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浙江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简介

不详  2023-09-10  乐清市人民政府网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为温州市所辖,南距温州市63公里,北距省会杭州248公里。

  地理位置为东经120°47′—121°15′,北纬27°57′—28°32′之间。东临乐清湾,与玉环市、洞头区隔海相望;南以瓯江为界,与温州市隔江相望;西与永嘉县毗邻;北与台州市黄岩区接壤;东北与温岭市为邻。市境陆域略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全市陆域面积1286.90平方公里。

  乐清市经济发达,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南部柳市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温台模式的发源地。北部雁荡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2022年末,全市总人口1314954人,其中男性685746人,女性629208人,性别比为109(女=100,下同),2022年出生人口8207人,60岁及以上259749人,占比19.75%。

  【自然地理】

  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瓯江口北岸,西北为雁荡山山脉,东南为海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地面积139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84.3平方公里。境内河(溪)流众多,河(溪)流皆源于西北山区,短而流急,流向东南,注入乐清湾。乐琯运河和乐虹运河横贯南部,连接众多河道,构成虹桥、乐成、柳市三块水网平原。

  乐清市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降水量充沛,冬夏温差较小,无霜期长。沿海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37.2℃(2013.8.4),极端最低气温-5.8℃(1973.12.26),≥10℃活动积温5561.7℃,年平均光照时数1713.9小时,年无霜期258天。年平均气温自沿海平原向内陆山区递减,海拔每升高100m,平均气温下降0.55℃,无霜期也相应减少8~9天,年平均降雨量1556.3mm,降水量因受地域地形差异、季风和海流的影响,降时空变化很大,年际降水量不平衡,丰、枯交替出现。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0.26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9.739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5219亿立方米),产水系数为0.66,产水模数为146.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全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384立方米。一、地表水。地表水资源量(19.7397亿立方米)比上年(9.6597亿立方米)多了51.06%。二、地下水。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9744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3.4525亿立方米后,地下水资源量为0.5219亿立方米。三、水库蓄水量。全市建成中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0.4241亿立方米,比上年多0.2507亿立方米。

  海洋资源

  一、海域。乐清湾位于市境东部,介于北纬27°5′—28°23′、东经120°57′—121°16′之间,东及东北界玉环县、温岭市,南接温州湾,西及西北为乐清市。乐清湾南北狭长,口宽内窄,呈葫芦形,南北长约47公里,东西宽4.5公里—14公里,入内陆纵深37公里,总面积为463.6平方公里,分属乐清、玉环、温岭三县(市)所有,其中乐清市占284.3平方公里。乐清湾属浅海港湾,一般水深10米左右,最深处41米;湾内底质为泥,湾口为泥沙混合底,并有面积约7平方公里的沙带(穿带屿)。湾中有岛屿14个、海礁9处。乐清湾内自然饵料丰富,有浮游动物130余种。沿岸滩涂广阔,并不断淤积发展。湾底年淤积5厘米—10厘米。海涂涂面平整,涂质肥沃,大量繁殖着底栖藻类,是养殖蚶、蛏、牡蛎等三大贝类和海带、紫菜等藻类的理想场所。湾内水产资源丰富,有鱼类190余种、贝类70余种、甲壳类60余种,成为沿岸各县市主要的近海捕捞鱼场。湾底堆积着丰富的贝壳层。二、潮汐。乐清湾潮波为港湾协振动状态,潮流为规则半日潮,一天两高两低极为明显。湾口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流速1节—1.5节;湾内涨潮流向北,落潮流向南,流速2节—3节。涨潮时海水呈漫滩状,落潮时滩水归槽。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差值在半小时左右,最大可达1小时。湾内进潮量大,每潮平均为6.5亿立方米;潮差亦大,最大潮差8.34米(仅次于杭州湾),平均潮差4.54米,潮汐理论蕴藏量234万千瓦,占全省潮汐蕴藏量的8%左右。

