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设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后几经撤并,于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畲族自治县,现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县域面积1950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4个镇15个乡,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67178人,其中城镇人口35468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0211人,畲族18473人。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11.02万人,城镇化率为61.25%。
景宁是别具风情的中国畲乡。据史料记载,畲民迁入景宁已有1250多年历史。虽历经迁徙艰辛,但畲族歌舞、服饰、语言、习俗、医药等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良好,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婚俗被列入国家非遗,“中国畲乡三月三”被评为“最具特色民族节庆”。
景宁是生态一流的诗画畲乡。“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形地貌特征十分明显,境内海拔千米以上山峰779座,全县有林地242万亩,森林覆盖率81.1%,高山峡谷、高山湿地、地质遗址鬼斧神工,原始林木奇峻秀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休闲、养生、隐居和探险。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深入景宁调研期间指示“生态的优势不能丢”。15年来,景宁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开展治水拆违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质量多年保持全国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2017年荣膺“大禹鼎”和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县。目前,Ⅰ、Ⅱ类地表水占比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9.3%。
景宁是忠勇担当的红色畲乡。忠勇精神是畲族的宝贵财富,“忠勇王”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畲家儿女,曾志等老同志对畲族群众的革命贡献给予高度评价。革命战争年代,粟裕、刘英、叶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领红军挺进师辗转景宁梅岐、毛垟、家地等地开展革命活动,红色基因已经融入畲乡干部群众血液代代相传,1987年省政府授予景宁“革命老根据地县”称号。
景宁是备受关爱的幸福畲乡。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省政府特别关心关爱景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分别于2002年、2005年两次深入景宁调研指导,并于2006年、2009年、2014年对景宁作出“紧跟时代步伐”“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等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2012年出台两轮政策扶持景宁发展。今年,省委省政府又以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了新一轮支持景宁加快发展的扶持意见。赵洪祝、李强、袁家军、夏宝龙等历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景宁发展,袁家军书记将景宁作为工作联系点。丽水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在市区划出4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立丽景民族工业园,作为景宁发展生态工业的“飞地”。
景宁是奋发进取的活力畲乡。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农业量质并举,“景宁600”品牌逐步打响,惠明茶、食用菌、高山蔬菜、蜂蜜等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生态工业提质增效,民族工艺品、竹木制品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生态服务业欣欣向荣,全域旅游加速发展,总部经济形成规模。积极推动开放发展,全县近三分之一人口(6.8万)外出创业,创办以“小超市”“小水电”“小宾馆”为主的经济实体7500多家,年营业额400多亿元。
【自然地理】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洞宫山脉,其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属于瓯江、飞云江两水系支流之源,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9°11′~119°58′,北纬27°39′~28°11′之间,属东半球低纬度北部地区。景宁畲族自治县东邻青田、文成县,南衔泰顺、寿宁县(福建省),西枕庆元县、龙泉市;北连云和县、丽水市,距省会杭州约259公里,距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80公里,是温州港口与浙西南的后花园,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第三层次,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
景宁属华夏陆台浙闽地质组成部分。出露地层单元以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火山系为主,第四系不发育。自震旦以来,构造以上升为主,没有巨厚的海相沉积。在历次地壳运动中,以燕山运动最为深刻,曾发生多次火山活动,有深厚的火山岩(侏罗系)覆盖层及穿插其间的侵入岩体(主要为燕山晚期各次侵入的花岗岩类)。凝灰岩与花岗岩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57%,地质构造位于中国东南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南段,江山——绍兴深大断裂东南侧的浙闽隆起区,新华夏系上虞——丽水——寿宁断裂带,龙泉——奉化地幔凹陷区,是全省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域之一。
景宁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构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境内海拔高低悬殊,最高的大漈乡海拔1020米,最低的陈村乡海拔80米,全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77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最高峰为大漈上山头,海拔1689.1米,海拔250米以下的低丘占4.4%,海拔250-500米的高丘占20.6%,海拔500-800米的低山占34.5%,海拔800米以上中山占40.5%,中低山合占70%,坡度在25°以上的占91.72%,25°以下的8.28%,若从高空俯视,整个地面千皱万裙,峰峦簇拥。
景宁畲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热量资源丰富。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存在着垂直地带。据县气象部门测计,县城年平均气温17.5℃。其内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约降低0.59℃。1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18℃左右;200-300米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400-600米的丘陵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5——16℃左右,800——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4-12℃左右。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6.6℃;七月份为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为27.7℃,县域极端最低气温-8.3℃,一般年份极端最低气温为–3—-4℃,极端最高气温为40.5℃,一般年份为38℃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最长259天,最短230天,平均初霜期为11月中下旬,终霜期为3月份的上旬。年平均降水量为1542.7毫米,年日照时数1774.4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0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仅为40%,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县之一。
【经济发展】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93.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47亿元,分别增长4.4%、3.8%和4.0%。三次产业结构为7.8:22:70.2。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6%, 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437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545美元),比上年增长4.4%。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67178人,其中,城镇人口35468人,男性87342人。全年出生人口783人,出生率4.7‰;死亡人口1265人,死亡率7.6‰,人口自然增长率-2.9‰。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0211人,畲族18473人。总户数68112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2.45人。根据2022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11.02万人,城镇化率为61.25%。
全年财政总收入423925万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58950万元,增长1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国内增值税68423万元,企业所得税20956万元,个人所得税3374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4127万元,比上年增长1.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97人,帮助700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32名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84%,比上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
【政府网站】http://www.jingn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