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位于保定西部,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结合部,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34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60万人,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太行山生态大县。唐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千年古县、尧帝故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民协授予的“中国唐尧文化之乡”;是革命老区,聂荣臻、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曾在这里长期战斗、生活并以身殉职,唐县由此成为白求恩精神发祥地,新中国卫生事业的摇篮。唐县生态友好、环境优美。是山区大县,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2%,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境内山地、丘陵、平原、河流地貌俱全。拥有各类景点64处,4A级景区1家、3A景区4家,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家;拥有小型水库24座,大型水库1座——西大洋水库是河北省四大水库之一,是保定百万市民的水源地和首都北京的应急水源地。唐县区位优越、充满活力。交通便利,距北京150公里、天津200公里、石家庄100公里、雄安新区100公里、保定50公里,处于京津冀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之内;境内有3条高速、3条国道、3条省道、2条县道和1条即将建设的雄忻高铁,交通运输网络完善、四通八达。产业特色鲜明,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和我县产业基础,谋划确定了“5+5”产业发展思路,即积极壮大仿古家具、古建园林、食品加工、铜铸铜雕、装备制造5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建材、医疗健康、现代农业、旅游康养5大新兴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继获评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洁净县城、森林县城,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蓄势待发、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6亿元、增速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3亿元、增速1.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8016元、12229元,增速5.7%、8.1%。
【行政区划】
全县辖11镇9乡、345个行政村,城区设1个社区办事处、10个社区居委会,城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唐县历史悠久,被省民政厅授予“千年古县”称号。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属仰韶文化。中古时期,为古唐侯尧之封地,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名人辈出。金代状元石琚,由柏乡县令升至在朝左丞;元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历算学家王恂,在任元朝太史令期间,与郭守敬等人制成《授时历》颁行天下;明代在朝任职的邸鹏、寇琛、马恭三位清正廉洁的御史台官,青史留名;清代康乾盛世间,18人考取进士,80人考取举人,143人考取贡生。西汉初年置县,因古唐侯国得名,五代十国时期曾更名为中山、博陵。1926年建立中共唐县特别支部,1932年1月建立中共唐县工作委员会,1937年11月中共唐县县委、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唐县是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及其三分区所在地,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唐县长期战斗。曾以18万人口养活了5万八路军,被誉为“抗日模范县”。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曾在这里工作、战斗并以身殉职。1949年10月1日,唐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唐县人民政府,开始属易水专区,后属保定专区、保定地区、保定市。1958年7月,唐县、望都合并称唐县,1962年1月,又重新设置唐县、望都。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唐县位于河北中部、保定西部,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地带,在“大北京”经济圈辐射之内。县城距北京150公里、天津200公里、石家庄100公里、雄安新区100公里、保定50公里,处于京津冀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之内。
自然地貌
唐县全境呈不规则长条状。西北高,东南低,坡度缓降,海拔在52-1869.8米之间。全县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82%是山地,耕地面积49.2万亩,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平原、河流地貌俱全。
资源概况
唐县作为千年古县、山区大县,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一是矿产资源。全县具有资源储量的矿点79处,矿产资源38种(大型2处、中型11处、小型及以下66处),已开发利用65处,未开发利用14处。优势矿产有铁矿、岩金、瓷土矿、水泥用石灰岩等。
二是旅游资源。唐县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拥有4A级景区1家(潭瀑峡),3A级景区4家(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西胜沟、秀水峪、华峪山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家(古北岳—国家级,后七峪—省级)。唐县为古唐侯尧之封地,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被省民政厅授予“千年古县”称号。境内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9处,其中国保3处(卧佛寺摩崖造像、倒马关明长城、北放水遗址),省保9处(北城子遗址、都亭遗址、洪城古城址、战国中山长城、晋察冀烈士陵园、孚公禅师塔、明伏石窟、明伏兴国寺大殿、广善延禧寺),县保77处。
三是水资源。全县现有水库25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西大洋水库)、小Ⅰ型水库3座(于家寨水库、卧佛寺水库、高昌水库)、小II型水库21座、塘坝22座,我县辖区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2条,流域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3条,大型引水工程有革命大渠和唐河灌渠。河北省四大水库之一的西大洋水库始建于1958年,控制流域面积4420km2,总库容12.58亿m3,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保定百万市民饮用水源地,2004年被确定为北京应急水源地。
唐河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自我县倒马关乡黑龙洞沟入境,从北罗镇钓鱼台出境汇入白洋淀,境内经过倒马关、川里、黄石口、齐家佐、白合、大洋、雹水、罗庄、北罗9个乡镇、56个行政村,唐县境内总长度109公里,总流域面积4990平方公里,水质为饮用水Ⅱ级,两岸风景如画,秀丽宜人,是北方鲜有的山水景观,被誉为“百里画廊”。
通天河发源于我县石门乡大茂山(古北岳恒山),经过石门、军城2个乡镇,唐县境内河道长32公里,流域面积279平方公里,与唐河一同汇入西大洋水库。
四是人力资源。唐县是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务工人员多在京、津、冀、晋、蒙等地,以其技术精湛、吃苦耐劳而受各地用人单位青睐。全县农民工12万余人,长年在外务工的有8万多人,被评为“国家劳务输出示范县”“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全国百家劳务品牌基地县之一(品牌为“唐尧建筑”);近年来培养了近3000名建筑行业高技能人才。同时,扶持发展古建筑企业25家,吸纳农村劳动力3.5万人,成为“唐尧建筑”劳务品牌的一支生力军。
气候
唐县处于中纬度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主要受季风环境影响,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秋短冬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3.3℃,多年平均降水量521.5mm,多年平均无霜期257天,终霜日:4月8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1.0小时。本县春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盛行偏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0m/s。
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变幅较大,光照充足,最低气温-0.1℃,最高气温33.8℃,平均降水量45.6mm,前期偶有倒春寒,后期干热风。
夏季降水增多,天气炎热,由于受热带边缘暖湿气流影响,雨量增大,大暴雨时有出现,汛期开始,平均降水量467.2mm。气温高,雨水充沛,最高气温38.2℃。
秋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副热带高压减弱南退,雨量减少,平均降水量255.5mm,前期雨量集中,后期少雨,天气凉爽。
冬季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干冷,极端最低气温-10.1℃,多晴天,降雪少,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平均降水量11.9mm。
土壤植被
唐县海拔差异较大,土壤类型较多,有棕壤、褐土、水稻土、草甸土四大类。其中山地土壤多为褐土性土,耕地土壤多为碳酸盐褐土。受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影响,境内植被由西北向东南、由高海拔到低海拔递减,以灌木、草木植物为主。
【经济园区】
河北唐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10年,2012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9年4月被市政府批准托管通天河产业园,发展格局确定为“一区三园”。
1、长古城工业园。长古城工业园位于县城南部4公里的长古城镇、王京镇,园区与县城主城区接壤,便于配套,利于融合,北接京昆高速,南通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省道S238良行线环园而过,雄忻高铁唐县站设在园内,主导产业为先进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与新材料等。
2、白合工业园。白合工业园位于距县城20公里的白合镇,南接保阜公路、东连唐川公路,保阜高速唐县站设在园内,毗邻矿产品集中开采区,围绕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重点发展绿色建材、现代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
3、通天河产业园。通天河产业园位于县城西北45公里的军城镇、石门乡,太行山高速古北岳站设在园内,全力打造医疗健康、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工业旅游为主导产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工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样板工程。
2021年,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44.55亿元,同比增长15.98%;税收2.46亿元,同比增长24.2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96%。
【政府网站】https://www.tangxian.gov.cn/