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黑龙江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简介[v]

不详  2023-09-20  汤原县人民政府网

  汤原县位于三江平原西部,小兴安岭东部,因汤旺河冲积平原而得名。东临口岸城市佳木斯,西连红松故乡伊春,南望古城依兰,北接乌金之都鹤岗,地貌特征为山地、丘陵、平原、洼地,大体构成“三山一水四分田,一草一路和庄园”的格局。县域总面积3420平方公里,下辖10个乡镇(4镇、6乡)、137个行政村,驻县2个国营农场(汤原农场、梧桐河农场)、1个省属监狱(香兰监狱)和1个省属森工林业局(鹤立林业局)。截至2022年末,总人口23万,有汉、朝鲜、满、回等20多个民族。区域内耕地面积259万亩,其中县属耕地面积177.6万亩,是全省水稻、玉米、大豆主产区,是中国北方粳稻优势生产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常年保持在20亿斤左右,2014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汤原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为古肃慎故地,境内有隋唐陶家湾古堡、辽金郎家津古城、元代桃温万户府等遗址,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一类革命老区。境内资源富集,有黄金、铁矿石、石灰石、褐煤、天然气、地热、油页岩等矿产资源9大类24个品种;有松花江、汤旺河等大小河流30条,泡沼100余处,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特别是引汤灌区,是以汤旺河为灌溉水源的自流引水大型灌区,始建于1958年, 经过半个多世纪苦干实干,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5万亩,被誉为黑龙江的“红旗渠”。森林覆盖率39.6%,是全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份之一;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被誉为“兴安明珠、三江翡翠”。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汤原县境域狭长,由西北部山地丘陵与东南部沿江平原构成为“三山一水四分田,一草一路与庄园”的地貌格局。

  汤原县区域面积,历史上可谓大而无当:清末至民国时期,自西南而东北狭长千余里,史称“地大于一府,可设十县”尽6万平方千米,近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一;嗣后北大荒逐渐开发设治,本县行政区域几度划出渐小。

  汤原地域人类活动历史久远。商周以前为肃慎居地;东汉至三国时期属挹娄;南北朝时属勿吉;隋时勿吉改称靺鞨,本域为黑水部所辖;唐初为河北道铁骊部辖辖境,后为渤海国铁骊府所辖;辽灭渤海后黑水靺鞨改称女真从属于辽,此地居生女真属五国部盆奴里国地;金属上京路蒲峪路屯河猛安辖境;元初为辽阳行省开元路辖境;元中叶以后隶属水达达路桃温万户府;明属奴儿干都司屯河卫管辖;清初,本域为清廷与盛京将军双重治下之宁古塔昂邦章京辖境;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雍正十二年(1734年),黑龙江省将军下设呼兰城守尉,汤原县城为其所辖;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月,出放官荒,翌年八月,开放汤原街基,设汤旺河招垦局。1906年2月15日正式设汤原县,此为设县治之始。同时,吉林设立依兰府,汤原隶其管辖。

  汤原县行政辖属及其区划经历多次变革。设治初为吉林行省所辖,是时地广人稀,境域北抵黑龙江,东至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南濒松花江,西界铁骊与通北接壤的小兴安岭,西南以小古河为界邻通河县。民国元年(1912年)汤原归属黑龙江省绥兰道,翌年县衙行署改称县知事公署;民国18年(1929年),废道制,本县直隶于黑龙江省为三等县,其间梧桐河以东地方划归萝北县,县域减少大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汤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为丙类县,立伪县公署;伪康德元年(1934)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14省,汤原划属新设之三江省,直至伪满灭亡。伪康德六年(1939)县治中格节河、青黑山一线以东被划出,敌伪另立鹤立县。1945年“八一五”东北解放后,本县先隶属于三江地区行政公署、合江省政府、合江省第四专员公署、松江省政府、黑龙江省政府、黑龙江省合江地区行政公署,现属佳木斯市管辖。

  1945年12月,成立兴山市,1947年2月,兴山市(鹤岗市)划出。1952年9月,成立伊春市,从汤原县划出。1952年本县五区(南岔)划归伊春,1957年至1965年北部5个乡镇(鹤立、裕德、永发、吉祥、振兴)曾一度划归鹤岗。现行政区划为4镇、6乡、137个村,县治中心在汤原镇。

  【行政区划】

  汤原县下辖10个乡镇(4镇、6乡)、137个行政村,驻县2个国营农场(汤原农场、梧桐河农场)、1个省属监狱(香兰监狱)和1个省属森工林业局(鹤立林业局)。

  【自然地理】

  一、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汤原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部边缘,北依小兴安岭,南邻松花江、汤旺河两大水系,因汤旺河冲积平原而得名。汤原县境域狭长,地理坐标为北纬46°30′―47°21′, 东经129°30′―130°59′,东自洼丹河口起,西至嘟噜河口上,长距112.0km、宽距91.0km,全县行政区划面积3419.92km²。汤原县介于佳木斯、鹤岗、伊春三市之间。南邻佳木斯市,北连鹤岗市,西接伊春市,东北与萝北县接壤,东南与桦川县、西南与依兰县隔江相望。

