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3平方公里。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区、启东市一衣带水。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5℃,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全域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
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2~4公里。面积89.5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卫农场)。南沿有深水岸线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
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岛呈海螺形,南北长12公里左右,东西宽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总面积54.4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6.8平方公里。尚有滩涂资源0米以上20万亩、-5米以上67万亩。周边岸线30余公里,其中南端约有2公里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气候: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影响台风2个。
气温:年平均气温16.9℃,比常年偏高0.7℃。年极端最高气温36.9℃(7月12日),年极端最低气温-8.9℃(1月10日)。年内高温日数6天,比常年偏少2天。
降水:年总降水量1283.6mm,较常年偏多94.7mm;年降水日数134天,比常年(127天)偏多;年暴雨日数6天,比常年偏多2天,日最大降水量为68.6mm(7月2日)。汛期(6~9月)总降水量790.7mm,较常年(652.0mm)偏多2成,为近二十年同期第三多;降水日数59天,比常年偏多10天。6月10日入梅(常年6月15日),7月11日出梅(常年7月10日),梅雨期31天(常年25天),梅雨量292.5mm,较常年偏多33.3mm。
日照:年总日照时数1831.9h,比常年偏少89.6h。
台风:年内,共有2个台风影响崇明区,均呈现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其中台风“烟花”累计雨量大,崇明区有8个站点超过200.0mm。
规划定位
根据《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到2035年,崇明将建设成为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人居品质等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成为世界自然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地、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成为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先行区。
发展战略
以“+生态”战略厚植生态基础:+生态底线、+生态资源、+生态网络、+生态节点、+生态修复。
以“生态+”战略提升生态价值:生态+活力、生态+动力、生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