  矿产资源

  一、铁矿。有淡溪四都牛洞、铁场、里岙以及虹桥西联陈岙、南阳等5处,矿体呈脉状,受断裂构造控制,成因属火山气热充填型。各个矿体长小于100米,厚小于1.1米。矿石中含有磁铁、穆磁铁、镜铁等矿物,品位较低,工业意义小。二、铅锌矿。仅仙溪镇甸岭毛平湾1处,矿脉产于东西向断裂带中,成因属火山气热充填型,矿石中含有方铅、闪锌等矿物,并含有银,工业意义小。三、锰矿。仅淡溪镇硐垟下埭头1处,矿脉产于东西向断裂带中,成因属风化淋滤型,矿石中只含软锰矿物,品位高,工业意义小。四、高岭土矿。有芙蓉镇兰屿浦、清江镇等8处,矿体除清江矿床呈筒状外,其余呈层状、被覆状,成因属凝灰岩风化,各个矿体长50米—200米,厚数米至数10米,品位较高,有开发价值。五、陶土矿。位于大荆镇的东林,层状产出,岩性是黄色泥岩或粉砂岩,储量约1亿吨,有开发价值。六、磨刀石。位于湖雾镇的岭头村,岩性是流纹岩,有两个矿带、19个矿体,矿带呈脉状、透镜状,长50米—400米,宽2米—6米,有开发价值。七、石板材矿。位于湖雾镇的岭头村,岩性是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凝灰岩,有开发价值。

  森林资源

  一、森林植物。全市森林面积105.1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91.23万立方米。全市共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437个种与变种(包括重要变型种、引种栽培及归化植物),隶属于212科1149属。其中蕨类植物186种,隶属于40科79属;裸子植物43种,隶属于9科25属;常见的有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红豆杉科;被子植物2208种,隶属于163科1045属。常见的有木麻黄科、杨柳科、杨梅科、胡桃科、壳斗科、榆科、桑科、木兰科、樟科、蔷薇科、杜英科等。各类植物中,乔木树种有225种,分属55科114属,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水杉、柳杉、竹柏、柏木、银杏、南方红豆杉、罗汉松、香樟、木荷、厚皮香、沉水樟、枫香、枫杨、朴树、黄檀、苦槠、无柄小叶榕、笔管榕等,还有引种的外来树种有桉树(含赤桉、野桉、大叶桉、细叶桉、巨桉等多种)、木麻黄、黑荆树、秋茄、银桦等。

  全市森林植被分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和南部亚地带的过渡区,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全市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草丛林、竹林、经济林等。主要发展树种有:用材林以杉木、柳杉为主,还有柏木、苦楝、樟树等;防护林以木麻黄为主;经济林以杨梅、枇杷、柑桔、茶叶等为主;四旁绿化有桂花、樱花、水杉、池杉、广玉兰、秃瓣杜英和龙柏等。

  二、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17种,隶属13科,绝大部分分布在雁荡山景区。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钟萼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福建柏、鹅掌楸、蛛网萼、金毛狗蕨、厚朴、半枫荷、花榈木、野大豆、山豆根、金钱松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天台铁线莲、重瓣铁线莲、景宁木兰、沉水樟、方竹、江南油杉等。

  三、竹类。7属29种,有丛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三个类型,总面积5.29万亩,其中毛竹5.09万亩,占95.5%,另有杂竹、野生竹近2430亩。竹种资源丰富,乡土原生竹种有毛竹、粉单竹、大木竹、箬竹、苦竹、观音竹、方竹、金竹、实心竹、龟背竹、紫竹等十多种。引种栽培竹种有麻竹、绿竹、金镶玉竹和青皮竹等。产区集中在北部山区的低山地带,以龙西、仙溪、智仁等地居多。

  四、雁荡山风景林。北宋以前,雁荡山基本保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据《广雁荡山志》载,从大荆入驿有“古樟十人抱”,经响岭头“数十大树不知名,能仁寺东旧有大松一株,苍秀古怪,望之如虬龙,称万年松”。1985年调查,雁荡山风景林多数为原生树种,属国家保护的风景树种达10多种,有银杏、金钱松、杜仲、鹅掌楸、凹叶厚朴、沉水樟、半枫荷、蛛网萼、金毛狗蕨等,雁荡润楠为雁荡山的特有树种。

