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东经107°16΄~109°42΄,北纬41°07΄~41°28΄。北与蒙古国交界,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相依,西连乌拉特后旗。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距巴彦淖尔市政府驻地临河区161公里,距包头市219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91公里,距中国甘其毛都口岸130公里。全旗东西长203.8公里,南北宽148.9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总面积22868.11平方公里。全旗辖10个苏木镇,有嘎查、村(分场)93个,街道社区6个,矿区管委会1个,自然村278个。
【历史沿革】清顺治五年(1648年),设乌拉特中旗。次年迁至乌拉特草原,亦称乌拉特中公旗。旗府设在乌拉山前哈达门沟口南。清至民国初,中公旗辖阿鲁科尔沁、高勒、玛拉图尔、米日、乌布尔科尔沁、准6个苏木。民国时,北与土谢图汗部、三音诺彦部交界,东南与东公、西公旗衔接,西与阿拉善厄鲁特旗为邻。至民国末年,旗衙门先后设昆都仑花、达巴干高勒北口、伊和乌力吉图、温都尔朱斯林拉、毕其格图、巴日哈山、阿古吉玛塔拉白、宝日罕图、乌力吉图、宝日胡硕、乌兰陶勒盖、川井、东升庙、德日素诺尔、本巴台等地。辖查干胡硕、德力素诺尔、道劳其3个苏木,台梁1个区。苏木辖嘎查,区辖乡。1950年7月18日,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在本巴台(今呼勒斯太苏木乌珠尔嘎查北)成立,旗下设3个努图克、1个区。努图克和区下设30个嘎查、5个行政村。巴音温都尔努图克辖哈那图、阿布拉图、朱斯木拉、潮格温都尔、乌兰陶勒亥、善岱、本巴图、布古台、西尼乌素、保日毕、巴音乌力吉、郜北12个嘎查。德力素诺尔努图克辖伊很查干、巴音高勒、巴音满都呼、乌兰敖包、乌力吉图、川井、呼勒斯太7个嘎查。沙布格努图克辖温根特格、道劳其、沙门特、东达乌素、巴音保日、那林哈日、巴音诺尔、哈太8个嘎查。台梁区辖昆都仑庙、南关井、聂耳图3个嘎查和南排、老爷庙圪卜、台梁、点力素太、张三壕5个行政村。1951年9月旗政府迁驻海流图。1952年10月15日,乌拉特中旗与乌拉特后旗合并,组成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政府驻地海流图。1981年9月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更名为乌拉特中旗。旗府驻海流图。辖桑根达来、巴音、乌兰、川井、巴音杭盖、杭盖戈壁、呼勒斯太、温更、巴音哈太、新忽热、石哈河、图、郜北、永胜、德岭山、乌加河、宏丰、石兰计、红旗19个公社及海流图镇和巴音、巴音杭盖(呼格吉日图牧场)、杭盖戈壁(种畜改良场)、温更、巴音哈太(种畜改良场)5个合营牧场,东风良种场(此鸟老鸟图农场),同和太国营牧场。1982年取消5个合营牧场建制,由公社级改为生产大队级。1984年公社改乡、苏木,大队改行政村、嘎查。红旗公社更名为乌梁素太乡、永胜公社更名为双盛美乡、图公社更名为楚鲁图乡。1986年1月乌加河乡和温更苏木改设为镇。1995年全旗辖海流图、温更、乌加河3个镇,巴音、巴音哈太、巴音杭盖、川井、杭盖戈壁、呼勒斯太、桑根达来、乌兰、新忽热9个苏木,楚鲁图、德岭山、郜北、宏丰、石哈河、石兰计、双盛美、乌梁素太8个乡。共有63个嘎查、57个行政村,278个自然村、9个居民委员会。2001年4月撤销郜北乡、双盛美乡、楚鲁图乡、石哈河乡,改建石哈河镇;撤销杭盖戈壁苏木,划归呼勒斯太苏木。全旗有宏丰、石兰计、乌梁素太3个乡,德岭山、海流图、石哈河、温更、乌加河5个镇,巴音、巴音哈太、巴音杭盖、川井、呼勒斯太、桑根达来、乌兰、新忽热8个苏木。2011年,设立甘其毛都镇,恢复温更镇。全旗共设6个镇、4个苏木,1个种畜场、1个牧场。有嘎查、村(分场)93个,街道社区6个,矿区管委会1个,自然村278个。
【人口民族】全旗辖10个苏木镇,一个种畜场,一个牧场,95 个嘎查村(分场)。总人口143034 人,其中,城镇人口(海流图镇 29255人),乡村人口(苏木镇场113779人),少数民族29348 人,其中,蒙古族人口 28086 人。乌拉特中旗是汉族居多数,蒙古族、回族、满族、藏族、达斡尔族、朝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境旗。入选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试点旗,自治区牧业现代化试点旗,全区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唯一试点旗,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旗”“全国科普示范旗”、国家“十五”普法先进旗、“国家健康促进旗”等荣誉。
