9人,其中牧师3人,传道6人, 信众12000多人;道教4个,教职人员10人 , 信众7000多人;天主教2个,教职人员3人,其中神甫1人,修女2人,信众5000多人。民间信仰场所159个,其中省级民间信仰联系点3个(闽清县城隍庙、闽清县池园镇芝山泰山殿、闽清东桥石碑车山府余法月殿),市级民间信仰联系点7个(闽清钟石仙娘宫、闽清龙贡大帝祖殿、闽清县东桥镇桥头黄埔总殿、闽清刀霞车山府、闽清县钟南山将军庙、闽清地藏寺、闽清东桥南坑车山府曹法光殿)。

  侨情台情

  【侨胞分布】 闽清是福建省重点侨乡。据县侨务部门于2019年调查统计,闽清县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约30.4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尼、文莱、日本、加拿大、美国、泰国、阿根廷、英国等27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马来西亚占 90%;县内归侨侨眷1.8万多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9%。

  【华侨侨眷】闽清县总人口约30万人,其中归侨侨眷1.8万多人,约占全县人口的6%;而闽清籍海外华侨华人约25.2万人,是家乡全县人口的 84% 之多。

  【台情】 闽清发挥对台“五缘”优势,开展对台先行先试,通过民间信仰、宗亲恳谈、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深化对台交流合作,加强与台湾各界、各领域人士的联谊交流。

  经济社会发展

  一、突出提质增效,发展态势稳中向好。2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40.4 亿元,鑫闽鼎建筑、丰诚环保等 123 个项目开工建设,上莲风电、拓优陶瓷等59个项目竣工投产。“五个一批”项目第四季度综合考评全省前十。通过“双百双千”增产增效专项行动,95 家减停产企业四季度实现转正。壹品天成、礼乐文化产业综合体等 514 个项目通过招商考评,总投资 1035 亿元,全省首个阿里巴巴线上供应链金融“文衍春秋新零售产业园”项目落地,预计年销售额50 亿元。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 59 亿元,增长 4.7%。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新建高标准农田 2 万亩,稳定粮播面积 14.3 万亩,粮食总产量 5.3 万吨。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稳产保供。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四届中国·福州橄榄节。特色602020 年举办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梅溪石湖、云龙官庄、塔庄茶口、桔林后洋入选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6 家,海西汇农获评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深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建成鑫河江橄榄、东桥绿辉蔬菜等 4 家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277家生产主体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年新增规上工业 18 家,规上工业产值246.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3%。大园区经济凸显新成效。白金工业园新开工鑫际达、国惠电子等10个项目,投产迪士尼水晶鞋、佳尔特油画布等5个项目,园区河道护岸、污水管网等15个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加快建设。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完成三期控规修编,新落地晶尚格门窗、SPC 石塑地板等6个产业链项目。大莲电瓷、力鑫电器等 30 家企业投入36.3亿元实施技改扩产。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2 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专利授权1071件,增长32.5%。全社61位于白金工业园区的双棱竹叶有限公司会 R&D 经费投入1.66亿元,增长78.4%。双棱竹业获评“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40.27%。建筑业持续壮大,九鼎集团获评福州市综合型总部企业,新增二级以上建筑企业8家,建筑业增加值增长6.1%。房地产及建筑业入库税收 7.6 亿元。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 121 亿元,增长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5.1 亿元,比增 3.2%。周末集市、直播带货、夜色街区等多形式、多渠道活跃市场,新增限上规上商贸服务业 23 家,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地。成立县文投公司,宏琳厝景区完成修缮并重新对外营业,实现蝶变升级。建成东桥溪沙停车场及游客集散中心,瓷天下海丝精灵谷获评国家 3A 旅游景区,七叠温泉、黄楮林景区、留云心谷入选全国第六批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塔庄莲宅获评省级乡村旅游三星级旅游村,坪街村入选福州市第二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全年接待游客190万人次,旅游收入11.3亿元。

