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技术成果简介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软件是工业软件中的研发设计类软件,可模拟结构受力、散热、振动、电磁、流体等不同的物理场。针对特定类型的工程或产品所开发的用于产品性能分析、预测和优化的软件,称之为专用CAE软件;可以对多种类型的工程和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评价和优化,以实现产品技术创新的软件,称之为通用CAE软件。
1.2技术分析与优势
1.2.1核心技术分析
项目采用完全自主可控的高效能仿真平台SciFEA、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桥梁可靠度评定(RAB)等仿真技术。
1.2.2技术创新与优势
项目立足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专长和高性能计算的技术优势,开发工业仿真系统软件,系统贯穿产品和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以通用系统为基础,根据不同使用场景专业定制的服务模式。
1.3技术成果主要产品及应用
项目主要产品包括换热站优化引擎、智慧油田管理系统、桥梁可靠度评定与应用。
在产品开发阶段,CAE能有效地对零件和产品进行仿真检测,确定产品和零件的相关技术参数,发现产品缺陷、优化产品设计,并极大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在产品维护检修阶段能分析产品故障原因,分析质量因素等。CAE主要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土木工程、通用机械、兵器、核能、石油和化工等行业。
1.4技术成果所处阶段
项目已完成产业化1项,在研1项。
1.5技术团队
自主可控CAE工业仿真软件的研发主体为吉林省枫瑞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公司吸纳了高端技术团队和战略资源,技术团队历时20年积累了120余项的典型行业应用,积累了包含结构分析、疲劳分析、热分析、电磁分析、优化分析等多种产品模块矩阵,形成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可广泛应用于科研和教学的SciFEA有限元分析系统。目前,公司技术团队带头人情况如下:
钱华山(多物理场耦合专家) 北京交通大学固体力学博士,中国力学会计算软件专业组专家,中国工业服务联盟副理事长,国家火炬计划 “超算有限元分析系统”负责人。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行业应用项目近百项,在工业建模与计算领域有超二十年开发应用经验。
傅向荣教授(高性能计算单元专家) 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从事博士后,荣获Emerald出版社年度“Highly Commended Award”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高英博士(能源领域领军人才)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博士后、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在CAE领域有12年的工作经验,曾参与石油、环境、海洋等多个项目仿真计算研发,擅长数值模拟开发及石油领域仿真技术实现。
陶召胜(软件工程、敏捷工程咨询师)二十多年软件工程经历,前华为公司杰出敏捷教练。擅长的咨询领域包括:软件工程和敏捷、软件架构与设计、代码质量、软件测试。
庞清武(CTO)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历任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评级总监,每克拉美独立董事,全球产业赋能中心(松山湖)理事会理事、帝一国际实业副总等职务。有着丰富的行业研究、产学研联盟、产业链重构等方面的经验。
2.市场潜力分析
全球工业软件产业规模自2016年起持续上升,2022年规模达4779.5亿美元,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2年度,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到2407亿人民币。但是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仅7%,远低于我国工业增加值约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30%。核心工业软件是35项“卡脖子”工程的第13项,严重威胁我国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国内工业软件领域已经发生多起断供、安全后门等“卡脖子”危机。在工业设计领域70%的市场和工业仿真90%的市场被国外巨头ANSYS、MathWorks、Dassault、Siemens、Altair、MSC等所垄断。
第六届中国工业软件发展高层论坛上,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强调了工业软件发展的重要性,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切入点,工业软件成为一系列国家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一子。同时也指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将给工业软件发展带来新要求、新机遇。21世纪以来,一方面CAE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高性能计算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各类仿真算法涌现,软件的仿真精度、效率等大幅提升,商业化应用领域高速拓展。同时,CAE领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大软件公司为提升分析技术、拓宽应用领域和市场范围,CAE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下游行业需求规模不断扩大而增加。
3.融资需求及用途
项目计划融资3000万元,用于组建长春工业CAE软件研发中心,投资能源管理子公司。
4.技术成果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
项目产品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000万元。
4.2社会效益
项目在政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下,仿真技术作为工业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广泛的融合应用,助推数字中国建设,对于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保证国家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晓明
联系电话:15948353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