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江苏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简介

不详  2023-09-11  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网

  天宁区是常州的主城区,位于常州市东北部,地理位置北纬31°75′、东经119°93′,北京时间基准线(东经120°)穿越境内。因有1300多年历史的“东南第一丛林”天宁寺坐落其间而得名,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9万人,户籍人口48.3万人,下辖1个省级开发区(天宁经济开发区),1个中心镇(郑陆镇)、6个街道(雕庄、青龙、茶山、红梅、天宁、兰陵)。全区呈东西长方形形状,东西长27公里,平均宽7公里,东边以焦溪舜山为界,与江阴南闸接壤;南边以新运河、人民路、东方大道为界,与武进、经开区接壤;西边以长江路、晋陵路为界,与钟楼区接壤;北面以龙城大道、芙蓉大道为界,与新北区、江阴临港新城接壤。

  地理环境

  【区位】天宁区是常州市主城区,位于常州市东北部,地理位置北纬31°43′34 ″至 31°52′23″,东经 119°55′01″至 120°10′52″,北京时间基准线(东经 120°经线)穿越境内。天宁区东及东北与无锡江阴市接壤,南邻武进区,西接钟楼区,西北与新北区相连。

  【交通】天宁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常州奔牛国际机场15 千米、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39 千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80 千米,区内京杭大运河、沪宁高速铁路、沪蓉(沪宁)高速公路、312 国道穿境而过, 常州火车站、常州客运中心、城际高铁站坐落辖区。

  【地貌】天宁区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属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境内有山有水,主要山脉有舜过山(又称舜山)、鹤山、石堰山。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澡港河直通长江,采菱港与太湖相连,北塘河与京杭大运河、长江贯通,境内有采菱港、大通河、西河、横塘河、宁河、申浦河、黄天荡河、青龙港、丁塘港、芦浦港、童家浜、草塘浜、黄家浜、隆兴浜、窑墩浜等河道,水网星罗棋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土地】至2021 年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为 154.84 平方千米。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最终成果,天宁区有耕地 1948.77 公顷,其中,水田1065.03 公顷,占54.65%;水浇地722.01 公顷,占37.05%;旱地161.73公顷,占8.30%。有园地820.20 公顷,其中,果园689.79 公顷,占 84.10%;其他园地 130.41 公顷,占 15.90%。有林地 949.29 公顷,其中,乔木林地73.58 公顷,占7.75%;竹林地4.88公顷,占 0.51%;其他林地 870.83公顷,占 91.74%。有草地 273.64公顷。有湿地 0.14 公顷,其中内陆滩涂 0.14 公顷,占 100.00%。有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264.95 公顷,其中,城市 5086.34 公顷,占 61.54%;建制镇 1315.31 公顷,占 15.91%;村庄 1818.32 公顷,占 22.00%;采矿用地 4.39 公顷,占 0.0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0.59 公顷,占0.49%。有交通运输用地 718.35 公顷,其中,铁路用地 102.86 公顷,占 14.32%;轨道交通用地 7.64 公顷,占 1.06%;公路用地 404.45 公顷,占 56.30%;农村道路 190.03 公顷,占 26.46%;港口码头用地13.37 公顷,占1.86%。有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473.86 公顷,其中,河流水面 774.44 公顷,占 31.31%;坑塘水面 1568.95 公顷,占 63.42%;沟渠 28.30 公顷,占1.14%;水工建筑用地 102.17 公顷,占 4.13%。

  【气候】天宁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润,雨量丰沛,日照充足。2021 年,天宁区年平均气温较常年显著偏高,日照总时数正常,年降水量偏多。主要灾害天气有台风、暴雨、强对流、大风、寒潮等。总体来说,2021 年为较好气候年景。