  二、突出统筹协调,城乡品质提档升级。投入15亿元,建成府前广场景观工程及地下停车场、锦江海悦、铂玥府等5个项目,鹿驰小区、城市之印、新城中小学西侧等地块顺利出让,世茂云瀚、瑞鑫壹号院等商住项目有序推进。动建县工人文化宫、智慧总部创新园,加快公安业务技术用房、法院审判大楼等项目建设,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完善。投入 15.7 亿元,完成龙洲路、龙洲公园景观改造、重要节点夜景灯光、智慧路灯等市政提升项目,综合整治广宇老旧小区及台山片区等 3 条背街小巷,启动旧气象局片区征迁和江滨自行车道(三期)台山桥至赖下桥段建设。深化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全面铺开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设垃圾分类屋(亭70座,新增公共停车位500个,停车场、户外广告、居民小区物业、建筑垃圾堆放等管理进一步规范。建成 X125 线池园潘亭至上莲段等10条41公里公路,完成 316 国道闽清段 15 公里道路“白改黑”,“大通道”亮夜工程全线亮灯,开启“内联外畅”新格局。完成农村道路养护示范提升145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3.7公里,检测桥梁306座,整治隐患 22 处,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投入2318万元,加快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更新公63金沙溪生态修复工程闽清县四好农村路梅白线交线路 2 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7部,实现65周岁以上群众免费乘车全覆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两高”沿线综合整治,“六清”专项行动持续攻坚,荣获福建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新建城乡公厕 31 座,整治裸房 4000 栋,拆除“两违”面积36.5万平方米。建成投用乡镇垃圾中转站10个、污水处理设施5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300吨,延伸城乡污水管网65公里。新改建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 106 公里,优化电力线路138公里,铺设天然气管网10公里,建成5G基站120个。新建、提升美丽乡村56个。云龙际上等 19 个村庄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雄江梅雄入选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64白中攸太获评福州市十大魅力乡村。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投入4.45亿元实施闽江流域(闽清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 2269.8 亩,造林绿化 1.15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2.6 万亩。在全市率先推行河道警长制,全县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位居全市前列,优级天数较去年增加 52 天。

  三、突出精准施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第一时间组建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和指挥体系,果断成立重点乡镇、企业、教育等 6 个分指挥部,全县机关干部取消春节假期,全员下沉一线集结、重点部位专班蹲守、基层单元精密布控,形成全县“一盘棋”的“临战” 格局。3 天改建县总医院隔离院区,统筹隔离病房 38间,实现“床等人”。全县 1466 名医务人员无惧风险,始终挺立在救治和流调一线,在全市首创“CT 前置筛查”,7 例确诊病例、8 名疑似病例得到有效救治,累计核酸检测超8万人次,各类重点人群实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落实“四早”措施,摸排各类人员2499人,设立检查网点600 余处,配置县乡隔离点 19 处,1 万余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敲门送暖”开展排查,日夜坚守大小卡点,细致入微提供服务。县财政下拨抗疫专项经费 3780 万元,累计接收企业家、乡贤华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 1005 万元。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工作592020年举办第四届中国·福州橄榄节企业复工复产一揽子政策措施,33名县领导挂钩189家企业、108个项目,实现最短时间内企业达产满产、学校开学复学和经济社会稳步复苏。

  四、突出共建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年度48 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财政用于各类民生支出达21.8亿元。支持企业稳岗稳工,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500个,安置困难员工443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846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71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上莲乡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特困供养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标准全面提升。建成县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新建上莲乡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白樟等3个乡镇田园式养老试点建设,新建农村幸福院40所,新增养老床380张。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新建提升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幼儿学位99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位居全市前列;改扩建小学2所,闽清三中等10所学校通过“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市级评估,其中9所通过省级评估,中考优秀率排名全市七县(市)第三,高考本科上线率80.29%,一名考生考入北京大学。巩固县域医共体改革成效,健全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增长 8.4%。动建县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中心(一期)。新改建白樟、东桥卫生院,建成三溪、上莲、雄江、桔林卫生院中医馆,改扩建25家“空白村”卫生所,在全市率先实现村卫生所医保“村村通”全覆盖。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县中医院获评二甲医院。文体事业加快发展。加快县文庙修缮提升,改造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 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吴孟超院士馆落成开馆。新增市级非遗项目2个。坂东镇获评省级侨乡文化名镇。县体育中心对外开放。新建足球场 5个,提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更新健身路径20条。创新信访“六项机制”“平安智慧乡村”等治理模式,静态交通整治典型经验获得王宁省长肯定,“警民恳谈会”线上线下创新做法获得新华社专题报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破获九类涉恶案件11起40人。健全完善防控金融风险机制,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不良贷款率降至 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建立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化解和政府救助保险制度,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及特殊个案,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社区治理深入推进,创建标杆社区31个、达标社区56个。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房屋结构安全、道路交通等1367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防汛防台风、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坂东文定村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持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县食品抽检合格率达 98.26%,实现学校食堂“互联网 + 明厨亮灶”全覆盖。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粮食、统计、库区移民、人防、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实现新进步。

  【政府网站】http://www.fzmq.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94-3259-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