  旅游资源

  乐清依山面海,风光旖旎,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使得乐清具有发展旅游的独特优势。作为旅游资源大市,乐清有旅游资源单体520个,其中三级以上优秀资源单体140个,等级和数量在浙江省名列前茅。境内的雁荡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地质地貌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美誉;中雁荡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湖光山色、潭碧林翠著称;灵山景区黄檀硐古村落为国家首批景观村落;淡溪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南宋开科状元王十朋故里;海岸线长159.88公里的金色海湾乐清湾为国内外罕见的海上牧场,盛产各类海鲜。此外,还有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经济发展】

  根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1.95亿元,首次超过1500亿元,总量居温州第一,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和温州0.8、0.7和0.1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7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85.07亿元,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631.22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794.09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比重从1.5︰46.9︰51.6调整为1.5︰45.6︰52.9。

  一、工业生产平稳运行

  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90.40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从行业来看,全市规上工业32个行业中,14个行业大类实现正增长,其中电子产业增加值增长14.2%,保持较快增长。从产品销路来看,工业出口优于内需,全年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75.08亿元,增长12.1%,保持较高增长,高于内销(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91.1%)7.8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正增长,大型企业因产业分离等原因呈现下降趋势。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16.49亿元,成为温州地区首位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县(市、区);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65家,再创新高,合计实现产值1422.91亿元,占规上产值的70.6%,产值同比增长7.6%,拉动规上产值增长5.3个百分点。按企业规模看,产值超5亿元企业共53家,超10亿元企业25家,超20亿元企业9家,超50亿元企业3家。

  新产业平稳运行。规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04.14、184.97和119.65亿元,分别增长1.3%、2.2%和9.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7.9%、47.4%和30.6%,占比均居温州第一。

  科技创新投入较大。全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59.57亿元,增长12.9%,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同比提高0.28个百分点。从产出来看,我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823.05亿元,增长10.5%,新产品产值率为40.8%;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99万元/人年,增长4.9%。

  二、服务业运行稳中向好

  随着全省疫情形势逐步缓解,我市社会经济逐步向好发展,虽然房地产业总体仍然不够景气,但是其他服务业稳中向好,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94.09亿元,增长5.0%。其中金融业、批发业以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4.8%和7.4%,相对较快。与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业和住餐业分别增长5.7%和1.2%,在合理区间。房地产业则下降0.5%,下降趋势减缓。

  三、农业生产平稳向好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35.42亿元,同比增长4.2%,分行业看,农业产值增长4.2%,其中中草药材产值增长11.8%;牧业产值下降3.2%,其中生猪产值增长3.8%;渔业产值增长6.1%,其中海水产品产值增长5.9%。

  四、贸易市场平稳运行

  在三轮经济支持政策刺激下,全市消费市场稳定向好。全年全市实现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突破1000亿,达到1042.81亿元,增长17.5%,高于温州平均2.2个百分点,运行状况良好。分行业来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7.4%,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3.3%,分别高于温州平均1.8和8.9个百分点,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和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受疫情影响分别下降3.3%和5.5%。从消费市场来看,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60亿元,增长2.7%,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46.58亿元,增长6.5%。在限额以上单位中,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其中智能手机、化妆品类、新能源汽车和可穿戴智能设备分别增长20.0%、41.3%、161.6%和202.2%。

  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

  2022年我市紧盯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全力优化项目谋划,加大助企服务力度,着力推进全域项目共同提速,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高于温州平均0.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固增长。从结构来看,工业投资增长16.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6%,交通投资16.9%,高新投资增长10.3%,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0.7%,增幅均高于温州平均水平;但是制造业投资下降0.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21.3%,还低于温州平均水平。

  六、外贸出口增长减缓

  受外部需求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市外贸出口持续减少。根据温州海关划分认定,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8.30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外贸出口总额272.30亿元,下降1.0%。

  七、财政收支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我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39.3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47亿元。从税收情况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1.03亿元,下降15.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5.1%,比重较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08亿元,增长1.2%,社会投入保持稳定,其中民生类支出102.88亿元,增长2.0%,占总支出的78.5%,比重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7.9%和15.1%,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八、金融运行态势良好

