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浙江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简介

不详  2023-09-10  天台县人民政府网

  天台,立县1800多年,素以“山水神秀、佛宗道源”闻名天下,县域面积1432平方公里,八山半水分半田,总人口60万,下辖7镇5乡3街道。

  天台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浙东名邑。有“十地”之称,即佛教天台宗发源地、道教南宗创立地、五百罗汉应化地、济公活佛出生地、刘阮桃源遇仙地、唐诗之路目的地、羲之书法悟道地、霞客游记开篇地、诗人寒山隐居地、和合文化发祥地。

  天台是山水神秀、生态宜人的江南福地。拥有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中华第一高瀑天台山大瀑布、千年古刹国清寺等名胜众多,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氧吧城市。

  天台是产业鲜明、充满活力的发展高地。机电、汽车用品、产业用布、生物医药、食品、橡塑六大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形成了“大健康、大车配、大旅游+优特新”产业体系,上市企业10家、居全省26县第一,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二。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境域范围介于东经120°41′24″~121°15′46″、北纬28°57′02″~29°20′39″之间,东接三门县,南邻临海市,西毗磐安县,北连新昌县,东北交宁海县,西南通仙居县。县境东西长54.7公里,南北宽33.5公里,总面积1432.09平方公里,距省城杭州市223公里,距东海65公里。

  地貌

  天台的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低山和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1%,河谷盆地平原和台地占19%。整个地势东北、西北、西南三面高,向东和东南倾斜,四面高山环绕,中间是河谷平原。始丰溪贯穿西东折南,海拔50~250米。

  气候

  天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热量充足。又因四周山体环绕,中间低平,因而小区域气候特征显著,带有一定的盆地气候特征。天台自1961年至2008年48年间平均气温17.1度,年平均最高气温22.4度,年平均最低气温12.9度。高温一般出现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其中以7月上旬至8月中旬最多。年际变化,最高1998年,年平均气温18.1度;最低1981年,年平均气温16.0度,变幅2.1度。月际变化,最热7月,平均气温28.2度;最低1月,平均气温5.2度,变幅23.0度。极端最高气温41.7度,出现在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9.1度,出现在1967年12月30日。天台冬季(12~2月)平均气温为6.5度,春季(3~5月)平均气温16.1度,夏季(6~8月)平均气温27.1度,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8.8度,春秋季气温与年平均气温接近,夏季热,冬季冷。天台1961-2008年年降水量平均值为1351.4毫米,最多1962年1780.5毫米,最少1967年838.4毫米。年平均霜日34.4天。年际变化大,最多62天(1962~1963年)最少19天(1997~1998年)。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875.3小时。年际变化,最多1971年2296.4小时;最少2000年1499.6小时。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连阴雨、高温、低温、大雪、冰雹、雷雨大风、干旱等。

  【自然资源】

  天台县境内已知矿产18种,有64处产地(不含普通砂石类矿),可分为燃料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矿产及矿泉水等五大类。矿产资源特点总体上是燃料矿产贫乏,金属矿产短缺,非金属矿产种类虽不多,却有其特色,其中珍珠岩、地开石、沸石是天台的特色矿种;饰面石材、萤石具有较大的开发远景和较好的经济效益。①燃料矿产,仅有紫宁褐煤矿,原地沉积,赋存在第三系嵊县组地层中,其中大岭头煤质较差,梨子园、张家井煤质较好。 ②金属矿产主要有银、铅锌矿。分布在大岭口银铅锌矿区、下辽铅锌矿区,均为中型矿床。③萤石矿主要分布在城关、福溪、新中、崔岙、新民等地,经多年开采,浅部矿石已开采完,深部尚有。目前有7处萤石矿区在做地质勘查,转为详查的有4处,规模均为小型。④珍珠岩分布在九里坪一带,有小型矿床1处,矿点1处。⑤沸石矿主要分布在白鹤殿至平桥镇一带,该区凝灰岩普遍沸石化,有较好的资源前景。⑥地开石分布在宝华山林场一带,为中型矿床,矿石以高硅、低钾钠、中~低铝二三级品为主。⑦高岭土分布在祥里、泳溪等地。⑧石材石材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天台盆地北侧及南屏乡一带。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岩为主,在后岸、白坭坦等地以凝灰岩为主,可加工成板材和条石供应园林、桥梁等设施建设,富有传统特色的工艺制品畅销国内外。⑨建筑石料,普通建筑石料资源分布广泛,资源量丰富,主要为凝灰岩等,岩石石质较坚硬,抗压强度较高,能达到普通建筑石料的质量要求。 ⑩砖瓦用岩主要分布在天台盆地内或边缘地带的低缓丘陵或残丘,岩性以两头塘组、塘上组的粉砂质凝灰质泥岩、页岩为主,是砖瓦用岩的主要替代原料。