【经济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8亿元、增长2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3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9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600元、23800元,增长7%和8%。
【自然地理】
[气候]乌拉特中旗深居大陆,远离海洋,地处高原,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具有高原寒暑剧变的特点,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表现为四季分明,夏季短促;春季干燥多风;秋季温和凉爽,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冬季漫长,持续5个月(11月-次年3月),冬春少雨雪,夏季雨量集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地质]乌拉特中旗地质构造分区属内蒙古西部单元区,是东西纬向构造的一部分。已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上太古界,下元古界的五台群、马尼图群。中元古界的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温都尔庙群。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下二迭统。中生界下中上侏罗统、下上白垩统。新生界的下上第三系、第四系下中上更新统、全新统、缺失三迭系各统。
[地貌]乌拉特中旗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由阴山山脉东西走向的二狼山、乌梁素太山、查斯太山分割成南北不同的自然地貌,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过渡变化。具体以固查公路为界,可分南部山前准平原区和北部高原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乌拉特中旗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都很发育,形成多种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有76种,其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56种,开发利用和准备开发利用的49种。初步探明矿产地423处,其中较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15处,小型矿床78处,矿点及矿化点297处;具有矿产储量的矿床、矿点87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636亿元以上。
煤矿 境内煤矿有烟煤、褐煤两种。烟煤产在温更镇所在地及周边一带,总储量3701.7万吨,经多年开发保有储量2543.13万吨,发热量5750~7150卡/千克。主要矿山企业是内蒙古温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量22—25万吨。褐煤主要产在西起巴音杭盖苏木中北部,中经乌兰、巴音苏木,东到桑根达来白彦花一带,远景储量400亿吨以上,现作进一步勘查;另有川井苏木巴音呼都格煤矿,主要矿山企业是内蒙古莱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褐煤储量10245.8万吨,保有储量10040.11万吨,发热量3200~5300卡/千克。
石油 境内石油产地巴音杭盖苏木中北部凹陷区,自1976年本旗矿管站刘墨榆发现为异常区后,先后有大庆油田、华北油田等队进行勘查。1993年由中原油田西北勘探开发处开始勘探、开发,探明资源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3.09亿吨以上,保有储量1.42亿吨以上,年产原油8.13万吨,预计年产原油可达90万吨,形成中型油田。此石油凹陷区,向西可扩展到乌拉特后旗境内,向东可扩展到乌兰、巴音、桑根达来苏木境内。
铁矿 境内铁矿资源丰富,总储量8347万吨,保有储量7505万吨,分磁铁、赤铁、褐铁、镜铁4种,以磁铁、赤铁为主,褐铁次之,镜铁极少。磁铁、褐铁矿分布在石哈河、新忽热、巴音哈太、巴音杭盖等地,以石哈河为多。矿床和矿点星罗棋布,较大的矿床是后石拉哈达、乌兰此老、麻格乃、东大旗、西河磁铁矿,扎板沟、阿贵少、德羊胜褐铁矿,平均品位磁铁18—35%,褐铁40—45%。赤铁矿分布在德岭山、巴音杭盖等地,较大的矿床有西德岭山、扎格乌素、东加干、其热根尚德等,平均品位45—48.5%。镜铁矿产于巴音杭盖苏木查干乌素。