  常住居民

  【人口】2021 年,天宁区人口保持稳定增长。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48.49 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0.19 万人,同比增长 0.4%;年内出生 2620 人,户籍人口出生率 5.4‰;死亡 3614 人,死亡率 7.5‰,人口自然增长率 -2.1‰。常住人口 67.48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 0.5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61.67 万人、农村人口 5.81 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91.4%。

  【民族】天宁区人口以汉族为主。1990 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天宁区有回族、满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高山族、藏族 10 个少数民族。至2019 年,少数民族增至 49 个,新增维吾尔族、彝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畲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锡伯族、德昂族、裕固族、京族、赫哲族、基诺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土族、毛南族、仡佬族、阿昌族、保安族、东乡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普米族、撒拉族、塔吉克族。天宁少数民族中,流动人口比重较大,尤其是回族。据统计,2021 年天宁区常住少数民族 38 个、2720人,占户籍人口的0.56%,其中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 6 个少数民族人口超 100 人;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口 4884 人。

  【宗教】天宁地区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宗教活动场所较为密集,对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著名寺院有建元寺、天宁寺、法济寺、国安禅寺、护国讲寺、慈恩寺、白云禅院、端明寺、清凉寺、常州九华禅寺、郑陆南城寺、焦溪舜山古寺、焦溪东平禅寺、焦溪舜山南禅寺等,保存至今的有7 处(常州天宁禅寺、常州清凉禅寺、常州九华禅寺、郑陆南城寺、郑陆焦溪舜山古寺、郑陆焦溪东平禅寺、郑陆焦溪舜山南禅寺)。其中,位于天宁寺东侧的建元寺,为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在建元年间(479—482)所建,为常州地区最早的皇家寺院。天主教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进入常州,在东青陈家头村建天主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常州东门建天主堂,系东青天主堂分堂,该两堂是常州、武进地区最主要的天主教堂。基督教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传入常州,在北直街设福音堂传教,民国 4 年(1915)在县学街建基督教教堂,名恺乐堂,迄今为止仍是常州、武进地区最早、最重要的基督教教堂。至2021 年,天宁区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11 处,其中佛教有常州天宁禅寺、常州清凉禅寺、常州九华禅寺、郑陆南城寺、郑陆焦溪舜山古寺、郑陆焦溪东平禅寺、郑陆焦溪舜山南禅寺 7 处,天主教有郑陆东青天主堂 1 处,基督教有常州市基督教教堂、焦溪基督教教堂、北塘基督教教堂 3 处。

  【著名人物】天宁区自古人杰地灵,在古代科举史中出过6 名状元。常州学派创立人庄存与、刘逢禄,阳湖文派缔造者恽敬、李兆洛、陆继辂,常州词派代表人物张惠言、张琦,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寿平,常州诗派著名诗人黄仲则、赵翼均生活在天宁地区。天宁区还出过江南大儒钱名山、中国著名法学家和中华民国司法总长董康、史学泰斗吕思勉、中国电影开拓者及剧作家洪深、上海解放日报社社长兼华东新闻学院院长恽逸群、新中国第一代大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意大利欧洲学院院士和著名画家吴青霞、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家袁晓园、中国电波传播科研事业创始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吕保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吴阶平、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开拓者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等著名人物。

  建置区划

  【建置】据南京博物院对乌墩遗址、潘家塘遗址和寺墩遗址的崧泽文化遗存考古发现,5500 年前,天宁地区已有先民从事农耕、渔猎活动,创造出最早的远古文明。春秋晚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在今郑陆镇舜过山北麓躬耕去世。秦汉以后,天宁地区曾先后属毗陵、晋陵、常州等郡、州、路、府管辖。两汉、三国及西晋时期,天宁地区属毗陵县,东晋、南朝、唐、两宋、元代属晋陵县,明朝属武进县,清雍正年间(1723—1735)武进县一分为二属阳湖县。1949 年前,天宁地区属武进县名山镇、龙城镇及青山镇;1949 年后属名山、龙城两镇。1949 年,废镇设第一区(天宁区前身),1952 年设立东区,1956年改称天宁区,1966 年更名东风区, 1980 年复称天宁区。