  12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449.46和2250.87亿元,分别增长18.5%和16.0%。从贷款来看,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增长25.2%,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32.7%,占比达到59.8%,信贷投放持续优化。持续强化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我市制造业贷款余额537.15亿元,比年初增加79.89亿元,增长17.5%,其中信用贷款占比33.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全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508元,增长5.7%。分区域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58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16元,增长7.0%;城乡收入比1.72,低于上年0.03,比温州平均低0.19,城乡共同发展融合效益逐渐良好。  

  【城市名片】

  乐清名片之一:中华诗词之乡

  2010年9月24日,全国第二十四届(浙江乐清)中华诗词暨夏承焘、吴鹭山学术研讨会在雁荡山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研讨现代中国诗词创作的现象。当天,乐清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这是浙江省第一个获此“文化金名片”称号的县级市。

  乐清是一个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悠久的诗词创作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乐清经济建设的发展,诗词创作日益活跃,蔚然成风。当时有6个诗教基地,13个诗社,会员达500多人。

  乐清名片之二:中国铁皮石斛之乡——双峰乡

  双峰乡是全国石斛枫斗的主要集散地,全乡专业从事枫斗销售的大户有200多户,2009年枫斗的销售额达到5亿元,其中销售利润4500余万元。该乡石斛种植的年均收益有6400万元。铁皮枫斗年加工劳务费达到1.4亿元。铁皮枫斗销售大户的户均年收入22万元。2010年6月4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双峰乡“中国铁皮石斛之乡”称号。

  乐清名片之三: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

  2010年,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命名乐清市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

  乐清名片之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2月,国家工信部向乐清市颁授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牌匾。

  乐清名片之五:中国塑料配线器材工贸基地

  2009年9月26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乐清市“中国塑料配线器材工贸基地”称号。

  乐清名片之六: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

  2008年12月31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授予乐清市“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称号。作为全国低压电器生产和销售的集散中心,温州特别是乐清市的低压电器产业具有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国际化等特点和优势,产品门类齐全,产值占全国总量的55%。当时我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500多家,2008年自营出口7.29亿美元,产品远销美国、欧盟、东南亚、非洲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乐清名片之七: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

  2008年9月10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授予乐清市“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民间工艺美术产业是乐清市的一个特色产业,工艺美术产品门类齐全,题材丰富,技艺精湛,特色鲜明。主要产品有木雕、铜雕、石雕、刻纸、编织、抽纱、工艺鞋、刺绣、节日灯等30多个大类,上万个型号规格,是全国民间工艺美术重要生产县市之一。“浙江三雕”之一的乐清黄杨木雕和“中国一绝”乐清细纹刻纸、乐清龙档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时,乐清市已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6人、省工艺美术大师12人、省民间艺术家7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6人、工艺美术师68人,被审定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人,被全国文联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人,入选“温州市十佳青年民间艺术家”6人,成立了40多个乐清黄杨木雕和乐清细纹刻纸创作室。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工艺美术经典珍品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得400多个奖项。

  乐清名片之八:中国气动元件制造出口基地

  2008年5月20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机械行业商会命名乐清市“中国气动元件制造出口基地”。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乐清气液密行业已经成为品种规格齐全,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当时,该市气动、液压、密封3类产品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132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乐清气液密工业总产值32.76亿元,同比增长26%,销售总额30.24亿元,同比增长25%;进出口总额5.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气缸、接头、电磁阀、气源处理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0%,而且还远销美国、加拿大、西班牙、俄罗斯、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乐清名片之九: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7年11月28日,国家旅游局发文命名乐清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乐清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辉映构成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景区内的南阁牌楼群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中雁荡山以险峻著称;富饶的乐清湾盛产各种海鲜,滨海旅游已经成为时尚。温州市级风景名胜区灵山、芙蓉池等一批优良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建设之中。 “海上雁荡名扬天下,金色海湾富甲九州,箫台清音风骚吴越,温州模式誉满中华。”