铬铁矿 境内铬铁矿位居全国第二位,总储量30.5万吨,产在中蒙国境线以南,西起巴音杭盖苏木东加干,东到桑根达来苏木阿布格的超基性岩带上,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4公里。因其成因(溶离型)所限,矿点零星分布,且在0~500米之间均有矿体。主要集中在西起西索仑山,东到阿布格一带,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2—4公里。勘探储量38万吨,经多年断续开采,保有储量15万吨,品位12—41%。年产量徘徊在0.5万吨左右。
黄金矿 境内黄金矿可分原生金矿和次生金矿两大类,分别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火山岩型和砂金型、砾岩金型、冰水堆积型各三种。除山前准平原耕、荒地未发现金矿外,北部丘陵、沟谷、阶地金矿、矿点遍布。原生金的石英脉型金矿产在巴音杭盖苏木图古日格,伊肯查干,乌兰苏木铜口山、索木图,石哈河镇油房壕、白四盘,新忽热苏木长山壕,呼勒斯太苏木角格泥沟等处。原生金的火山岩型金矿产在石哈河镇牛永泰沟。次生金的砂金、砾岩金矿产在乌兰苏木东查汗哈达、金山圪旦,石哈河镇哈尼河、东西印壕、老龙湾、白山壕、西大旗,新忽热苏木浩尧尔忽洞、高勒图等处。次生金的冰水堆积矿产于川井苏木巴音呼都格南部。黄金资源储量187吨以上,保有储量143吨左右。原生金品位1—15克/吨,火山岩型金矿品位0.3—5克/吨,砂金品位0.5—8克/立方米。年产量4000千克以上。
铅锌硫铁矿 境内铅锌硫铁矿位于自治区第三位,是一个多金属矿床。具有工业价值的产地有两处,石哈河镇甲胜盘和呼勒斯太苏木对门山。探明储量:总储量4628.4万吨,铅金属量62.48万吨,锌金属量178.66万吨,硫铁矿石量4853万吨。品位是:铅1.35%,锌3.86%,硫22.9%。现开发利用的为巴盟乌中旗甲胜盘铅锌硫铁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处理矿石量60万吨以上。
菱镁矿 菱镁矿产在北部超基性岩风化带,赋存部位0—60米,与浅部铬铁矿伴生,呈窝状、不规则团块状零星分布。地质储量600万吨以上,保有储量530吨。原矿(MgC2O3)平均品位42—45%,熟料(Mgo)平均品位80—85%。赋存范围与铬铁矿一致,主要矿山企业为乌中旗富邦镁业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该矿山开采属于停产状态且采矿许可证已过期。
石墨矿 境内有晶质石墨矿、非晶质石墨矿两种。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在新忽热苏木铁面此老、德布斯格、巴音温都尔以及巴音乌兰苏木等地,全旗共有探矿权7个,采矿权5个,截至目前,石墨探矿权及采矿权已探明晶质石墨矿物储量4126.31万吨,占全区的79.52%,占全国的31.74%,平均品位5.03—6.38%。其中大乌淀石墨矿物储量为1775万吨,高勒图石墨矿物储量为1581万吨,平均品位为4.72%,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的两个单体矿山。初略估计,我旗晶质石墨资源矿物储量约有1亿吨,找矿潜力非常大。而且主要以小鳞片石墨为主,石墨鳞片为200目以下(<0.075毫米),石墨晶型好、干净无杂质,是制备高纯石墨、球形石墨、石墨烯的优良原料。同时具有储量大、矿体宽大完整、露天开采条件优越、综合利用价值高、易开发等优势。主要应用于超级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功能性涂料等。非晶质石墨矿主要产于红旗店东、西山,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2—3公里范围内。赋存矿体主要有9条,多数已开采,深在200米以下。地质储量530万吨,保有储量230万吨,平均品位60—90%。目前,我旗石墨特别是晶质石墨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一张“白纸”,容易整合资源,适合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开发、高水平发展,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火山沉积岩 火山沉积岩矿产包括珍珠岩、沸石、澎润土、金矿4种。金矿产于石哈河镇牛永泰沟,前已提及。沸石、澎润土二者伴生,产在新忽热苏木所在地、石哈河镇小白彦花,储量4亿吨以上,尚未开采利用。珍珠岩产于石哈河镇蔡家圪卜,储量3600万吨以上,经多年开采保有储量2600万吨。
高档石材矿 境内有质量较好的石材原料矿。红色花岗岩产于乌梁素太乡、乌加河镇北山、巴音哈太苏木等地,辉长岩、闪长岩、角岩等产于红旗店东西山,硅化石英角砾岩和石英板岩产于巴音杭盖苏木图呼勒、伊肯查干。大致储量:花岗岩250万立方米,辉长岩、闪长岩50万立方米,角岩12万立方米,石英板岩5万方米,硅化石英角砾岩7万立方米。各种石材原料都曾开采或正在开采中。
宝玉石矿 境内宝玉石矿主要产在乌兰苏木西起沙布代庙、中经角力格太、东到狮子头,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伟晶岩田中。巴音哈太苏木北部、新忽热苏木北部也是宝玉石的赋存区。这些地区的宝玉石有碧玺、海兰、锂辉石、黄玉、玛瑙、紫牙乌、水晶等,以碧玺、海兰、水晶为主,开发利用已达20年以上。