  【区划】1949 年,常州第一区(天宁区前身)东起白家桥,西到化龙巷、青山桥,南到东仓桥下塘,北抵沪宁铁路。1952 年,东区范围稍有扩大,先后分9个居委会。1955 年,常州市北区撤销,马山埠、大圩沟、中街、化龙巷、大火弄 5 个居委会和 1 个船民委员会以及县直街居委会的一部分划归东区。1956 年,天宁区分 3 个街道、31 个居委会。 1957 年,区界东起白家桥,西至小河沿、化龙巷、北直街一线,南抵德安桥,北达沪宁铁路,原 3 个街道改为东、中、北3 大块。1960 年,天宁人民公社下辖青山、水门、新丰、和平、五一、红梅、青龙 7 个分社,35 个管理区。1961 年,增辖北塘公社。1962 年,红梅、青龙、北塘 3 个公社划出归郊区管辖。 1963 年,辖新丰街、青山路、水门桥 3 个分社、23 个管理区。同年,分社改称街道,23 个管理区改建为 34 个居委会。随着市区建设事业的发展,辖区范围相应扩大,至1985 年,天宁区辖朝阳桥、水门桥、新丰街、局前街、北环路 5 个街道、66 个居委会。1987 年 1 月,常州市广化区撤销,所属古村、清凉、兰陵 3 个街道划归天宁区管辖。调整后,天宁区辖新丰街、局前街、水门桥、北环路、朝阳桥、古村、清凉、兰陵 8 个街道,面积 18.7平方千米,区政府驻地新丰街街道鹤园弄。2002 年 4 月,原属郊区的雕庄、青龙、茶山、红梅 4 个乡划归天宁区管辖。调整后,天宁区辖 8 个街道、4 个乡,面积 78.23平方千米,区政府驻地常锡路 116号。2003 年 10 月,撤销 4 个乡行政建置,在原辖区域设立雕庄、青龙、茶山、红梅街道,同月新丰街、水门桥 2 个街道合并设立新丰街街道,局前街、古村 2 个街道合并设立局前街街道,调整后的天宁区辖新丰街、局前街、雕庄、青龙、茶山、红梅、北环路、朝阳桥、清凉、兰陵 10 个街道。2006 年 8 月,位于青龙境内的常州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与位于雕庄境内的常州市东南经济开发区合并,成立天宁经济开发区,与青龙街道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同年,撤销新丰街、局前街街道,与红梅街道部分、朝阳街道部分合并设立天宁街道;撤销北环路街道,与红梅街道部分、新丰街街道部分和青龙街道部分合并设立红梅街道,并将红梅街道沪宁铁路以北、五角场北路东侧区域划归青龙街道;撤销朝阳、清凉街道,与茶山街道部分合并设立茶山街道;将兰陵街道与原茶山街道部分、原清凉街道部分合并设立兰陵街道;将红梅街道办事处运河以南、采菱河以东区域划归雕庄街道。调整后,天宁区辖雕庄、青龙、茶山、红梅、天宁、兰陵 6 个街道。2015 年 5 月,原武进区郑陆镇划归天宁区管辖。至 2021 年,天宁区有 1 个省级开发区(天宁经济开发区)、1 个镇(郑陆镇)、6 个街道(雕庄、青龙、茶山、红梅、天宁、兰陵),辖 44 个建制村、78 个社区,面积 154.84 平方千米,区政府驻地竹林北路 256 号。

  【消失的村落】自2003 年以来,天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以及配合常州市城市规划建设需要,一些涉及重要项目建设的村落被列入征收拆迁范围。至2021 年年末,天宁区累计有 218 个自然村消失。其中,郑陆镇 46 个(自 2015 年区划调整以来),雕庄街道 41 个,青龙街道 70个,茶山街道 15 个,红梅街道 23 个,天宁街道 11 个,兰陵街道 12 个。

