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内蒙古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简介

不详  2022-10-29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誉为“中国乳都”,荣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

  呼和浩特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3121.4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052.6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931.7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比例为4.4∶33.7∶61.9。

  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2021年统计年报)》要求和自治区统计局的抽样方法,呼和浩特市共抽中359个村级调查样本,调查常住人口4.89万人。现将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全市2021年人口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总量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49.56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4.14万人,增幅1.20%。

  二、城乡构成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常住人口为278.53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5.1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71.03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1.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9.68%,比2020年提高了0.54个百分点。

  三、年龄构成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7.5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61%;15-64岁人口为257.24万人,占73.59%;65岁及以上人口为44.74万人,占12.80%。与2020年相比,0-14岁人口减少0.47万人,比重下降0.3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增加1.18万人,比重下降0.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3.43万人,比重上升0.84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76.65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0.53%;女性人口172.9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9.4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16,比2020年上升0.16。

  五、人口自然增长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2.3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85‰;死亡人口1.8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5.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7‰。

  现辖4区、4县、1旗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8℃,年平均降水量337—418毫米,四季变化明显,气候宜人。

  呼和浩特建城历史可追溯至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1572年(明朝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与明朝“通贡互市”建立友好关系,并在这里修建城池,命名为“归化”,蒙古族人民称为“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成为现代呼和浩特市的雏形。 1954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北拥草原、南临黄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市内有距今70万年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场遗址“大窑文化”,有始筑于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代的中国最古老的“赵长城”,有公元1世纪作为“胡汉和亲”历史见证的昭君墓,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有被誉为“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呼和浩特也是丝茶驼路中转之地,是召庙文化盛行之地,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的前沿。

  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1986年,呼和浩特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大青山脚下、黄河岸边这片神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大窑文化”掀开了呼和浩特人类文明的历史;战国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北魏在这里定都“盛乐”,辽、金、元时期在这里建丰州城,明代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在这里建“库库和屯”。这里是草原丝路的必经地,清代中期,随着驰名中外的“大盛魁”等旅蒙商号的兴起,这里成为我国北方的商贾重镇,清代诗人以“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的优美诗词来描绘这里的繁荣景象。这里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首府,是一座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发展的美丽城市。发生在这里的千年故事,是书写在东亚版图上的磅礴史诗,也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篇章。这里是中原地区汉族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点;这里传唱着各族人民互敬互爱、和谐共处的团结颂歌。

  大窑文化遗址、长城遗址、云中古城、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大召、席力图召、将军衙署、公主府等文物古迹是呼和浩特熠熠闪亮的足迹。

  孤魂滩事件、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九一九”和平起义是这座城市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光荣历史。

呼和浩特历史沿革简表

时期 年代 行政 建城沿革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赵国云中郡 赵国建云中城,城址在今托克托县,为呼和浩特建城之始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前220年 秦云中郡地、汉云中、定襄郡 秦汉沿用云中城,汉建成乐等23县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0年~581年 云中、盛乐、朔州 北魏沿用云中城,在今和林格尔县建盛乐城,为北魏都城
隋唐时期 公元581年~907年 隋榆林郡、定襄郡、唐云州、云中都护府、振武军 隋、唐沿用云中城,建金河县,单于都护府、受降城、振武城
辽金元时期 公元907年~1368年 辽、金、元丰、云内州、东胜州 辽始建丰州、云内、东胜州,金、元沿用
明清时期 公元1368年~1911年 明东胜诸卫地、蒙古土默特部领地、清山西归绥道 明建归化城(库库和屯),清建绥远城
民国时期 公元1912年~1949年 民国派初设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设绥远省 1928年,归化城、绥远城合并,称归绥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年 1954年,绥远省归内蒙古自治区 1954年,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

  行政区划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2月9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归绥市工作团进入归绥。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称为"呼和浩特市"。1960年前,呼和浩特市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71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5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呼和浩特市现行政区划共辖9个旗县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65平方公里,旗县区面积15121平方公里,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市内四区及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五个旗县。

  自然地理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全市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是连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城市,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习近平总书记把内蒙古形象地比喻成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无疑就是这道风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 040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 650万立米,灌溉面积11万亩。哈拉沁沟,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708.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 622万立米。全市河流总长度1 075.8公里,河网密度为0.177公里/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13.5-13.7℃。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年均1 600小时。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30-349-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