铬英玉矿 此为新型矿种,由铬离子浸染成淡白色、淡绿色次生石英岩,具有结构致密、结晶细、块度大等特点,适于制作美工工艺品。产地集中在甲胜盘铅锌硫铁矿区东南山上,储量100万立方米以上,曾有企业开采,保有储量98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乌拉特中旗所辖总土地面积228.68万公顷,其中农用地220.99公顷,占总土地面积97.5%;建设用地6.65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2%;未利用地1.04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0.5%。农用地中,耕地8.90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4%;园地0.008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0.03%;林地1.88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0.85%;牧草地210.21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95.12%。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1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8.2%;交通用地0.81万公顷,占建设地面积的12.18%;水利设施用地4.63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9.62%。牧草地是全旗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乌拉特中旗主体用地类型。利用地布局是耕地集中连片,主要集中在山前河套灌区和后山旱作农业区两大片,占全旗耕地面积的98%,牧区只有零星的饲草料地。区域间的差异大,全旗各类用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场,是乌拉特中旗的主体经济区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则是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全旗土地面积大,土地类型多样,适宜农、牧、林业的综合发展。全旗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大,耕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全旗有宜农荒地资源1.6万公顷,有宜林荒地2.0万公顷,98%分布在山前灌区,在国家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工投劳和引资转包开发下,使全旗耕地面积新增6464.7公顷。全旗人均土地面积15.87公顷(折238亩),人均耕地面积0.54公顷(折8.15亩),牧区畜均占有草场面积1.28公顷(折19.2亩)。
[水资源]据《巴彦淖尔统计年鉴》资料:中旗水资源总量38440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等于地表水资源量加地下水资源量减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水量),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912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6680万立方米。总共水量2932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用水量15015万立方米,地下水用水量14305万立方米。总供水量中,农业用水2807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38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360万立方米;城镇用水160万立方米,农村用水200万立方米。年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23.7吨/人,农村53.8吨/人。