  名胜古迹

  【寺墩遗址】寺墩遗址位于郑陆镇三皇庙村,1973 年发现,主要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距今约 4500 年,1995 年被批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 年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被三圈河道环绕,总面积约 90 万平方米,先后经过 6 次考古挖掘,发现墓葬 22 座,出土玉琮、玉璧、陶器、石器等文物 300 余件。

  【潘家塘遗址】潘家塘遗址位于青龙街道潘家塘、奚蒋塘、刘家村一带,1976 年年底发现,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遗址,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距今约5500 年。考古挖掘发现墓葬10 余座,出土陶、石、玉各类完整器物数百件,以及大量稻谷作物等标本。专家认定该遗址是从戚墅堰(今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圩墩聚落人群中分离、迁移到此处生活定居的先民形成的。

  【乌墩遗址】乌墩遗址位于新丰村张家湾,1992 年发现,主要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遗址,面积约 1800 平方米,距今约 5500 年。考古挖掘发现墓葬 9 座、遗物 368件,出土石锛、石斧、陶网坠、陶盆、陶鼎、陶罐、陶壶、玉器等文物 200 余件。

  【天宁禅寺】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 余年历史,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天宁区因该寺得名。该寺殿宇巍峨壮观,佛像高大庄严,历代名僧辈出,法会闻名遐迩。清代,康熙、乾隆南巡经常州,对寺僧多有赏赐,乾隆帝曾为天宁寺御书“龙城象教”匾额。当时,天宁寺被誉为“东南四大丛林”之一。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三宝殿、罗汉堂、功德堂、玉佛楼学戒堂、达摩阁和放生池等。2007 年建成开光的天宁宝塔累计 13 层,高153.79 米,创造第一金顶玉身、第一铭文铜瓦、第一高钟、第一经文碑林等多项佛塔全国第一纪录。

  【红梅公园】红梅公园因古建筑红梅阁而得名,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内有红梅阁、文笔塔、屠一道根艺藏珍馆和红梅春晓、古刹钟声、曲池风荷、青峦倒影、凤桥花径、翠薇秋霞、孤山雪松、文笔夕照八景, 以及文思桥、星聚桥、伯牙桥、翠盖桥、西双桥、三吴桥等历史文化景点。红梅阁始建于唐昭宗年间(889—904),距今1100 多年,宋代曾作为贡士试院,后成为道院,传说号称紫阳真人的道教南派鼻祖张伯端曾在此聚徒修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坡公园】东坡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为国家AA 级旅游景区。南宋时,常州人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十一次到常州,泊舟于此,建“舣舟亭”作纪念。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时,在此兴建万寿亭行宫,重修舣舟亭。园内主要景点有仰苏阁、竹亭、御碑亭、东坡洗砚池、龙亭、御码头、广济桥、半月岛等。

  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天宁区古遗址、名人故居、红色纪念地众多。据常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统计,天宁有古墓葬3 处、古建筑 98 处、石窟寺及石刻 5 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97 处、其他 2 处,总计 205 处;郑陆镇划归天宁区管辖后,又增加文物保护点41 处。区内有青果巷、前后北岸 2 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天宁寺至舣舟亭 1 个历史地段,瞿秋白故居、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逸仙中学旧址、红庙遗址、澄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6处红色纪念地,郑陆镇焦溪村 1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运河天宁段1 个世界遗产项目。现拥有京杭大运河、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近园、寺墩遗址、常州唐氏民宅 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1 处,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55 处。2021 年,张太雷故居、逸仙中学旧址、北夏墅学校旧址、恽代英住址、澄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入选第一批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宁区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至2021 年,有国家级“非遗”项目 2 个、省级“非遗”项目 5 个、市级“非遗”项目23 个、区级“非遗”项目 59 个,形成完备的国家、省、市、区级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天宁寺梵呗唱诵是一种宗教音乐,历史悠久,其特点是节奏沉稳扎实,唱腔悠扬潇洒,韵味古朴清雅,被公认为东南各省佛教寺院唱诵的典范。国家级“非遗”项目——留青竹刻是当地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竹刻艺人在竹子表面极薄的一层青筠上镌刻,巧施全留、多留、少留、微留、不留的技艺,使作品显示出明暗浓淡、翻转掩映的立体感,体现出作品的形象或书法神韵,为历代名人雅士所喜爱。