  目前天台县范围内现有的采矿权共计8家,其中6家为普通建筑用石料,1家为银铅锌矿,1家为萤石矿;高风险探矿权有11家,低风险探矿权有4家,高风险探矿权以萤石和铅锌多金属矿为主,其中萤石占7家。

  【经济发展】

  2022年,天台县实现生产总值351.08亿元,同比增长1.7%。一、二、三产分别同比增长4.4%、-0.1%、2.8%,三次产业比重为5.1:39.7:55.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19亿元,同比增长3.7%。货物出口总额79.3亿元,同比增长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55元,同比增长3.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01元,同比增长5.5%。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城市荣誉】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天台社会各项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相继获得: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旅游区、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优秀城市、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围棋之乡、中国乌药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荣获中国胶带工业城、中国汽车用品生产基地、中国过滤布名城、中国和合文化传承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体育强县、省首批“大禹鼎银鼎”、省级食品安全县。

  【地方特产】

  茶叶

  天台是中国重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是浙江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人工植茶之地,是“中国茶叶海上之路”的源头,被誉为“江南茶源,韩日茶祖”。已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百强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等荣誉。天台盛产有“天台山云雾茶、天台黄茶和龙井茶”,其中天台山云雾茶是浙江首批恢复生产的历史名茶和浙江历史四大名价茶,被誉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浆”,先后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华文化名茶、浙江区域名牌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2021年,因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入选“百县、百茶、百人”先进典型名单。

  天台茶文化历史深厚。东汉末年高道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距今已有1800多年,至今“葛仙茗圃”茶祖之地尚存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内。南朝诗人谢灵运将天台山茶籽带至杭州灵隐寺下种植;唐时日僧最澄法师带去天台山茶籽种于比睿山下,成为日本最古老茶园;唐文宗年间,新罗国(朝鲜半岛)遣唐使金大廉获赐天台山茶籽,播于今韩国智异山;宋时日本荣西禅师带去大量天台山茶籽分种于日本各地,后著《吃茶养生记》一书,成为日本茶道形成产生的源头。一条从古老的天台山经古越国都绍兴到明州出海东渡的茶叶海上之路至此形成,影响深远。

  近年,天台成功选育茶树珍稀品种天台黄茶(中黄1号),先后通过省级林木新品种认定、审定和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作物品种登记,全国累计推广达10余万亩。2019年,天台黄茶入选北京世园会进行专场展示,2021年街头镇黄茶三产融合示范带项目列入浙江省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2022年天台黄茶(中黄1号)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先后受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政协报、新民晚报等媒体报道。该品种春梢鹅黄色,颜色鲜亮,氨基酸、叶黄素含量高,制成茶品细嫩鲜爽,呈“三绿透三黄”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首批浙江特色伴手礼。

  当前,天台县拥有10.3万亩高山茶园,建有省级标准化名茶厂3家,省级生态茶园4个,现代茶叶加工企业30多家,专业合作社120多家,构建起绿、黄、红、白四大产品体系。2021年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暨十四五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天台举行,五位院士、百名专家助力茶产业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描绘新蓝图。2022年全县通过浙江省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3家。

  水果

  天台县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天台山蜜橘”历史上就誉满上海,果树资源十分丰富,栽培较多的有杨梅、柑橘、梨、桃、葡萄、枇杷、樱桃、猕猴桃、柿等种。拥有地方良种红朱柿,引进推广翠玉、翠冠等梨品种,湖景蜜露、锦香、锦绣系等优良鲜食桃品种,阳光玫瑰、寒香蜜等葡萄新品种,红美人、砂糖橘、沃柑、鸡尾葡萄柚等优质柑橘品种。

  天台地处于北纬28°至29°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属浙东丘陵山区,崇山峻岭小气候,光照好,温差大,孕育了品质卓越的水果品质,出产果品色艳、形美、质优、味佳,在全国及省、市各类评比中履获大奖。2014年获浙江农业吉尼斯葡萄擂台赛一等奖,2017年获浙江省十佳葡萄,2018年获浙江省农业之最蓝莓擂台赛三等奖,2019年获浙江省十佳梨,2021年获浙江农业之最梨擂台赛(综合品质)二等奖和三等奖。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小气候,打造浙东十万亩优质的四季精品果园。

  【政府网站】http://www.zjtt.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78-3457-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