[草场资源] 根据《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地类型面积、生产力统计表》草普资料统计:乌拉特中旗草地类型共6类11亚类32型。草地总面积3206.88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913.97万亩。其中温性典型草原类19.5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0.67%;温性荒漠草原类1844.2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63.29%;温性草原化荒漠类818.13万亩,占可利用草场28.07%;温性荒漠类155.7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5.34%;低地草甸类73.1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2.51%;沼泽类3.07万亩,占可利用草场0.12%。2011年落草原新政后,自治区统一按40亩天然草场饲养1个羊单位为1个标准亩,乌拉特中旗天然草场适宜载畜量确定的标准亩折算系数为0.79,核算牧区冷季适宜载畜量57.55万个绵羊单位。
[森林资源]乌拉特中旗位于祖国北疆边陲,北与蒙古国交界,是典型的温带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类型区,总土地面积22744平方公里。根据区域类型,分为三个不同的地域经济类型区。即:南部山前平原区,为纯农业发展区,总面积1609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7.07%;北部高平原区,为牧业发展区,总面积19329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4.98%;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是半农半牧发展区,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土地积的7.94%。全旗耕地面积120.6万亩,其中坡耕地、沙化耕地面积75.5万亩,占全旗耕地面积的62.6%,集中分布于该旗低山丘陵地区(山旱区)和山前平原区(灌区)。全旗林业用地面积1087.4万亩,其中有林地11.3万亩,疏林地7.3万亩,灌木林地380.4万亩,未成林地52.1万亩。宜林地635.8万亩,苗圃地0.35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500.25万亩。森林覆被率11%。
[植物资源]根据《乌拉特中旗天然植物名录》(1981年普查结果)自然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54科、155属、303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4种(叉枝圆柏、杜松、木麻黄、草麻黄);被子植物52科、152属、299种。有颈卵器植物门1科(中国蕨科)、1属(粉背蕨属)、1种(银粉背蕨)。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别占内蒙古种子植物总科数的50%;总属数的23.8%,总种数13.9%。有药用价值的植物186种,主要有麻黄、山大黄、马齿苋、银柴胡、王不留行、角茴香、蒙古扁桃、甘草、地丁、远志、锁阳、菟丝子、知母、天仙子、地黄、车前子、沙参、菌陈、薄公英、苍耳、薄草、秦艽、苁蓉、紫草等。
[野生动物资源]据初步调查统计,全旗范围内生存的野生动物有:野驴、石羊、黄羊、团羊、青羊、狼、土豹子、狐狸、野鸡、石鸡、鹌鹑、野鸭、地脯、捞鱼鹳、喜鹊、乌鸦、老鹰、猫头鹰、老雕、灰鹤、天鹅、野兔、兔狲、獾子、猞猁、刺猬、黄鼠、松鼠、蛇等。
[风力资源]根据实地测风资料分析,乌拉特中旗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8.9m/s,年有效风时为8370小时(3—25m/s),年均风功率密度为685.4W/m2;4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8.6m/s,年有效风时为8244小时(3—25m/s),年均风功率密度为571.5W/m2;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9m/s,年有效风时为7991小时(3—25m/s),年均风功率密度为392W/m2。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2650小时。
截至目前,全旗境内,现有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1座(德岭山变电站),距风电开发区域80公里左右;220千伏变电站2座(文更变电站、金泉变电站),距离风电开发区域均在10—100公里之间;220kV开闭站2座,即蒙古国送电国合220KV开闭站和白同220KV风电汇集站,其中白同220KV风电汇集站于2018年底升级成为500KV;110kV变电站8座,35KV变电站15座。
截至目前,全旗规划装机总容量为1000万千瓦,目前风电已取得核准约291万千瓦,已完成装机并网发电约290万千瓦,光伏完成装机并网发电约26万千瓦。在已建成并网项目的基础上,风电规划550万千瓦,光伏规划111万千瓦,光热规划30万千瓦。
【政府网站】http://www.wltzq.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