  【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常州市区保存最为完好、最负盛名的古街巷。历史上,这里名人聚居,名家辈出。青果巷临近市内运河,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河上船舶云集,成为南北果品集散地,有“千果巷”之称。后因常州方言“千”“青”难辨,演变为“青果巷”。明初唐伯成父子在此建易书堂、筠星堂、四并堂居住后,青果巷成为名人聚居地。巷内出现的名人有明代文豪唐顺之,清代书画家钱维城、汤贻汾,洋务运动先驱盛宣怀,民初谴责小说家李伯元,剧作家吴祖光,语言学家赵元任,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革命先驱瞿秋白,七君子之一史良,民族工业开创者刘国钧等。2013 年 2 月,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工作启动,规划面积约 12.6 万平方米,其中核心保护区约 8.2 万平方米,规划范围内有 11 处文物保护单位、17 处历史建筑。街区内著名历史建筑有阳湖县城隍庙戏楼、唐荆川宅、周有光宅、史良故居、刘国钧故居、八桂堂天香楼、赵元任故居、恽鸿仪故居。2018 年,启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及东侧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修缮工作。2019 年 4 月,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约 3 万平方米开放,开放范围集中在青果巷主巷两侧,囊括贞和堂、礼和堂、史良故居等最具代表性部分,12 月,被省商务厅评为首批省级高品位步行街培育街区。2020 年,入选全省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东临文化宫广场,西接晋陵中路,形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此处三面环水,风水极佳,是常州仕宦、文人集聚之地。历史上,先后有 4位状元在此居住。街区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其中著名的有苏东坡终老地——藤花旧馆,清代弘文院大学士吕宫府,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故居,漕运总督管干贞故居,清代徐氏道台府等。2004 年,启动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保护和原样复建,形成现在的仿古街区。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综合经济】2000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6.12 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 2.2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3.80亿元,财政收入 1.23 亿元。2002年,郊区 4 个乡并入天宁区。200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55.19 亿元,财政收入 10.67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 0.6∶58.3 ∶41.1,工业比重增加并超过第三产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386 元,农民人均收入 6608 元。此后,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2008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148.78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 0∶38.2∶61.8,成为常州市第一个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消失。2015 年,郑陆镇并入后,区内又有了农业产业。2021 年,天宁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88.4 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5.48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0.8∶25.7∶7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5747.9 元,同比增长 8.7%。全区有主板上市工业企业 6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24 家;有高新技术企业 246 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311.3 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989 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29.73 件。

  【第一产业】2002 年 4 月前,天宁区为纯城区。此后,郊区的雕庄乡、青龙乡、茶山乡、红梅乡划归天宁区管辖,区内始有第一产业,2003年实现增加值 0.34 亿元。2015 年,郑陆镇划归天宁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 8.7 亿元。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区内农业实现产业化、生态化、特色化。2021 年,天宁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4.2 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 7.31亿元,同比增长3.1%;林业产值0.08亿元,同比增长 0.5%;畜牧业产值 0.99 亿元,同比下降 27.4%;渔业产值 4.94 亿元,同比下降 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0.88 亿元,同比增长 5.6%。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40 公顷,总产量 6695 吨,同比增长 9.6%,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00 公顷,总产量 3720 吨;小麦种植面积 360 公顷,总产量 1685 吨。林果种植面积 646.67 公顷,其中特色林果翠冠梨、葡萄种植面积分别为 466.67 公顷、180 公顷,总产量分别为 1.31 万吨、0.45 万吨,产值分别为 9899 万元、2403 万元。水产养殖面积 686.67 公顷,水产品总产量 0.39 吨。生猪饲养量 0.6 万头、家禽饲养量 6.8 万羽。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省级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额17328.6 万元,同比增长7.95%。推进“互联网 + 农业”平台建设,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 2.8 亿元,同比增长 16.3%。焦溪翠冠梨创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功申报“常州市十大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计划”。至年末,全区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 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 个、绿色食品 19 个、常州市名优农产品 9 个。