  乐清名片之十:全国科普示范市

  2007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文命名乐清市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我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普阵地和设施建设日益加强,当时全市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9家,“十五”以来,实施国家863计划2项、火炬计划45项、新产品15项、星火计划41项,并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首批省科技强县(市)称号。

  乐清名片之十一: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2006年12月23日,农业部授予乐清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2006年,我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强化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服务,尽管受种植业结构调整,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影响,仍实现了全年全市粮食生产单产和总产的双增收。全市共完成粮食播种总面积40.9万亩,总产16.57万吨,比上年增0.93万吨,增幅6.7%。

  乐清名片之十二: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2006年8月,乐清市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这里悠久的民间艺术早已享誉全世界,除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和乐清龙档外,首饰龙、竹刻雕、石雕、铜雕、万缕丝、竹编、绣帘等亦为乐清古老的“珍宝”。

  乐清的民间山歌、民歌也很丰富,慎江号子、清江号子、乐清抛歌、乐清田歌、乐清歌谣都广为流传。其中乐清山歌——《对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歌。

  乐清名片之十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雁荡山

  雁荡山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雁荡山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山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日景耐看,夜景消魂”,“一景多变,移步换景”,“观山景,尝海鲜”,这是雁荡山区别于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2005年2月12日,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1982年,雁荡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乐清名片之十四: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

  乐清市断路器企业140多家,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产品占全国市场60%以上,占全省市场85%以上。产品还远销东南亚、中东、西欧、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逾10亿元。当时,乐清市有2家企业生产的断路器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3家企业生产的断路器获中国名牌产品殊荣,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的断路器生产企业8家,浙江省名牌产品断路器生产企业6家。2004年12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正式命名乐清市为“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同日,浙江省断路器协会也在乐清挂牌成立。

  乐清名片之十五:中国鲨鱼加工基地

  乐清市鲨鱼加工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时乐清市已成为全国鲨鱼市场的集散地,也是全国鲨鱼加工的主要基地。全市现有专业鲨鱼加工企业21家,年产量4000吨,占国内鲨鱼总加工量的90%以上,平均年销售额达2.5亿元。2004年11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乐清市为“中国鲨鱼加工基地”。

  乐清名片之十六:“中国泥蚶之乡”

  乐清市泥蚶养殖主要分布在沿海10个乡镇,全市有泥蚶育苗厂家94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养殖面积达4.3万亩,年产量2.0万吨,养殖及苗种产业总产值达6.1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浙江省第一,名列全国前茅。乐清市是我国的泥蚶苗种生产基地和商品蚶集散地,泥蚶养殖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04年11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乐清市为“中国泥蚶之乡”。

  乐清名片之十七:中国牡蛎之乡

  清江镇是乐清市牡蛎的主产区,建有浙江省首家省级浅海牡蛎养殖示范园区,是国家牡蛎试点养殖基地。去年,该镇牡蛎养殖面积1.05万亩,年产值3505万元,占全镇渔业总产值的52.1%。2004年11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乐清市为“中国牡蛎之乡”。

  乐清名片之十八: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

  防爆电器产业是乐清市工业电气第二大产业,现有生产企业180多家,年产值45亿元,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占全国防爆电器行业的60%以上。2004年7月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授予乐清市“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称号。

  乐清名片之十九: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2004年1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乐清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荣誉称号。据了解,当时全市已形成以磐石镇为聚集地的服装生产企业300多家,获国家优等品产品10个,并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2004年,全市服装行业生产总值超50亿元。乐清还被列入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试点城市之一。

  乐清名片之二十: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

  “九五”以来,全市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31项、新产品36项、星火计划19项,省级新产品1206项,省高新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2项;实施各类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4项,其中国家4项,省20项。被批准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2003年市财政科技投入经费达4200万元,企业研发经费达3.2亿元。2004年被科学技术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