  (二)地形地貌

  汤原县全县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中小地型地貌较为复杂且差异明显,西北部山地丘陵与东南部沿江平原构成为“三山一水四分田,一草一路与庄园”的地貌格局,形成汤原县域范围内优良的地理条件。北部为小兴安岭余脉,属山区,呈马蹄形环绕,生长有原始红松母树林、各种乔灌木以及山林特产,中部为丘陵漫岗区,有大片荒山、牧场、草原,南部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属于三江平原过渡地带,沃野连绵,地势平旷。全县地貌形态特征大体可分为山区、丘陵漫岗与低平原三种地貌单元类型,三大地貌约占比例大致为“三山一岗六分平”,此种地形发展农、林、牧业极为有利。汤原县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小兴安岭隆起南端,依舒断堑带的西北。境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北西、北北西向,出露有元古界、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元古界地层呈元古代混合岩及华力西晚期侵入岩的捕虏体产出。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序次构造交替活动构成十分复杂的构造形态,从境内及邻区各时期地层残留构造形迹分析,见有华夏系、新华夏系、华夏式东西向构造系统等构造体系。

  汤原县境内侵入岩出露广泛,占基岩出露面积的80%,以深层花岗岩类岩石为主,并有部分混合花岗杂岩。前者呈岩基或岩株状产出,构成北东向挤压带主体;后者则呈残留体零星分布。根据构造岩浆旋回、生成顺序、岩性特征,与邻区相比可将侵入岩划分为三个侵入旋回、七个入侵期。

  汤原县山区皆在县境西北部,区内主要有大干巴砬子、小干巴砬子、亮子河及老平顶等山峰,山体呈浑圆状,坡度陡,可见明显单面山,海拔高度在200-847m之间。丘陵漫岗区为浅山区及平原区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度为100-200m,系剥蚀的冲积、洪积山麓台地,沉积物形成时间较短,侵蚀切割不甚强烈,形成波状起伏岗地,主要分布在鹤立、胜利、太平川、永发等乡镇。低平原区包括松花江阶地河滩地,沿江呈条带分布,地势低平,主要分布在振兴、吉祥、胜利、竹帘、汤旺、香兰等乡镇。

  二、气候条件

  汤原县地处中高纬度,冬夏受极地大陆气团及副热带海洋气团交错影响,大陆性气候显著,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大,冬长夏短,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季,冬夏气温变幅很大。年平均气温2.8℃,一月气温最低,七月气温最高,最低气温 -41.1℃,最高气温38.1℃,年有效积温平均值为2559.5℃,生长季平均积温2483℃。降水量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秋两季,年平均降水量536.8mm,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8.5mm,年蒸发量1277.7mm。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25.3h,最多2866.9h,最少2331.1 h,在农作物生长期(5-9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175.3h,最多1355h,最少 1037.7h。全年平均无霜期136.6d,最长154d,最短106d。全年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为3.6m/s,最大风速为31.8 m/s。季节冻土发育,标准冻深2.20m。汤原县年平均气温及日照等热资源及光资源较适应本地区农耕。

  三、自然资源

  (一)耕地

  汤原县耕地面积171425.8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0.13%;园地面积696.42公顷,占0.2%;林地面积127320.99公顷,占37.23%;草地面积5317.96公顷,占1.5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5381.55公顷,占1.57%;交通运输用地面积5101.74公顷,占1.4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5925.81公顷,占7.58%;其它土地面积822.33公顷,占0.24%。

  (二)森林

  汤原县森林面积82244公顷,森林覆盖率39.6%,活立木总蓄积8021752立方米。

  (三)草原

  汤原县草原面积4535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2%。

  (四)湿地

  汤原县辖区内湿地位于县东北部,属于黑鱼泡省级自然保护区。

  黑鱼泡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088公顷,其中:核心区7450公顷;缓冲区6210公顷;实验区8248公顷。位处小兴安岭山地至三江平原生态过渡带,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和西伯利亚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和重要的栖息地。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1078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4种,即浮叶慈菇、野大豆、钻天柳、莲;野生动物783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兽类有3种;鸟类19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即东方白鹳、丹顶鹤;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6种。

  (五)水(河流、湖泊)

  汤原县水资源总量18.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15亿立方米,地下水5.84亿,重复计算量3.44亿立方米。境内现有松花江、汤旺河等大小河流30条,小型水库8座,河流总长度847.5公里。

  (六)矿产

  截至2015年底,汤原县共发现各类矿产24种,矿产地58处。其中,金、铁、制灰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高岭土矿多为中、小型,其中,金、铁矿床勘查程度较高,有利于开发利用;煤天然气、地热、制灰用白云岩、矿泉水等有一定优势和较好的开发潜力。

  【政府网站】https://www.tangyuan.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54-3711-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