  【第二产业】天宁区内纺织工业曾经是常州的支柱产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2),吴幼儒在区内东下塘创办晋裕织布厂,是常武地区第一家纺织厂。民国 4 年(1915),蒋盘发在乌衣浜(原常州巾被总厂)创办大纶机器织布厂,是常州第一个告别土织布机生产的工厂,开创用蒸汽动力引擎拉动机器织布的新时代。民国 19 年(1930)2 月,刘国钧接盘大纶,改名大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到新中国成立前,常州有代表性的纺织企业为大成纺织厂、民丰纱厂、协源染织厂,其均在天宁区域内。1954 年公私合营后,大成纺织厂改成常州国棉一厂、三厂、东风印染厂,民丰纱厂改成常州国棉二厂,协源染织厂改成常州第一织布厂。改革开放后,区内工业结构发生变化,机械、服装、化工、建材发展很快,产业门类增加。至2021 年,区内形成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医药、化工及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拥有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生物医药、冶金、建材、电子七大行业。2021 年,天宁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757.5 亿元,同比增长 1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7%。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41 家,年开票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集团)122 家。完成工业纳税销售 908.57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纳税销售 728.3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8.4%、13.88%;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32.53 亿元,同比下降 1.6%,规模以上工业利税46.69 亿元,同比增长 0.5%。实现工业投入增 24.4%,工业技改投入同比增长 5.4%,技改投入占工业投入的 59.7%。常州焦溪季子文旅综合开发和长三角金属交易智慧物流园列入省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9.1 亿元;实施市重点项目 19 个,完成年度投资 24.3 亿元。全区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累计 4 家,其中新增2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9 家、市级 3 家。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 家,其中省级 4 家;新增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5 家,其中省级 2 家。新增省、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0 家,其中省级 3 家;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6 家,其中省级 2 家;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 4家,其中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唱游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完成智能化改造企业 110 家,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 66 家,认定星级上云企业 67 家。

  【第三产业】清末民国初期,天宁区有青山桥、新丰街、东大街和水门桥4 条商业街道。青山桥在明清时期即形成土布、木材集散市场。新丰街于沪宁铁路筑成之后形成。 1950 年,全区商户有 952 家,1956年私营商业公私合营、合作化以后,商业网点减少。改革开放后,商业迅速繁荣,集体和个体商业大量发展,商店遍布各主要街道,成为常州新兴的繁华地区。区内曾有全市规模最大的迎春市场、中山路粮油市场、工业产品贸易中心、农副产品贸易中心等。进入 21 世纪,房地产业、楼宇经济、卖场经济、现代物流、品牌连锁经营长足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08 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21 年,天宁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2 亿元,同比增长 21.6%。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2 亿元,同比增长 16.3%;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9 亿元,同比下降 24.2%。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 2109.02 亿元,同比增长 27.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 62.7 亿元,同比增长 18.1%。20 类社会零售消费品中12 个类别销售额呈正增长,其中日用品类、五金电料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速位列前三,分别为 78%、52.8% 和 51.6%。266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3.4 亿元,同比增长 46.4%,增加值 35.5 亿元,营业利润 5.4 亿元,同比增长 3.4%。规模以上服务业十大门类中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31.5%;参与核算的重点服务业行业实现营业收入 157.1 亿元,同比增长 56.4%。