  乐清名片之二十一: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

  2003年12月,乐清智能电器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

  乐清名片之二十二: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有着“工业之母”美誉的模具业是乐清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乐清市就加工制造各种精密细巧的塑胶、冲压模具。当时该市有3.7万多位工人从事精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并拥有电火花线切割机2.1万多台,电火花成型机1.2万多台,居全国之首。乐清模具在全国模具行业中树立了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形成了“大模去黄岩、精模找乐清”的行业优势和区域产业特色。2003年9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乐清市“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称号。

  乐清名片之二十三: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虹桥镇

  电子元器件是乐清市虹桥镇的主导产业,年产值29.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7.6%,是全国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之一。该镇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主要集中用在家用电子产品制造业、电子设备、无线电通讯、汽车、摩托车电路控制、音响设备等。2003年8月,该镇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称号。

  乐清名片之二十四:中华全国钻头(建工)产业基地——芙蓉镇

  建工钻头的生产地——乐清市芙蓉镇被称为全国“钻头之乡”。该镇生产的建工钻头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强。全镇拥有冲击钻头、麻花钻头、电锤钻头等20多个品种200多种规格的产品,气动钉枪、木工铣刀、开孔器、电工工具等新产品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镇共有生产企业100家,其中产值1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自营出口企业12家,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企业45家。获省市级著名商标11个,专利产品18项,共有7家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被省科技厅列入星火科技项目。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2月,经全国工商联批准,该镇荣获“中华全国钻头(建工)产业基地”称号。

  乐清名片之二十五:中国电器之都——柳市镇

  乐清市柳市镇,是“温州模式”的缩影,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名列温州市乡镇综合实力第一名,跻身浙江省十强镇。随着“质量立镇、名牌兴业”战略的深入实施,该镇的“正泰”和“德力西”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3家企业的7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近60家企业商标和多个产品分别被评为浙江省、温州市著(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近260家企业获得ISO9000、ISO14000等体系认证,330多家企业通过“3C”认证、国际CB认证、芬兰FL认证等,摘取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金钥匙”。企业技术改造方兴未艾,4年来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5多亿元,其中列入省级以上新产品试制计划38项。2002年2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柳市镇“中国电器之都”称号。从2001年起,该镇把每年的正月初六到初八定为中国电器文化节。

  乐清名片之二十六: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象阳镇

  象阳镇的工艺品生产源远流长,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全镇有2000多人从事工艺品生产和创作,主要生产石雕、木雕、竹雕、绣帘、剪(刻)纸等工艺美术品,其中木雕以黄杨木雕为主,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该镇众多工艺师继承传统,敢于创新,1994-2003年获奖工艺品计100多件,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达5000万元,年产值逾亿元。1998年4月,该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5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乐清名片之二十七:全国文化先进市

  撤县设市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乐清市适时提出并开展了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市活动,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乐清市于1999年12月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跻身全国文化先进行列。

  乐清名片之二十八:全国体育先进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乐清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推进体育社会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社会体育的整体水平,使全市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推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全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1996年9月,国家体委发文,命名乐清市为全国体育先进市。

  乐清名片之二十九: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80多平方公里景区,有名景点300多处,峰雄、嶂险、峡深、石巧、洞幽、寺古,又水盈瀑美,湖 峰相映,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游者登峰可级目千里观东海日出,又见钟前、白石、龙山三湖无论春夏秋冬都似三面明镜镶嵌在群峰之间;歇息可柳荫垂钓,碧波泛舟,乐而忘返。玉甄峰拔地顶天,不沾尘埃,通体莹洁如玉,仰视玉屏顿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崇敬感。漫步深广景区,但见龙街郁郁葱葱,青松翠竹间充满鸟语花香;数不清的峡谷悬崖瀑布九曲八折,细细飘散。中雁荡山,峰石巍峨伟岸,水瀑清纯柔情,可谓山水兼胜也。1985年5月,中雁荡山经国务院建设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乐清名片之三十:天然良港——乐清湾

  乐清湾位于浙江南部瓯江入海口北侧,西岸是乐清市,为潮流通道形港湾,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乐清湾平均水深2-6米,最深区达41米,可建造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被称为乐清海上门户的黄华七里港区,是我国20个重点港口之一。

  【政府网站】http://www.yueqing.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78-3385-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