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位于邢台市北端,紧邻省会石家庄市,辖4镇2乡,121个行政村,建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是中国牡丹文化之乡、中国牡丹文化研究基地、东汉文化研究基地。
人文历史悠久。柏乡乃有德之乡,古称“鄗”,史称“槐阳福镇”,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于鄗南千秋亭称帝,开启“光武中兴”大幕,素有“刘秀登基之地、神花牡丹之乡”的美誉。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古鄗城遗址、千秋亭遗址、赵孟頫书《贾母贞节碑》等文物古迹,千年名花汉牡丹以历史悠久、同株异花、异地不活等特点而享誉中外。涌现出明代大司徒吕兆熊、清初重臣魏裔介、京剧名伶李胜素以及全国道德模范、连续六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尚金锁等一大批古今名人。
区位交通便利。交通便利,北距北京、天津约350公里,距雄安新区约24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约65公里,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穿境而过,400公里内辐射六大机场。农业特色优势明显,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绿色高产高效标兵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土壤全域富硒,被评为首届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中国富硒小麦产业基地。强筋麦、52°良作蜜薯等特色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品质优势,与京东集团深度合作,正在全力打造县企合作乡村振兴示范区。
特色产业集聚。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紧邻省会石家庄优势,培育壮大2+N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以锦宝石集团、华兴纸业、名联新材料、汉高新材料为龙头的包装材料产业,2022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铸诚工矿、星洁管业、正锟机械轧辊、华宇耐磨材料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022年产值达到9.2亿元;以易沃克机器人、安克生物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业态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营商环境良好。围绕河北场景、邢台实践,县委、县政府确立“1367”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强县、功能农业强县、文旅康养强县、现代物流强县和数字柏乡、法治柏乡、美丽柏乡。创新“企业宁静日”制度、“府院联动”模式,常态开展“面对面、现场办、群众看、大家评”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使柏乡成为创业的“福地”、投资的“洼地”、发展的“高地”。
【行政区划】
柏乡县隶属邢台市,东与宁晋县交界,北隔槐沙河与赵县相望,西北环接高邑县,西倚临城县,东南环临隆尧县。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7°24'至37°37',东经114°36'至114°47'之间。全县面积268平方公里,下辖4镇2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1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柏乡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东与隆尧、宁晋两县相邻,南与隆尧、临城相邻,西与临城、高邑相邻,北与高邑、赵县、宁晋相邻。县城驻地柏乡镇北距石家庄市70公里,南距邢台市60公里。全县总面积260.9324平方千米,39.1399万亩,其中耕地26.808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8.47%。
柏乡县自然条件良好,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雨量615㎜,年光照时数 2528.8小时。海拔29-45m,耕地面积31万亩。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30-160Kpa。
柏乡地理位置优越,历代皆为兵家必争之地。《史记·封禅》载:春秋时,齐恒公欲行封禅,管仲谏曰,古之封禅,必有北里之禾,鄗上之黍。黍,古代立国之根本,鄗,即今柏乡县固城店。足见柏乡战略位置之重要。
【自然资源】柏乡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倾斜平原顶部,属平原县。地质基础古老而复杂,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67米,平均海拔在29—45米之间,地面坡降为1/1000—0.5/1000。地下水位深,降水不均匀,耕层土壤肥力充足,地下矿产匮乏。
一、地质
在地质构造上,主体为新华夏构造体系,居华北陆槽的北部,横跨冀中槽地和邢衡梁地,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现以柏乡县——晋县断裂带为界,西部为冀中槽地的南端,东部为邢衡梁地的西缘。基地总趋势是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是一个向东北方向延长倾斜的长形盆地。地表是第四纪地质时期地壳沉降和近水河流作用影响下,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冲积、洪积扇平原。
二、地貌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海滨,北依燕山,南到淮河附近,是典型的冲积、洪积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携带大量的黄土物质,在平原上不断流徙、改道、泛滥堆积而形成广阔的倾斜平原。黄河(古称禹河)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物成为主要的土母质。
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麓,为一系列冲击扇。一个个冲积扇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沿山麓分布的冲积带。其中,黄河冲积扇的规模最大,横亘在华北平原南部,柏乡县域就在这个冲积带西缘,属黑龙港流域。
三、地形
柏乡县域的地貌由倾斜平原和缓岗地两部分组成。
(一)倾斜平原
占县域总面积的95.5%,地面开阔平坦,海拔高度在29-45米之间。
(二)缓岗地
占县域总面积的4.5%,分布在县境西南隅小里村、小里铺一带,地形呈馒头状隆起,间有水蚀沟壑,海拔高度在45-70米。
【历史沿革】柏乡县境,春秋时期属晋,晋于此筑鄗邑(故址在今县城北11公里)。《柏乡县志》云“县北二十二里有故城镇(今名固城店),遗民尚存”。战国时柏乡南部为赵地,北部为中山国地。赵武灵王三年(公元前323年)筑城于此,其后鄗又曾为中山国所据。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后,尽为赵之辖域,鄗遂为赵邑。秦代属钜鹿郡。西汉始于鄗邑置鄗县,属恒山郡(高后元年封国,八年国除为郡)。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恒山郡改名常山郡(景帝中元五年封国,属常山郡)。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废易侯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封柏乡侯国(故城在今县城西南十七里),属钜鹿郡。东汉初,鄗改名高邑县,并废柏乡侯国并入高邑县。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高邑改隶中山国,二十年还属常山郡(永平五年封国,建初四年国徙为郡,永元二年封国,建安十一年国除复为郡)。三国魏初,高邑县仍属常山郡。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隶赵国。晋代因之。北魏时高邑县属赵郡。北齐时,今县地遂为高邑、柏人二县地。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高邑、柏人县置柏乡县(治今县城),属栾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隶赵州,大业三年罢赵州为赵郡,仍辖柏乡县。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柏乡县属赵州,并为州治,四年赵州徙治平棘县,仍辖柏乡县,五年赵州更名栾州,柏乡县仍属之。贞观初复名赵州(天宝元年罢赵州为赵郡,至德二年罢赵郡复为赵州),仍领柏乡县。五代时期,柏乡县仍属赵州。宋代,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柏乡县省入高邑县为镇。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复析置,仍属赵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赵州为庆源府,辖柏乡县。金代,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降庆源府为赵州,柏乡县仍属之。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赵州改名沃州,仍领柏乡县。元代沃州复称赵州,柏乡县仍属之。明代,柏乡县隶京师赵州。清代,属直隶省赵州。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柏乡县属冀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领柏乡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柏乡县始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建立了柏乡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区。1941年11月柏乡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十一专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柏乡属冀南区四专区。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 柏乡县遂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区四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柏乡县遂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柏乡县仍隶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邢台专区撤销,柏乡县划归邯郸专区,是年12月20日柏乡县撤销,并入内邱县。1961年7月9日析内邱县复置隆尧县时,将原柏乡县辖区一并划入隆尧县。1962年3月27日析隆尧县复置柏乡县,还隶邢台专区(系1961年复置)。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仍辖柏乡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称邢台市,柏乡县隶属邢台市管辖至今。
【政府网站】http://www.baixiangxi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