  【环境保护】民国时期,天宁区只有一些极简单的环境卫生设施,新中国成立后有所改善。改革开放后,生产和生活污染物过度排放,环境保护意识开始增强。20世纪80年代,区内先后建成舣舟亭公园“半月岛”、蔷薇园,红梅公园、东坡公园也得到相应维护,同时开始治理“三废”(废水、废气、废物)。20 世纪 90年代,区内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001 年起,全区投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以生态建设和太湖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污染源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态环境建设。2013 年,“美丽天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把太湖治水、清水工程、蓝天工程、环境安全、节能减排、宁静工程等作为重要治理目标,持续开展各项整治,依法取缔、关闭污染企业和不合规范的畜禽养殖场。2021 年,天宁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266 天,优良率 76.7%,同比下降 5.3%;PM2.5 平均浓度 33.2微克 / 立方米 , 同比下降 9%,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降尘浓度2.9 吨 / 平方千米 · 月;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2020 年分别减少8%、 10%。开展主城区劣 V 类河道排查溯源整治 9 条,完成河道整治工程项目 35 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完成 30 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 346 个“小散乱”排水户整治、12 家区级单位庭院点位治理;省“水十条”考核断面(北塘河青洋桥断面、新沟河粮庄桥断面)优Ⅲ类水体比例 100%,无劣V类水体。开展土壤污染防治,8 家企业完成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厂区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转移处置危废 18.39万吨。推进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完成现场监督检查 33 家、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前核查 17 家、工业射线探伤单位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 6 家、安全重点风险单位联合检查 4 家。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区建设,完成天宁经济开发区铜勺河、郑陆镇陈家沟、牟家公寓东侧河、铁鹏公司北侧河、北塘河窑墩浜支流、草塘浜支流河道治理。新改扩建绿地公园 45 公顷,新增景观节点 30 余处。天宁区被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第四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成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区,郑陆镇查家湾片区生态修复获评全省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教育】天宁区教育事业比较发达。唐代在青果巷南的先圣庙建有州学,为已知常州历史上最早的官学,距今1200 多年。北宋时,常州出现第一个具有讲学性质的书院——城东书屋,由晋陵理学家周恭先于崇宁年间(1102—1106)创办于天宁境内。极负盛名的龙城书院(局前街小学前身)创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近代新学兴起,刘树屏、恽祖祁将龙城书院改办成常州最早的新式学堂常州致用精舍,开设算学、舆地、时务、策论等“致用”课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育志小学堂创办,这是常州最早以“学堂”命名的新式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汪洵等将常州致用精舍改为武阳公立小学堂,为常州第一所公立小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恽祖祁召集常州府所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 8 个县知县摊派出资,创办常州府中学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前身,今罗汉路 8 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留学日本弘文院的庄先识利用麻巷与白马三司徒交会处的私宅,以女儿名字“涤氛” 命名,创办常州第一家幼儿园——涤氛蒙养院。民国以后,天宁地区又兴办一批有影响的学校,如私立江南中学(常州市第三中学前身)、私立正衡初级中学(常州市第一中学前身)、常州市第一初中(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前身)。这些超过百年和将近百年的学校在长期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天宁区坐拥常州市 80% 以上优质教育资源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速学校布局调整和名校创建步伐,教育设施明显改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升学率、职高就业率均在 90% 以上。2011 年起,天宁区推进实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组建成立“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博爱小学教育集团”“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青龙中学、雕庄中学、第八中学分别与第二十四中学、正衡中学、实验中学实现一体化办学,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2013年,天宁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至2021年年末,天宁区有学校88 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 2 所、初中 5 所、小学 33 所、幼儿园 47 所、特殊教育学校1 所;有市级新优质学校15所,省、市级优质幼儿园43 所。年内新建、改扩建学校27 所,新增学位4380 个;新增省、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6 个,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改革实验项目5 个,省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1 个。是年,天宁区获评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首批江苏省幼小衔接实验区。

  【文化体育】历史上,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清代著名没骨花卉画法创始人恽南田、历史学家赵翼等在天宁区创作出许多传世名作。民间流行锡剧道情、宣卷等文化活动。1949 年后,文化事业逐步发展,先后设立居民俱乐部、区文化馆、阅览室,组织群众创作。改革开放后,区内新兴的群众文体活动项目有书法、绘画、摄影、象棋、围棋、风筝、桌球、乒乓球、柔力球、交谊舞、戏剧票友、健身气功、太极拳剑、健身球操、健身秧歌等。21 世纪,天宁区推进文体惠民工程,组织的文体活动有专场文娱演出、美术书法摄影展、天宁幸福广场、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节、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节、国际旅游节、少年体育竞赛、社区天天乐、“戏悦天宁”、“乐动天宁”。至 2021 年年末,天宁区有 1 个区级文化馆、1 个区级图书馆、7 个镇(街道)文化馆分馆、8 个镇(街道 ) 图书馆、124 个村(社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新增秋白书苑 2 家(天宁吾悦秋白书苑、新丰苑桃渚秋白书苑),全区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 3.7 次;有区级全民健身中心 1 个、镇(街道)级全民健身中心 8 个、中小型体育场地 30 个、村(社区)体育公园 18 个、社会足球场地 15 个、全民健身步道 434.83 千米、全民健身路径点 862 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4.48 平方米,城市社区 10 分钟体育健身圈覆盖率 100%。全区有区级体育社会组织 13 个,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343 名,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51 名,国民体质合格率达 96%。

  【医疗卫生】2002 年区划调整前,天宁境内有区属医院 1 所,以眼科、耳鼻喉科为主要特色,是常州市唯一的区属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各街道、各小学、幼儿园和有关工厂、企事业单位设有保健站、医务室,全市 9 所市属医院有 8 所在天宁境内。至 2021 年年末,天宁区有区属医疗卫生机构 248 家,其中区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3家、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29 家、村卫生室 19 家、门诊部 71 家、个体诊所 85 家、企事业单位医务室(卫生站)32 家。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 2332 人 , 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098人、注册护士 896 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869 人、执业护士 285人。全年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90.32%,家庭医生签约 23 万人,签约率 36.26%,重点人群签约率 77.66%,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 79.29%。推进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兰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疼痛科被列为省级基层特色科室创建单位,焦溪卫生院糖尿病科、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整脊科、天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呼吸科、红梅街道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伤骨科创成市级基层特色科室,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基层特色科室 15 个,实现市级基层特色科室全覆盖。

  【民生保障】2021 年,天宁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1.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1.27%。失业人员再就业9500 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2498 人,扶持成功创业 3698 人,创业带动就业 14950 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11114 人。向 148名自主创业人员核发小额担保贷款5480 万元,为 8 名创业大学生提供担保贷款 156 万元,核定享受开业补贴、大学生创业者社保补贴、创业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136 人次、58.22 万元。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政策,为9877 家不裁员、少裁员企业发放稳岗补贴 1408.99 万元。全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3 项险种参保人数分别为 20.75 万人、18.04 万人、18.2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6000 人,待遇享受人员 2.3 万人,纳入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11.8 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 300 元提高至每人每月 350 元,惠及 2.3 万人;调整 9792 名养老年龄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待遇,由每人每月 900 元增至每人每月 950 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调整为 940 元 / 月,全年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2102.63 万元,1384 户、1768 人享受保障,其中城镇低保对象 1206 户、1549 人、农村对象 178 户、219 人。至年底,全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 24 家,养老机构床位数 4283 张,入住老人2112 人。

  【政府网站】https://www.cztn.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70-3511-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